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3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3199945
第七部分 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1)
http://www.100md.com 2003年3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年第9期
     一、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

    (一)小学生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的概念

    小学生心理问题是小学生在身心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冲突、困惑、挫折、烦恼等心理失衡、失调和失误等心理状态不良、不适应学习、生活和社会的现象。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发展性心理问题,通常是在人格完善和心理成熟过程中产生的,许多心理问题具有暂时性、不确定性和普遍性,学生可以凭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主观能动性,进行自我调节,实现心理调适。因此,一般性心理问题的产生与解决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前提。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导致的许多心理问题,凭个体主观能动作用难以或不能自我调节,又不能及时得到他人的帮助、引导和教育,就会呈现出持续性的不良心理症状,产生心理偏差、情感偏差、人格偏差和行为偏差,影响正常的心理活动,妨碍小学生健康的成长,我们把这种消极的心理现象称为心理障碍。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心理问题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否存在心理障碍,要看心理问题是否能自我调节和是否构成健康发展的障碍。对小学生是否有心理障碍,通常使用四种判别标准进行综合评判:一是运用心理测验和统计学标准;二是根据经验标准;三是生物医学标准;四是社会适应的标准。单从一种评判角度和标准来进行判别会有一定的缺陷,如心理测验实施中本身存在着信度和效度等问题,在统计处理中存在着对正态分布划分的主观型和对两端的价值评价问题;按社会适应标准评判时存在着社会习俗规范的文化差异和社会历史发展影响的问题;而生物医学标准是建立在心理障碍的产生一定有神经系统或其他系统的病理解剖、病理生理变化的假设基础上的,而事实上,神经症、人格障碍等心理障碍,通过医学诊断都无能为力。因此,在判别小学生心理障碍时,应同时综合运用各种标准从多个角度进行判断,并联系学生个体的整个学习生活的心理活动全貌。

    (二)小学生心理障碍的分类

    学习是小学生主导活动,家庭和学校是小学生主要的生活和学习场所。因此,小学生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的适应方面。结合国际疾病分类和中国精神疾病分类的有关标准,以症状表现为主要的分类依据,可以把小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认知障碍

    主要包括感知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等。

    2.行为障碍

    主要包括不良习惯、退缩行为、依赖行为、品行障碍、自伤行为、儿童多动症等。

    3.情绪情感障碍

    主要包括厌学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学校恐怖症、儿童癔症、儿童抑郁症。

    4.儿童期特种障碍

    主要包括口吃、选择性缄默、睡眠障碍、抽动症、遗尿症、异食癖、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呕吐、学习技能发育障碍等。

    (三)小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分析

    小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大都为多因素的,而且同一种症状的原因可能是不同的,同一种因素也可能导致不同的症状。有许多心理症状的因素至今尚未完全弄清。一般说来,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小学生自身因素

    首先,从遗传和解剖生理因素进行分析。小学生的心理障碍与人体和脑的物质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遗传在小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中占有一定的位置。某些心理障碍,如智力发育迟滞的一些类型、精神分裂症等常常与遗传有关。遗传作用是通过遗传基因来进行的,但是即使带有某种心理疾患的遗传基因,也可能终生不发病。因此,与其说遗传了某种疾病,不如说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会使某些小学生有某种易产生心理障碍的倾向。遗传因素作用不宜扩大。解剖生理因素主要指的是脑损伤会导致儿童明显的心理障碍,如颅脑损伤、脑肿瘤等器质性病变和损伤。还有一些心理障碍,如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等难以获得病理解剖支持,引起这些症状的因素,称为“轻微脑功能失调”因素。

    其次,小学生自身心理因素。小学生在不断地积极活动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他们提出各种要求,这往往与他们原有的心理水平相矛盾,如儿童入学后,新的生活、学习活动对他们提出了诸如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及与同学友好相处等新要求。这些新要求反映在小学生身上就必须学会有目的的记忆、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及与同学交往等本领,而他们已有的心理水平与这些新要求相矛盾。在解决这些矛盾中,学生心理水平得到了提高,但是心理冲突、心理困惑、心理挫折也就随之出现。小学生的心理矛盾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速度不均衡。一般地,儿童生理发育快于他们的心理发展,7~8岁儿童大脑重量已达到1000克,接近成人的1400克,神经系统细胞的髓鞘化程度也接近成人。但是,由于他们的阅历浅、知识和经验不足,所以认知、理解力、思维力、情感体验的能力都落后于成人。

    二是心理过程发展不平衡。主要是指儿童心理过程中认识、情感和意志发展的不协调,这三种心理因素的发展不仅受其生理发育制约,而且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由于各种因素对不同心理过程影响不同,便会导致心理过程不协调,如认知过程障碍会导致情绪不稳定,情感过程发生障碍会导致意志薄弱。

    三是个性结构发展不完整。个性是由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组成的,前者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人生观等,后者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各种成分之间也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如有的学生性格自卑、退缩,就会阻碍能力发展。

    四是自我意识发展与外界要求不一致。外在要求上的不一致常常会反映在学生自我意识中出现困惑和冲突,如学校鼓励学生要帮助别人,而家长却告诫孩子不要轻易帮助陌生人,这会导致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调控的障碍。

    2.家庭环境因素

    许多研究认为,当前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观念、态度、方法主要有四种类型:1.溺爱型。父母过分宠爱迁就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使他们养成任性、固执、自私和不合群等不良行为和不健康心理。2.专制型。家长不关心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强迫孩子服从他们的意愿和安排。如果孩子达不到其要求,就用体罚和粗暴的态度对待孩子,长期以来,使一些小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对考试产生恐惧、对父母产生仇恨。3.放任型。父母不注意自身文化素养,其不良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心灵,而且对孩子的优点和缺点都视而不见,放任不管,久之,孩子养成了我行我素、为所欲为的不良行为习惯。4。过度教育型。父母望子成龙心切,不顾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强迫孩子学习一技之长,或规定阅读大量的课外书或参加各种竞赛,使孩子的童心、童趣受到压抑和摧残,导致许多心理问题。

    3.学校影响因素

    学校通过各种形式方法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学到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而且使他们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果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正确、方法得当,遵循教育规律办事,小学生就会健康成长。如果学校片面追求分数、大搞“题海战术”和“应试教育”,就会造成学习气氛过分紧张,造成学习负担过重和心理负担过重,产生厌学情绪、抑郁情绪、过分焦虑和恐惧情绪、人际关系不良等心理问题。 (朱桃英等)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