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干预技术在转变问题行为学生中的应用
行为干预技术简介
行为干预技术是建立在心理学行为主义有关学习过程的理论和实验证据基础上的不良行为矫正技术,其目的就是要消除或者显著地减少某些经常出现的不受欢迎的行为。
人的行为绝大多数是后天习得的,而行为从偶然发生到最终形成的重要条件,是行为结果得到的强化刺激。如果某个行为发生后得到了奖励性的刺激,那么这一行为在以后的发生率就会大大提高。反之,如果在这种行为发生后得到一个惩罚性的刺激,那么该行为在以后的发生率就会降低,甚至消失。既然任何一种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我们就可以采取恰当的方式强化正性行为,消除不良行为。本文将就一些基于行为干预理论的问题行为改变技术作简要的介绍,试图借此来提高教师和家长改变学生和孩子问题行为的能力。
问题行为的说明
教师、家长要研究学生的问题行为,首先就得了解有关问题儿童的教育规律。问题儿童是指具有问题行为的儿童,而问题行为是扰乱他人或阻碍自己身心健康发展的行为,即那些经常引起麻烦的行为。问题行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攻击型的,表现为活动过度、行为粗暴、上课不专心、不遵守纪律和规则、不与同学合作、破坏公物、欺骗或偷窃。另一类是退缩型的,表现为羞怯胆小、沉默寡言、过度焦虑、自卑、孤僻、对人对事冷漠、回避与他人的接触等。攻击型的问题行为具有明显的扰乱性、破坏性和对抗性,极易引起教师和家长的烦恼和厌恶。虽然退缩型问题行为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要严重得多,但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来说,教师和家长仍把攻击型儿童作为关注的重点,而忽视了对退缩型问题儿童进行应有的关注。
对问题行为的判定要特别注意,对那些暂时的、偶然的、经过教育能及时矫正的行为,不能列为问题行为,只有那些经常出现的、稳定的、扰乱性较大的、对学习影响较严重的、需要长期教育才能矫正的行为,才可以判定为问题行为。问题行为是可以改善、矫正的,教师和家长对问题儿童应有正确的认识并作积极的探索,对他们应持关心、爱护的态度,切忌冷淡、厌恶和嘲笑,要对问题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仔细分析,然后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教育。
以往我们倾向于从个人、缺点、过去事件三个方面来分析学生的问题行为,这样做客观上会导致消极的结果。首先,这种分析方法没有为教师、家长提供改变问题行为的有用信息,因此,无助于学生发生积极的变化;其次,这种分析方法认为问题行为是由过去的事件造成的,因此,教师、家长的工作是无用的,从而否认了改变问题行为的可能性;再次,在学校情境中,这种分析方法使教师的注意集中于学生个人,而忽略了学校和课堂中的社会交互作用,而许多问题行为恰恰是这种交互作用的结果;最后,把注意力集中于学生个人的问题行为上,就排斥了考虑个人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与课堂和学校较协调,哪些方面在目前能加以改变而做得更好等等有利因素上。
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从新的更有效的角度来考察学生的问题行为。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看,教师和学生是课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他们都受课堂内的生态关系的制约。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知觉和行为相互关联,彼此影响,共同构成课堂内的知觉和行为模式。这一模式影响各个成员的知觉和行为。此外,课堂生态系统是学校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又与家庭、社会等生态系统直接或间接地联系在一起。而家长和学生组成的家庭生态系统来说,同样具有与学校生态系统一致的特征。从这一意义上讲,在研究学生问题行为时,必须考查学生所处的生态系统。
事实上,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极其复杂,它与学生自身素质和心理状态,如需要、气质、情绪和性格有关,也受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制约,如家庭状况、校外交友、社会风气等等,都可能成为诱发问题行为的因素。所以,对学生问题行为的分析应该从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入手,找出导致其问题行为的根源,争取通过教师与家长的合作,解决他们的问题。
采用行为干预技术对问题行为进行矫正
在问题行为矫正过程中可以选择的方法很多,从降低过剩行为发生可能性的目的出发,可以采取消退技术、反应付出法、暂停法、过分改正法、负性活动练习等方法;从增加表现不足的适应性行为的目的来看,可以使用渐隐法、提示法、行为塑造和链环技术等方法。
消退技术,是指停止对某种行为的强化,从而使该行为渐渐消失的方法。利用消退技术的假设是:注意是一种对不良行为的强化,因此要消除该行为,只要在该行为出现时不再给予注意,就可能使该行为消退。以一些学生的捣乱行为为例,产生这种行为的目的也许仅仅是引起老师对他们的注意,通常情况下老师为了制止这种行为往往会停下课,对其进行教育。这样的办法表面看来有一定作用,但实际上却是给学生正性强化。当他们再次想得到老师注意时,又会借捣乱行为来达到目的。消退技术所需要做的就是在捣乱行为出现时采取不予理睬的办法,使学生意识到,他们的做法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从而放弃捣乱行为。消退技术实施的要点在于,在消退不良行为的同时,要强化正性行为。例如,在对捣乱行为不予理睬的同时,把注意力集中于认真听课的学生身上,鼓励他们的积极行为。在消退的开始阶段,不良行为可能会更多地出现,只要坚持下去就会有效果。但对自我伤害行为或攻击性行为,不宜用消退技术,因为其长时性可能会延误对这些自伤行为的阻止而导致不良的后果。
反应付出法,指的是让行为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一定的代价。从本质上讲,反应付出法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对某种行为的“罚款”。在学校中使用这一方法,可以考虑让不良行为学生用他们表现出积极行为时得到的奖赏作为对问题行为的“付出”。例如,可以在班级管理中推行行为的代币管理法,它是当个体或群体表现出恰当的行为时颁发代币作为奖励,学生可以用挣到的代币在指定的地点(教师或家长处)换取自己喜欢的东西,以强化正向行为。学生因为良好行为得到代币,也会因他们的不良行为失去代币。这种联合技术对形成学生的良好行为常常很有效,但在使用时应该注意,如果学生所能够挣到的代币不足以支付失去的代币的话,代币的强化作用就会消失,行为矫正的目的也就达不到了。
暂停法,是基于在个体表现出某种行为时,如果取消他获得正性强化的机会,个体的这种行为就会减少这一原理的行为干预技术。它意味着停止个体进行对他来说具有正性强化效果的活动。例如,孩子在看电视时,一边看,一边大叫大嚷,母亲可以把电视关掉(暂停),直到孩子安静下来,再把电视打开。在使用暂停法时应该注意,在试图矫正不良行为的同时,强化好的行为。暂停的时间一般为5~20分钟。时间太长,孩子会失去很多学习适应性行为的机会。另外,在开始阶段,暂停的时间可以短一些,然后逐渐延长。
过分改正法,是一种惩罚的形式,它包括恢复和正性训练两个组成部分。恢复的意思是,如果个体的行为给环境带来损害,那么他必须使被损害的环境恢复原貌。正性练习指的是,行为者应该积极练习维护环境的行为,使环境的面貌比以前更好。例如,某同学在教室里骂了另外一位同学,教师不仅要求其向被骂的同学道歉,而且要求他向周围的同学道歉,甚至向全班同学、教师道歉。要注意的是,该技术只适用于愿意合作的学生,要在不良行为出现后尽早使用,而且恢复和正性练习活动要能为学生自己带来好处,在恢复活动时应少强化,在正性练习活动时给予适当强化。另外,要注意观察是否会伴有其他不良行为的出现,要求学生进行过分改正的次数应该尽可能多,并且在各种场合应用该技术,以利于强化的产生。
负性活动练习指的是,要求学生过度地重复他所希望摆脱的行为习惯。其假设是,在一段时间内,行为者如果被要求过多地重复某种习惯的话,便会产生不愉快的感受,从而达到消退这一习惯的目的。例如,某个学生有吮吸大拇指的习惯,如果他想克服的话,教师或家长可以规定,如果他又吮吸大拇指,就必须一口气吸上三个钟头(或者更长时间)。可能用不了几次他就不再想吮吸了。负性活动练习对矫正口吃、咬指甲、手淫、习惯性肌肉抽动等等不良行为习惯有较好的效果。
渐隐法,就是先利用明显的线索,帮助正确反应的形成,然后逐渐隐去这些线索,使线索的出现几率达到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的水平,而学生则能利用这些自然线索作出正确的反应。举例来说,对因不够自信而不愿意回答教师问题的学生,教师可以寻找他们比较有把握回答的问题,给他们创造一些提升自信的机会,然后逐步让学生适应在没有足够自信的条件下回答问题,以逐渐增多他们积极行为的出现频率。
提示法,即要求学习者将注意力指向那些将要学习的任务及要求上,帮助学习者学习。例如,母亲在塑造孩子穿衣服的行为时,可以通过一些有形的帮助,如让孩子转过身,张开衣服,等待孩子把手伸进袖子,以完成穿衣服的行为。这种辅助就是一种提示。
在行为干预理论、技术支持下,教师、家长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帮助问题行为学生改变不良行为习惯。 (沐 炜 倪晓昉)
行为干预技术是建立在心理学行为主义有关学习过程的理论和实验证据基础上的不良行为矫正技术,其目的就是要消除或者显著地减少某些经常出现的不受欢迎的行为。
人的行为绝大多数是后天习得的,而行为从偶然发生到最终形成的重要条件,是行为结果得到的强化刺激。如果某个行为发生后得到了奖励性的刺激,那么这一行为在以后的发生率就会大大提高。反之,如果在这种行为发生后得到一个惩罚性的刺激,那么该行为在以后的发生率就会降低,甚至消失。既然任何一种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我们就可以采取恰当的方式强化正性行为,消除不良行为。本文将就一些基于行为干预理论的问题行为改变技术作简要的介绍,试图借此来提高教师和家长改变学生和孩子问题行为的能力。
问题行为的说明
教师、家长要研究学生的问题行为,首先就得了解有关问题儿童的教育规律。问题儿童是指具有问题行为的儿童,而问题行为是扰乱他人或阻碍自己身心健康发展的行为,即那些经常引起麻烦的行为。问题行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攻击型的,表现为活动过度、行为粗暴、上课不专心、不遵守纪律和规则、不与同学合作、破坏公物、欺骗或偷窃。另一类是退缩型的,表现为羞怯胆小、沉默寡言、过度焦虑、自卑、孤僻、对人对事冷漠、回避与他人的接触等。攻击型的问题行为具有明显的扰乱性、破坏性和对抗性,极易引起教师和家长的烦恼和厌恶。虽然退缩型问题行为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要严重得多,但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来说,教师和家长仍把攻击型儿童作为关注的重点,而忽视了对退缩型问题儿童进行应有的关注。
对问题行为的判定要特别注意,对那些暂时的、偶然的、经过教育能及时矫正的行为,不能列为问题行为,只有那些经常出现的、稳定的、扰乱性较大的、对学习影响较严重的、需要长期教育才能矫正的行为,才可以判定为问题行为。问题行为是可以改善、矫正的,教师和家长对问题儿童应有正确的认识并作积极的探索,对他们应持关心、爱护的态度,切忌冷淡、厌恶和嘲笑,要对问题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仔细分析,然后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教育。
以往我们倾向于从个人、缺点、过去事件三个方面来分析学生的问题行为,这样做客观上会导致消极的结果。首先,这种分析方法没有为教师、家长提供改变问题行为的有用信息,因此,无助于学生发生积极的变化;其次,这种分析方法认为问题行为是由过去的事件造成的,因此,教师、家长的工作是无用的,从而否认了改变问题行为的可能性;再次,在学校情境中,这种分析方法使教师的注意集中于学生个人,而忽略了学校和课堂中的社会交互作用,而许多问题行为恰恰是这种交互作用的结果;最后,把注意力集中于学生个人的问题行为上,就排斥了考虑个人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与课堂和学校较协调,哪些方面在目前能加以改变而做得更好等等有利因素上。
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从新的更有效的角度来考察学生的问题行为。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看,教师和学生是课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他们都受课堂内的生态关系的制约。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知觉和行为相互关联,彼此影响,共同构成课堂内的知觉和行为模式。这一模式影响各个成员的知觉和行为。此外,课堂生态系统是学校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又与家庭、社会等生态系统直接或间接地联系在一起。而家长和学生组成的家庭生态系统来说,同样具有与学校生态系统一致的特征。从这一意义上讲,在研究学生问题行为时,必须考查学生所处的生态系统。
事实上,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极其复杂,它与学生自身素质和心理状态,如需要、气质、情绪和性格有关,也受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制约,如家庭状况、校外交友、社会风气等等,都可能成为诱发问题行为的因素。所以,对学生问题行为的分析应该从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入手,找出导致其问题行为的根源,争取通过教师与家长的合作,解决他们的问题。
采用行为干预技术对问题行为进行矫正
在问题行为矫正过程中可以选择的方法很多,从降低过剩行为发生可能性的目的出发,可以采取消退技术、反应付出法、暂停法、过分改正法、负性活动练习等方法;从增加表现不足的适应性行为的目的来看,可以使用渐隐法、提示法、行为塑造和链环技术等方法。
消退技术,是指停止对某种行为的强化,从而使该行为渐渐消失的方法。利用消退技术的假设是:注意是一种对不良行为的强化,因此要消除该行为,只要在该行为出现时不再给予注意,就可能使该行为消退。以一些学生的捣乱行为为例,产生这种行为的目的也许仅仅是引起老师对他们的注意,通常情况下老师为了制止这种行为往往会停下课,对其进行教育。这样的办法表面看来有一定作用,但实际上却是给学生正性强化。当他们再次想得到老师注意时,又会借捣乱行为来达到目的。消退技术所需要做的就是在捣乱行为出现时采取不予理睬的办法,使学生意识到,他们的做法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从而放弃捣乱行为。消退技术实施的要点在于,在消退不良行为的同时,要强化正性行为。例如,在对捣乱行为不予理睬的同时,把注意力集中于认真听课的学生身上,鼓励他们的积极行为。在消退的开始阶段,不良行为可能会更多地出现,只要坚持下去就会有效果。但对自我伤害行为或攻击性行为,不宜用消退技术,因为其长时性可能会延误对这些自伤行为的阻止而导致不良的后果。
反应付出法,指的是让行为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一定的代价。从本质上讲,反应付出法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对某种行为的“罚款”。在学校中使用这一方法,可以考虑让不良行为学生用他们表现出积极行为时得到的奖赏作为对问题行为的“付出”。例如,可以在班级管理中推行行为的代币管理法,它是当个体或群体表现出恰当的行为时颁发代币作为奖励,学生可以用挣到的代币在指定的地点(教师或家长处)换取自己喜欢的东西,以强化正向行为。学生因为良好行为得到代币,也会因他们的不良行为失去代币。这种联合技术对形成学生的良好行为常常很有效,但在使用时应该注意,如果学生所能够挣到的代币不足以支付失去的代币的话,代币的强化作用就会消失,行为矫正的目的也就达不到了。
暂停法,是基于在个体表现出某种行为时,如果取消他获得正性强化的机会,个体的这种行为就会减少这一原理的行为干预技术。它意味着停止个体进行对他来说具有正性强化效果的活动。例如,孩子在看电视时,一边看,一边大叫大嚷,母亲可以把电视关掉(暂停),直到孩子安静下来,再把电视打开。在使用暂停法时应该注意,在试图矫正不良行为的同时,强化好的行为。暂停的时间一般为5~20分钟。时间太长,孩子会失去很多学习适应性行为的机会。另外,在开始阶段,暂停的时间可以短一些,然后逐渐延长。
过分改正法,是一种惩罚的形式,它包括恢复和正性训练两个组成部分。恢复的意思是,如果个体的行为给环境带来损害,那么他必须使被损害的环境恢复原貌。正性练习指的是,行为者应该积极练习维护环境的行为,使环境的面貌比以前更好。例如,某同学在教室里骂了另外一位同学,教师不仅要求其向被骂的同学道歉,而且要求他向周围的同学道歉,甚至向全班同学、教师道歉。要注意的是,该技术只适用于愿意合作的学生,要在不良行为出现后尽早使用,而且恢复和正性练习活动要能为学生自己带来好处,在恢复活动时应少强化,在正性练习活动时给予适当强化。另外,要注意观察是否会伴有其他不良行为的出现,要求学生进行过分改正的次数应该尽可能多,并且在各种场合应用该技术,以利于强化的产生。
负性活动练习指的是,要求学生过度地重复他所希望摆脱的行为习惯。其假设是,在一段时间内,行为者如果被要求过多地重复某种习惯的话,便会产生不愉快的感受,从而达到消退这一习惯的目的。例如,某个学生有吮吸大拇指的习惯,如果他想克服的话,教师或家长可以规定,如果他又吮吸大拇指,就必须一口气吸上三个钟头(或者更长时间)。可能用不了几次他就不再想吮吸了。负性活动练习对矫正口吃、咬指甲、手淫、习惯性肌肉抽动等等不良行为习惯有较好的效果。
渐隐法,就是先利用明显的线索,帮助正确反应的形成,然后逐渐隐去这些线索,使线索的出现几率达到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的水平,而学生则能利用这些自然线索作出正确的反应。举例来说,对因不够自信而不愿意回答教师问题的学生,教师可以寻找他们比较有把握回答的问题,给他们创造一些提升自信的机会,然后逐步让学生适应在没有足够自信的条件下回答问题,以逐渐增多他们积极行为的出现频率。
提示法,即要求学习者将注意力指向那些将要学习的任务及要求上,帮助学习者学习。例如,母亲在塑造孩子穿衣服的行为时,可以通过一些有形的帮助,如让孩子转过身,张开衣服,等待孩子把手伸进袖子,以完成穿衣服的行为。这种辅助就是一种提示。
在行为干预理论、技术支持下,教师、家长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帮助问题行为学生改变不良行为习惯。 (沐 炜 倪晓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