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心理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1)
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在全国各地迅速开展起来,如何加强心理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水平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探讨心理素质教育教师的基本素质不仅可以丰富心理素质教育理论,而且可以为教师培训和资格考查提供依据。本文将从分析心理素质教育的特点入手,进而探讨心理素质教育教师(主要指专职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心理素质教育的特点
首先,从教育过程上看,心理素质教育实际上是一个合作性、民主性的“助人自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是受助者,又是助人者。作为受助者,他可以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教益;作为助人者,他可以用自己的思想与行动助人助己。其中“助人”是手段,“自助”才是目的。教师不是简单地代替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而是要在师生互动合作的基础上,协助学生分析和解决自己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获得成长的方法。作为一种积极的人际互助过程,心理素质教育强调教师必须以真诚、尊重、理解的态度对待学生,将学生的心理需求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
其次,从教育目标上看,心理素质教育特别强调一个“全”字,即全面性和全体性。它不只是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开设的,也不只是侧重某一方面(如智力、审美力)的培养,它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健全心理素质为目标的。而心理素质是一个由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的系统,不仅包括认知维度,还包括个性维度和适应性维度。因此,心理素质教育不仅要教学生学会学习,而且要教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交往;不仅重视学生智力品质的发展,更重视其个性、社会性和创造性品质的发展;不仅关注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而且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要,关注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第三,从教育方式上看,心理素质教育十分重视一个“动”字,即活动性和互动性。与以获取间接经验为主要任务的学科教育不同,心理素质教育强调让学生获取直接的经验。它不以传授系统的心理学知识为主要任务,也不强调知识严格的逻辑性,而是注重从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创设各种情景,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如游戏、角色扮演、讨论、辩论等),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参与中体验和感悟,从而促进其心理素质的发展。而心理素质教育活动实际上是以团体动力学为理论基础的一种教育模式。团体动力学认为,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都是个体特征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良好的人际环境与气氛将有助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和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因此互动式情景的创设是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特色,它强调在活动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创设民主、开放、宽松的人际氛围,调动学生多向沟通、参与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良好行为和心理品质的形成。
第四,心理素质教育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心理素质教育不像其他学科知识教育一样可以进行补偿教育,教师的稍有不慎(如轻率地将学生诊断为“智力低下”,把求助学生的隐私当作笑料,随意宣传等等)都有可能对学生心理造成终生的损伤。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必须以心理学和教育学科学的理论为依据和指导,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素质形成的内在机制与规律,运用科学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其心理素质的健全发展。教师必须严格遵守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不能简单地将其他学科教育的方法(如德育方法)移植到心理素质教育中来。
二、心理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一)科学文化素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求学校心理学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修完有关心理学课程、具有教学文凭和教师资格证书以及五年以上的教学经验。香港规定小学辅导老师(guidance teacher,指在中小学兼职的心理辅导教师)必须经过四个月的培训学习,中学辅导教师则要完成145个小时的课程,教育心理学家(educational psychologist,即在中小学等教育机构主要负责评估学生的学习和行为困难、提供教学顾问服务的教师)必须硕士毕业。美国和日本对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一般都是硕士以上的学历。
目前,我国从事心理素质教育教师的层次参差不齐,有相当一部分是由未经过严格培养或系统培训的德育工作者、行政人员或班主任等兼职人员组成的,教师的文化素质(尤其是专业知识水平)普遍较低。我国教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认识还只停留在表面水平,还是一些个人经验式的、非科学的认识,他们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时也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因此,通过多种途径迅速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尤其是专业知识的水平)就成为了提高我国心理素质教育有效性的迫切需要。具体而言,一个合格的心理素质教师应该具备以下文化知识:
1. 掌握正确的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了解和掌握正确的心理健康标准是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第一步,但目前我国学校教师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是模糊的、存在偏颇的。查明华等人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于学生厌学问题,有31.25%的教师将其视为差生,15.62%视其为思想问题,只有9.38%模糊地视其为心理问题;对于人际交往中的退缩行为,有6.25%的教师认为不算什么,6.95%认为是有私心,其余的认为是性格内向,但不认为有多严重;对于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有34.37%的教师认为是道德品质差。在另一项调查中也发现,教师在判断学生心理是否健康时,常将遵守纪律、不损人利己、热心学校和班集体的活动、学习用功等道德标准、学校规章制度的要求与心理健康标准相混淆。由以上两项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教师的心理健康观还是不科学、不完整的,而作为心理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教师所持有的心理健康观将决定他们所采取的策略,影响其教育的效果。
所以,心理素质教育教师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标准:在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时必须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个方面;应考虑心理健康的相对性和动态性,在看学生的心理问题时,要认识到学生的心理问题只是程度不同,避免将学生截然分成健康和不健康两种,避免用静止的观点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应清楚地区分哪些问题是学生暂时的心理状态,哪些是稳定的人格特质,避免将状态性心理问题诊断为特质性问题;在区分学生的心理问题时,要考虑其年龄发展特点,避免将该年阶段的普遍性问题(如青春期逆反心理)视为异常心理问题。
2. 掌握心理学基本知识
我国目前心理素质教育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还不高,要在短时间内达到发达国家对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化要求还很难,但作为心理素质教育教师,至少应掌握普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心理咨询学、心理测量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等基本的专业知识,并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如实施心理测评的技能、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技能、设计和开展心理素质训练活动课的技能、实施个体和团体心理辅导的技能、进行学生心理咨询和行为矫正的技能等。
3. 具备广泛的知识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知识
心理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和全体性特点,要求教师除掌握专业知识外,还应博览群书,对哲学、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伦理学、美学等都应有所了解,应具备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这不仅可以为教师提供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的认知框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教师深入理解各种具有丰富知识和复杂生活背景的学生的必要条件。 (刘 慧 张大均)
一、心理素质教育的特点
首先,从教育过程上看,心理素质教育实际上是一个合作性、民主性的“助人自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是受助者,又是助人者。作为受助者,他可以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教益;作为助人者,他可以用自己的思想与行动助人助己。其中“助人”是手段,“自助”才是目的。教师不是简单地代替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而是要在师生互动合作的基础上,协助学生分析和解决自己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获得成长的方法。作为一种积极的人际互助过程,心理素质教育强调教师必须以真诚、尊重、理解的态度对待学生,将学生的心理需求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
其次,从教育目标上看,心理素质教育特别强调一个“全”字,即全面性和全体性。它不只是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开设的,也不只是侧重某一方面(如智力、审美力)的培养,它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健全心理素质为目标的。而心理素质是一个由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的系统,不仅包括认知维度,还包括个性维度和适应性维度。因此,心理素质教育不仅要教学生学会学习,而且要教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交往;不仅重视学生智力品质的发展,更重视其个性、社会性和创造性品质的发展;不仅关注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而且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要,关注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第三,从教育方式上看,心理素质教育十分重视一个“动”字,即活动性和互动性。与以获取间接经验为主要任务的学科教育不同,心理素质教育强调让学生获取直接的经验。它不以传授系统的心理学知识为主要任务,也不强调知识严格的逻辑性,而是注重从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创设各种情景,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如游戏、角色扮演、讨论、辩论等),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参与中体验和感悟,从而促进其心理素质的发展。而心理素质教育活动实际上是以团体动力学为理论基础的一种教育模式。团体动力学认为,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都是个体特征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良好的人际环境与气氛将有助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和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因此互动式情景的创设是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特色,它强调在活动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创设民主、开放、宽松的人际氛围,调动学生多向沟通、参与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良好行为和心理品质的形成。
第四,心理素质教育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心理素质教育不像其他学科知识教育一样可以进行补偿教育,教师的稍有不慎(如轻率地将学生诊断为“智力低下”,把求助学生的隐私当作笑料,随意宣传等等)都有可能对学生心理造成终生的损伤。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必须以心理学和教育学科学的理论为依据和指导,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素质形成的内在机制与规律,运用科学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其心理素质的健全发展。教师必须严格遵守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不能简单地将其他学科教育的方法(如德育方法)移植到心理素质教育中来。
二、心理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一)科学文化素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求学校心理学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修完有关心理学课程、具有教学文凭和教师资格证书以及五年以上的教学经验。香港规定小学辅导老师(guidance teacher,指在中小学兼职的心理辅导教师)必须经过四个月的培训学习,中学辅导教师则要完成145个小时的课程,教育心理学家(educational psychologist,即在中小学等教育机构主要负责评估学生的学习和行为困难、提供教学顾问服务的教师)必须硕士毕业。美国和日本对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一般都是硕士以上的学历。
目前,我国从事心理素质教育教师的层次参差不齐,有相当一部分是由未经过严格培养或系统培训的德育工作者、行政人员或班主任等兼职人员组成的,教师的文化素质(尤其是专业知识水平)普遍较低。我国教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认识还只停留在表面水平,还是一些个人经验式的、非科学的认识,他们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时也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因此,通过多种途径迅速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尤其是专业知识的水平)就成为了提高我国心理素质教育有效性的迫切需要。具体而言,一个合格的心理素质教师应该具备以下文化知识:
1. 掌握正确的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了解和掌握正确的心理健康标准是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第一步,但目前我国学校教师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是模糊的、存在偏颇的。查明华等人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于学生厌学问题,有31.25%的教师将其视为差生,15.62%视其为思想问题,只有9.38%模糊地视其为心理问题;对于人际交往中的退缩行为,有6.25%的教师认为不算什么,6.95%认为是有私心,其余的认为是性格内向,但不认为有多严重;对于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有34.37%的教师认为是道德品质差。在另一项调查中也发现,教师在判断学生心理是否健康时,常将遵守纪律、不损人利己、热心学校和班集体的活动、学习用功等道德标准、学校规章制度的要求与心理健康标准相混淆。由以上两项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教师的心理健康观还是不科学、不完整的,而作为心理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教师所持有的心理健康观将决定他们所采取的策略,影响其教育的效果。
所以,心理素质教育教师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标准:在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时必须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个方面;应考虑心理健康的相对性和动态性,在看学生的心理问题时,要认识到学生的心理问题只是程度不同,避免将学生截然分成健康和不健康两种,避免用静止的观点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应清楚地区分哪些问题是学生暂时的心理状态,哪些是稳定的人格特质,避免将状态性心理问题诊断为特质性问题;在区分学生的心理问题时,要考虑其年龄发展特点,避免将该年阶段的普遍性问题(如青春期逆反心理)视为异常心理问题。
2. 掌握心理学基本知识
我国目前心理素质教育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还不高,要在短时间内达到发达国家对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化要求还很难,但作为心理素质教育教师,至少应掌握普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心理咨询学、心理测量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等基本的专业知识,并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如实施心理测评的技能、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技能、设计和开展心理素质训练活动课的技能、实施个体和团体心理辅导的技能、进行学生心理咨询和行为矫正的技能等。
3. 具备广泛的知识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知识
心理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和全体性特点,要求教师除掌握专业知识外,还应博览群书,对哲学、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伦理学、美学等都应有所了解,应具备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这不仅可以为教师提供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的认知框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教师深入理解各种具有丰富知识和复杂生活背景的学生的必要条件。 (刘 慧 张大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