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3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3199893
让学生懂得宽容(2)
http://www.100md.com 2003年4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年第11期
     宽容教育也和其他教育内容的教育过程一样,需要通过一些正面教育活动,让学生接受宽容这一美德,并不断内化为学生的情感品质。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仍起着主导作用。《成功法则——克服弱点的途径》的作者罗杰·马尔腾说:“教育就是力量。”教师需要依据德育教育目标制定教育计划,在道德教育内容中,包括宽容教育的内容。平时坚持日常教育,并结合案例进行专题教育或组织专题讨论。在班级内制造宽容教育的环境,对学生进行熏陶。平时要多注意观察、了解,进行信息反馈。发现问题进行即时教育,帮助学生纠正自己的言行。让宽容走进学生的心灵,让整个班级充满仁爱的气氛。

    3. 反复的教育与实际锻炼

    教师根据对学生进行宽容教育的目标,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会因为情感发展的特点,即情感体验的两极性和不平衡性,而出现反复。教师要有耐心,有毅力,反复地说服教育和培养,用宽容的方式教育学生学会宽容。

    实际锻炼是为了培养学生宽容的道德品质及宽容的践行能力而进行的训练。教师可以通过执行学校规章制度相关内容的常规训练,也可以组织制订班级公约并贯彻执行,让学生进行实际锻炼,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对班级中人和事的处理办法,让学生践行宽容的品德。

    4. 指导自我教育

    对学生进行宽容品德的自我教育也称为自我修养法。在自我教育过程中学生是自我教育的教育客体,也是教育主体。学生要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学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必须要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

    指导学生进行宽容自我教育的第一途径是指导学生多读书,多思考。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接触祖国的传统文化,现代的科学发展,古今中外的英雄人物故事,优秀文学作品,让学生去了解人文和自然的世界。只有学生从书籍中获得知识和思想,在人类的道德财富中找到了榜样,明确了所追求的人生目标,才会去宽容别人那些应该得到宽容的言行。

    指导学生进行宽容自我教育的第二途径是包括劳动在内的集体活动。劳动能够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力量、本领和能力;劳动可以使学生看到集体的力量;劳动可以增加学生的相互理解,促进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劳动可以使学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关系和纯洁的友谊;劳动能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学生能够在劳动中把自己一点一滴的劳动智慧、毅力、知识、技能奉献给他人,一个心中想着他人的人,一定会宽容他人。

    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是调动学生自我修养的主观能动性,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慎用惩罚。苏霍姆林斯基在《没有惩罚的教育》中分析了案例以后说:“大家应当记住:如果一个儿童经受了与惩罚联系在一起的震撼,为人的本性所注定的自我教育的内在力量便会在他心里衰减。惩罚愈频繁,愈强硬,自我教育的成分就愈少。”

    5. 进行品德评价

    在宽容教育中,进行品德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宽容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它要保证其对人对事有宽容的态度,可以调节评价对象的激情,确保其健康的情感体验。

    品德评价是宽容教育的—种强化手段,通常运用肯定或否定的评价方法,并进行相应的表扬和批评。有时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定,促进其自我教育。

    三、宽容教育的原则

    1. 方向性原则

    对学生进行宽容教育要遵循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劳动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渗透宽容教育。要把宽容教育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结合;把宽容教育与建立良好的班风、校风相结合;要让学生增强辨别是非和判断善恶的能力,把宽容与发扬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相结合。学生应该知道什么该宽容,什么不该宽容,不该宽容的该如何去反对、斗争,并能把握该宽容到什么限度。

    2. 实际性原则

    实际性原则是指在进行宽容教育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品德发展状况,因人制宜,因人施教,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一些缺乏道德知识,不明确宽容意义的学生,应先向他们传授道德知识,提高对宽容的认识;对懂得宽容,但不知什么是应该宽容的言行的学生,应帮他们分析是非与善恶,以提高他们的道德境界。

    对学生进行宽容教育也应注意时间、场合和条件,让学生顺耳、顺心、顺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 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教师在进行宽容教育的过程中,应根据班级德育工作的目标,主动协调多方面教育力量,统一认识,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地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效能,让学生学会宽容。

    (1)学校要协调各个管理部门及管理人员的工作,统一对宽容教育的认识,起示范表率作用,并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形成学校、班级进行宽容教育的正面影响。

    (2)班主任应加强与家长及社区的联系,争取家长和社区的积极配合,让家长也起示范与表率作用,形成正面影响。让“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发挥作用。

    (3)保证宽容教育的经常性和连贯性,教师管理班级不可反复无常,要把握宽容的一致性。

    4. 平行教育原则

    在宽容教育的过程中,学生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对学生集体进行宽容教育,再充分地发挥集体的力量来教育少数或个别学生。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也能对集体产生影响,所以在对集体进行教育的同时还须加强个别教育。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而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是著名的“平行教育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一是要建立健全的学生集体,培养关于宽容教育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舆论,提高集体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水准,让集体去影响个别学生。二是要加强个别教育,针对个别学生特点,灌输宽容的道德意识和提高宽容的道德水准,让宽容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田。这样,通过集体教育个体、个体又影响集体,让宽容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李学如)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