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懂得宽容(1)
在学德育工作实践中,本人认识到:学生中的一些偶发事件是因为学生之间缺乏宽容的素质而引起的。如果在道德教育中,让学生懂得宽容,对提高全体学生的道德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宽容教育的意义
1. 宽容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需要
宽容——《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追究。法国哲学家斯蓬维尔在《小爱大德》一书中说:……我们如果更加清醒、更加慷慨、更加公正的话,就会把应该称为尊重、同情或爱的一切称为宽容。
如今在我们的校园里,有些学生之间因小事斤斤计较,遇有矛盾互不相让,甚至不断激化。有时一句玩笑,一句不得体的言语、一个影响他人的无意动作,会引起相互间的争吵,教师处理不及时,就会发生斗殴事件,尽管这些并不单纯是为了自我利益,但偏激的态度却能导致不良的后果。
宽容教育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中庸》说:“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智,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论语》说:“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让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同情、学会爱,处处宽容,既是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教育,也是进行《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所要求倡导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休怕成为慈爱的人》中说:“假如在集体中有流氓和蓄意破坏纪律的人,究竟怎么办呢?我相信:只有邪恶的存在才会使儿童和少年身上产生邪恶,只有用善意才能使邪恶从儿童的心灵里消失。”“让心灵之乐的迷人旋律充满我们的学校吧。要用慈爱和善良去接触世界上最温柔、最敏感的物质——儿童的心灵。”
2. 宽容教育是促进新时期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由半幼稚向半成熟期转变的过渡期。一方面,少年期学生对情绪情感的控制与调节能力较差,具有较高的情绪激动性、紧张性和冲动性的特点,学生容易表露对环境不满的情绪和激情。青少年期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都还很不平衡,往往出现某些相互矛盾的状态。他们容易从—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有时表现出很强的责任感、义务感和正义感,富于同情心,乐于助人;有时冷漠固执,喜乐无常,会盲目狂热地做出一些蠢事或坏事。他们有时能无私地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有时又会对同学恶言相对,拳脚相加。另一方面,青年期学生情感体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比较稳定,两极性明显。有些学生对自己喜爱的同学表现热衷,对信服的人表露钦佩和羡慕,对自己看不惯的人表现痛恨,情绪两极性明显,特别是他们对自己看不惯的同学不能施以仁爱之心,宽裕之情。
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大部分孩子都是在祖辈和父辈的呵护下成长的。作为独生子女的中学生有着与过去多生子女不同的特点,他们作为家庭中的“小皇帝”,普遍自我意识强,集体生活的适应能力较弱,在社会生活中,活动范围缩小,理智分析能力受到限制,自我控制能力减弱,有些学生常会产生一些不良的激情。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中离婚率增高,有些家庭的破碎,对孩子的心理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不良的生活环境,导致孩子的不良情感体验,孩子不能体验应有的家庭温暖和父爱、母爱,压抑、恐惧与报复的心理随之产生,孩子自然缺乏对他人的爱与宽容。
在学生中开展宽容教育,让学生去学会爱,学会尊重,学会宽容,能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体验,改善情感体验的冲动性、不平衡性和两极性,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3. 宽容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作型人才的需要
信息的发展带来了当今社会的急剧变化,也带来了科学各个部分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构成了科学统一综合的有机整体。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发明和成果是不同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一方面创造了一种新产业,形成新的世界,需要具有创造性思维品质、综合性思维能力的人才;另一方面科学发明创业又需要各方面人才的合作,或几人几十人、成百上千人共同工作,共同研究。那种农业社会的个体劳动方式, 那种以自我为中心排斥异己的封闭意识,是与现代科技发展不相容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新型的合作型人才需要有宽容的道德品质,去宽容别人的一切,包括不同的习惯,不同的兴趣,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文化及社会背景等等。
新型的合作型劳动需要人际互动,学会关注别人。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成功导师卡耐基认为,就是由于对别人的事情同样强烈地感兴趣,使得费尔斯·伊里特博士成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一位大学校长。作为南北战争结束后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五年的哈佛大学校长,伊里特博士能关注一名大学一年级学生的50美元贷款,以及他平时是否在自己房间里做饭吃。魔术大师豪华·哲斯顿的成功秘诀是每一次走上舞台时,都一再地对自己说:“我爱我的观众,我爱我的观众。”如果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就是要善于交朋友,交朋友就要用高兴和热诚去迎接别人,去关注别人。关注别人就需要对别人有热诚,有爱心,有宽容。
4. 宽容教育是建立良好班风的需要
法国哲学家斯蓬维尔在《小爱大德》中说:“正如单纯是智者的美德和圣人的智慧一样,宽容是那些既非智者又非圣人——我们所有的人——的智慧和美德。”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宽容教育,是让所有的学生去获得这一微小的,然而是必需的美德。因为宽容倡导爱和慷慨;宽容倡导尊重、同情和理解;宽容倡导清醒和公正;宽容倡导民主。宽容教育是让学生具有这一美德,具有健康的情感体验。学生们自然会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关心集体和他人,加强学习和工作的合作,自然会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二、宽容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 教师的表率作用
教育学生学会宽容,教师是表率,青少年的心灵对善良和邪恶是十分敏感的,要让学生的心灵充满善良与慈爱,去宽容别人,离不开教师的言传身教。如果教师整天在课堂上牢骚满堂飞,学生在教师办公室,看见教师们正在吵架,为小事斤斤计较,学生能学会宽容吗?教师能否用充满慈爱的言语去教育学生克服不良习惯,改正生活及学习中的小问题,小错误,遇到学生犯了较为严重的错误,教师能否宽容一下,给学生以改过自新的机会,不一棍子打死,这些都是对学生心灵的直接熏陶。总之,对学生的宽容教育需要教师严于律己。苏霍姆林斯基说:“泛谈热爱人类要比在危难时救助别人和为亲人、朋友带来欢乐更容易些。这是一条我们这些人民教师备感亲切而又朴素、睿智的真理。”英国人伯特兰·罗素在《教育与美好生活》中说:“如果你告诉孩子,他们必须富有爱心,你就是在冒制造骗子、小人的危险,但若你使他们幸福自由,如果你对他们和蔼可亲,你就会发现,他们是会自然地善待他人的,而他人也同样会投桃报李。一颗真诚的爱心能证明其自身的合理性,因为它会产生无法抗拒的魅力,并引起所期待的反应。这是从正确的品性教育中可望获得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2. 正面的教育活动 (李学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