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3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3199874
如何让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更进一步
http://www.100md.com 2003年4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年第12期
     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教师是具有很大能量的群体,但要释放能量就要破除头脑中可能存在的认识偏差。认识偏差是:教师把个人实践的改变寄托在上级或专家提供具体的、操作性指导上。心理健康教育似乎是单纯地完成一项任务,而对理论的分析缺乏应有的理解兴趣和能力。实际上,任何个人实践的改变是要通过个人认识,包括个人理论水平的提高来实现的。否则,即使在教学行为上有所改变,也会陷入到简单执行他人指令或模仿他人做法的境地,不能创新,教育者自身也不能发展。

    认识偏差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脱离实际,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脱离研究,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应该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一种研究来做,而且应该提倡校本研究,加大研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真正使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成为专家型实践者。同时,应该提倡把研究性的改革实践作为培养新型教师的重要途径。

    一、把握研究的关键所在:研究四性

    1. 创新性

    创新性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生命所在,是独立思考和深入探索的结果,也是学术讨论与交锋的结果。心理健康教育的标准、内容、方法、师资、途径、评价等都应该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发展新的内容。创新可以是:

    ——提出新的概念、观点、理论,或完善已有理论。

    ——纠正原有概念和理论的错误和片面性,对问题提出新的资料和观点,使问题的分析有所突破。

    ——提出新问题,开辟新方向,使用新方法,采用新角度。

    创新不一定是无中生有,在现有基础上增一点,改一点,也是创新,如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对象上就是逐步扩展的。从1987年开始,我们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研究中逐渐发现,中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是在上中学之前就已经形成了,于是我们就想在小学也开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儿童从小具有健康的心理,总比他们上了中学,已经产生了心理障碍再矫正要好。从1992年开始,我们开始进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又把教师心理保健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扩充到实验中。

    2. 学术性

    学术性是对学术研究的基本要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也是如此。一切论点和结论都应当建立在专门而深入的研究之上,实事求是,言之有据,符合学术研究的方法与规范。作为一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心理学、教育学、生理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深厚的功底的话,将行之不远。真正的学问是需要磨练和锻造的,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做保证的,当然教育实践的经验更不可少。没有资料经验的积累和分析,就难以形成真正具有说服力的观点。学术性要求:

    ——所搜集和提供的资料、事实、数据,真实可信。

    ——所运用的研究方法符合科学规范,采用实验、调查等实证方法,而不仅仅是纯思辩性质的。

    ——使用科学概念,进行了较深层次的分析,结论真实可靠。

    3. 实践性

    实践性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根本归宿。研究不意味着远离实际,它应当植根于现实的土壤,并最终以解决中小学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为依归。实践性主要表现在:

    ——重复自己成功的教育实践,发现其中某些共同的东西。

    ——察觉自己教育活动的特点,优势与劣势。

    ——经常观察同行的教育活动,在与自己对比中发现问题。

    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过程中,许多中小学教师在参加研究工作后,学会了用一种时代的眼光审视教育现实,敏锐捕捉和积极利用信息,以探索的态度对待平时看来十分烦琐、平淡的教育工作;他们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设计、实施、评价、总结、改进自己的教育工作,发现其中隐藏的规律。

    4. 综合性

    综合性针对的是画地为牢的研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应该超越人为的学科藩篱,倾听不同学科的声音。跨学科的视野和方法将会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更加深入、广阔、更富活力。在师范教育、学校干部和教师培训中也应增加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另外,研究的综合性要求我们综合考虑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多方关注学生成长的环境、家庭教育状况、人际关系状况、个性特点等各方面的因素,从而更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在实践中挖掘新的研究课题:研究四字

    启功先生说,诗是长出来的;诗是嚷出来的;诗是仿出来的;诗是想出来的。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也遵循同样的道理。

    1.研究是长出来的

    长就是实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可以成为研究的课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是研究的基础,研究在实践中自然长出。另外,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又是检验研究的标准,研究的成果需要在新的教育实践中验证和推广。我们的“师源性心理伤害与对策”课题就是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根据所遇到的问题而开展起来的,是“长”出来的。

    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堪忧,来自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使一部分教师的不良情绪缺乏排解渠道,有的教师甚至以学生为宣泄对象,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于是我们就开始研究教师心理保健问题。

    2. 研究是嚷出来的

    嚷就是说话,包括讲座、研讨、争论、辨析。理论通过研讨将更加接近真理。有些学术会议没有不同声音或怕听到不同声音,念完报告就结束,这样绝不能得到好的研究成果。讨论与交流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必不可少的过程。例如,在2000年的北京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就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虽然没有取得一致意见,但是澄清了问题,提高了认识。

    3. 研究是仿出来的

    仿就是模仿。研究要善于学习,学习了解其他人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学习和钻研,要注意两个不良,一是“营养”不良,没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没有科学理论上的准备,没有第一手资料的搜集,搞出来的东西,不是“面黄肌瘦”,就是“畸形发展”;二是“消化”不良,对于书本知识,无论古人今人或某个权威的学说,都要深入钻研,独立思考,切忌囫囵吞枣,人云亦云,浅尝辄止。另外,模仿也有利于把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已有成果应用到更大范围的教育实践中去。

    4. 研究是想出来的

    想就是思考。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需要一种比较轻松且又有目的、有准备的精神状态。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都是在没有急于求成的心态下深入思考得到的。在信息激增的今天,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者如果缺乏冷静的思考就难有新发现。

    例如,我们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思考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三境界”问题,认为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工作有三个境界。

    心理教师工作的第一境界是:“了”。

    “了”是指教师对中小学生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对情况了然于胸。这个境界是教师工作的基础。教师要经过比较长时间的实践和思考才会到达这一境界,到达后,可以避免工作中的轻率与偏见。

    现实中的学生都是现实的人,是发展的人,是有个性的人。当然,教师只达到“了”的境界只是初步的基础,对做好教育工作来说,还不够。

    心理教师工作的第二境界是:“巧”。

    “巧”是指教师工作胸有成竹,时有创见,巧施管理。教育学生的工作千变万化,贵在因人、因势、因时、因地施教,要有教育机智,掌握教育时机。

    “巧”得靠创新,教师应善于把问题变成课题,目的是把零散的研究整合起来,将单兵作战变为集体攻关。教师工作达到“巧”的境界,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随机应变,常有巧招,但对全局的掌握还难成竹在胸,离最高境界尚差一步。

    心理教师工作的第三境界是:“少”。

    有的教师说,我也知道理论重要,却感到学了用不上,别人的成功经验,自己用在工作中却效果不佳。

    其实,理论和经验要成为自己的东西,关键是要内化,是悟。悟了,才能找准教育科学和教育艺术的结合点,才能找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中介点。寓变化于整齐,把书读薄;升方法为规律,以少胜多。无为而无不为,全靠教师心灵的妙运,思维的悟性。如果听了一大堆,抄了一大片,不消化,不领悟,只能是徒劳无益,浪费精力。这第三境界“少”,是教师工作高水平的体现。似乎教师教得少了,管得少了,其实是学生有了初步的自我教育能力,这正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境界。

    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广大教师只有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研究来做,才能神游宇内,意在行先,以少胜多,炉火纯青。至此,教师在健康教育工作中就能了然于胸,驾御自如。 (杨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