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4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3199861
无意识心理对儿童性格形成的影响及转化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年第1期
     意识活动是人脑的一种机能,是一种能够被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但也有不能被觉知到的,那是无意识活动。所谓无意识,就是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种难以觉察的内在驱动力而使人产生的一种不由自主的表现,它在一般状态下都处于压抑状态。无意识的存在,一方面是人格中先天遗传的因素,是本性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无意识心理也有后天形成的,由于后天所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刺激而形成的习惯性的情感表达方式、思想观念和行为。尤其是幼年生活中那些被压抑、被遗忘的心理内容,而其中有的被认为是人性的消极面,是社会文化和道德中不容纳、不赞成的。这里主要谈谈消极的无意识心理在儿童性格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典型表现及教育措施。

    在对儿童的观察中我们会发现,有的儿童有控制欲和占有欲,他们乐于去找他人的缺点或攻击他人。例如,在儿童的游戏中,有攻击性的儿童常试图去抢夺其他儿童所拥有的玩具;某些青少年经常会带头攻击他们所谓的异己或弱者;有的儿童不直接表现自己的冲动行为,而是以指使其他人来取得心理上的满足和平衡;有些经常捣乱的儿童,如果其行为受到了禁止或惩罚,他们会在家庭或学校以外的地方使坏,欺骗、教唆他人,还会因妒嫉怀恨他人而打架。这就是被父母或学校压制的不良本性“暂时退到无意识中,并且伺机进行反扑”的表现。

    无意识心理是客观存在于人的意识中的,难以控制的。著名心理学家霍尔说,受到压抑的那种消极心理并未消除,它退到了无意识中,潜伏着,只要人面临精神困境、危机,它就难以控制地爆发出来,如酗酒者的不理智行为、儿童受别人的教唆而犯错等。

    因此,精神分析心理学家们主张,人性的这种无意识的消极心理是不能回避的。如果压抑它以致于在某一时机而真正伤及他人,不如给它一个及时的表现机会。既然消极的无意识心理可能因外在的刺激而爆发,那么也可以借助良好的环境使其得到引导和改善,使其符合社会道德。例如,在学校里,组织精力充沛的“好动分子”去打一场比赛,让他们好胜、好斗的欲望以比赛这种良好

    方式宣泄出来,他们会觉得心情舒畅多了。

    人格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家庭环境,父母的教导方式及水平,伙伴状态,学校教育方式及水平,儿童的其他社会接触,如大众传媒、特别经历等都会对儿童人格构成因素产生影响。这里,笔者只简单分析对儿童有主要影响的环境因素,以及通过环境、利用环境教育儿童的方法。

    一、教育观念

    我们常见到教师、家长这样教训儿童,“你应该怎样”、“你应该向某某学习”。这些是空洞的、不切实际的成人化说教。教师和家长应该用“你可以怎样”、“你可以有自己的选择”等思想来引导孩子们进行道德选择。目前的状况是对孩子的要求多给予少,束缚多自由少,它必然抑制儿童的行动,阻碍儿童个性的自由拓展。家长、教师应该更新对儿童的教导观和评价观,虽然向英雄伟人学习的完美要求确实令人兴奋和向往,但要基于“先成人后成材”的思想。

    二、教导方式

    父母和教师是在儿童成长期与其相处时间最长的两种社会交往对象。因此,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内容、教师的教育方法和观念对儿童道德品格形成的影响至关重要。

    1.创设宽松氛围初到幼稚园时的2--3岁的儿童和进入小学的5— 6岁的儿童都会出现害怕、逃避的心理状态,这时候父母对其呵斥、责备甚至用体罚的办法是难有效果的。较合适的教育方法是给他一个情绪缓冲的过程,辅之劝说、引导和适当的精神鼓励,如表扬其优点,作一些有益的承诺等。另外,幼稚园及小学教师应以较好的耐心为儿童创造宽松、活泼的氛围。教师或父母对儿童的心理状态应明察秋毫并及时给予引导,不能让恐惧在其心理上长久留存,忽视或不适当的引导可能会导致儿童对集体活动和人际交往产生焦虑、反感、暴躁及畏缩等情绪或行为。

    2.引导心理疏泻就是给儿童一个表露心迹的机会。个体的存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矛盾统一体,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冲动与理智并存。人的心理应被看作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各部分都必须被认识、被拥有和被并入一个整体功能中,任何成熟或不成熟的个体都有非理智的时候,儿童尤其如此。对儿童沉默、郁郁寡欢的表现,应去倾听、理解、安慰,给他适当机会发泄不良的情绪,以使其恢复身心机能的平衡和稳定。如果不良情绪积累过多,得不到适当的宣泄,容易造成身心的紧张甚至病变;在倾听之后还可以帮助儿童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儿童写日记、尽情表达个人的爱憎感情、参加户外活动及与父母共同探讨问题等都是较好的方法。父母不能以长辈自居,对孩子采取专横的态度;教师要避免高高在上的姿态,少一些斥责,多一些耐心。总之,家长和教师应以说服和引导为主,多留意、多倾听,鼓励和发展儿童的正当兴趣,允许他们有自己的爱憎情感,培养正当的爱憎观。

    三、营造良好环境

    根据心理学上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主动强化所形成的情绪行为比较牢固。儿童早期的认知基本上是处于一种无意识、本能的、散漫无目的观察和体验状态,来自外界的主动强化的内容和方式有较大的渗透性,因此在这个阶段要防止不良环境刺激的作用和泛化。例如,整个家庭成员对儿童的溺爱会导致儿童对家庭和亲人的依恋,而对陌生环境畏缩、拒绝,交友少、有自闭症,不能谅解和宽容他人等;贪图享乐的父母容易使孩子养成懒惰、图享受、不求上进等心理;而一个由注重文化修养,习惯于在家庭里体现出高雅文化品位的父母,会使孩子在一个健康的文化氛围中得到熏陶。根据心理学上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对儿童良好的情绪反应进行赞扬、鼓励,对不良的情绪应进行弱化也有助于儿童良好性格的形成。—一个天生有表现欲的儿童,我们应鼓励他参与组织游戏活动,参与学习讨论,分派家务活,让他得到个人表现的机会,也可以锻炼、培养他的独立生活能力。总之,好的环境会对儿童的个性形成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一些本能的无意识行为得到转化和整合。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是这个道理。

    要正视和整合人格发展中的问题和挫折。学校应多开展课内外的集体活动,让儿童去感受团结、互助、关爱的情感,学会共处。儿童在自我体验中感悟,一旦善的东西逐渐植根于他们的心灵,就渐渐地化解了一些自私、妒忌和孤僻自处的不良倾向。苛求儿童完美的人格及对不符合社会普遍道德个性表现的无情批评、打击并非一定有益于性格的培养。教师和家长若以委婉的批评代替武断和专横,尊重儿童意愿,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增加亲和力和感召力;加强家长与孩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他们之间无拘无束的交往;可以因势利导地引导孩子进行挫折分析,使之转变思想认识,这些都有利于儿童人格的和谐发展。教育就是教会儿童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共处。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编辑/张宝玲 (喻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