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4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3199840
善待学生的“一念之差”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年第2期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理念告诉我们:教育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而在日常教育中,教育者往往会遇到小学生由于自控能力差、道德判断能力低而出现的恶作剧、故意违反纪律、不讲礼貌、撒谎、小偷小摸等问题行为。如何在教育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呢?探究学生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其实多数是思想上的“一念之差”造成的,如因一时喜欢,“偷”了同学的小东西,一时得意做了恶作剧,一时冲动伤害了同学等。《现代汉语词典》对“一念之差”的解释是:一个念头的差错(引起严重的后果)。显而易见,我们不能轻视孩子身上的“一念之差”。因为许多时候,即便是他们做错事,还浑然不觉,以致于产生严重的后果,尤其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十几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我们有责任细心地洞察孩子身上出现的“一念之差”。下面就以对两个案例的处理来阐明笔者的观点:

    案例1:一天语文课刚下课,小红就站起来大声说:“老师,A同学偷了我的纸。”纸?只不过是两张印有卡通画的小方纸,A同学会偷吗?我有些疑惑,就点头说“我知道了”,便宣布下课。

    案例2:一天课间,B同学在和同学嬉戏的过程中,为了逗大家开心,故意跌跌撞撞倒向垃圾桶,并顺势趴在垃圾桶上,伸展四肢,作出滑稽状。没想到上课铃响了,慌忙之中,B同学站了起来,于是垃圾桶倒翻,垃圾撒了一地。同学们都坐回到座位,怎么办)B同学一脸惊慌……

    细心观察、正确分析

    学生的“一念之差”决非空穴来风,一定是有原因的。如案例1中的A同学,一年级至现在三年级都是班干部、老师的得力助手,除平时偶有和同学争执的现象外,从没发现有小偷小摸的行为。他父母都是大学老师,如果他向父母要求买学习用品,父母一定会同意。那么,这次小红的纸真的是A同学偷的吗?我决定着手调查,结果发现有这类纸的学生全班只有小红一人,这更加坚定了我调查的决心。为了保护 A同学的自尊心,我选择了一个僻静的地方和他进行交流。

    就最近的学习情况随便聊了几句之后,我就开始单刀直入:“A同学,你手上的纸很漂亮,能告诉老师从哪儿来的吗?”A同学因消除了疑虑,便笑眯眯地说:“是早晨从家里拿来的。”

    “爸爸妈妈知道吗?”

    “不知道。”

    “那外婆呢?”

    “也不知道。”

    “老师也非常喜欢这几张纸,你家里还有吗?”

    “这是去年买的纸,我昨天从抽屉里翻出来的,所以没了。”

    “真的?”

    “真的。”

    整个过程,A同学除了对个别问题作考虑状外,没有任何异常的神态。可我仔细观察了纸片上被撕的痕迹还是新的,就试探着追问:“能肯定你刚才说的话?”他轻声回答:“肯定。”神态表现出明显的紧张。此时,上课的铃声快要响了,我决定快刀斩乱麻:“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找骆驼》,文中的老人可会观察和分析了,那么你现在也来分析一下自己的话,好吗?”

    沉闷……虽说只有一两分钟的时间,却显得那么漫长。A同学的眼睛渐渐地垂下了,湿润了,一滴晶莹的泪珠滴落在了地上。即便是课间十分钟,窗外欢叫声、呼喊声不断,而我俩之间却是如此的静寂,似乎都能听见彼此的心跳。“老师……这两张纸是小红的。”噙着泪水的话音未落,上课铃声响了,我拍拍他的肩膀说:“没关系,说出实话心里会舒坦,现在去上课吧!”

    真相已经大白,虽说让A同学去上课了,可我心里却一下子难以平静。一个优秀的班干部竟会做出这种事情让我感到很震惊,说穿了,这是偷窃行为,虽然现在只是一两张纸,等以后到了高年级,甚至长大成人后,后果会怎么样?简直不堪 设想。而且犯错误后还用各种理由开脱自己,不敢直面自己,怎么办?“一定要严肃惩办”,一个声音告诉我。“不行!”另一个声音在另一只耳边响起。此时,我想起了美国心理学家贝克尔说过的一句话:“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那种人。”是啊,标签效应告诉我们在评价学生时要注意用词和语调,防止给学生贴上不良的标签。学生被贴上不良的标签后,制约了他们与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加重了与老师、同学之间的隔阂,造成了他们的孤独感,挫伤了他们进取的积极性,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形成不良的小团体,影响着教育的效果。这是因为,一旦某个学生被贴上不良的标签,影响的不仅是学生的心理体验、自我评价,还可能影响这个学生的一生。

    理智告诉我,不能因自己的疏忽影响孩子的一生,于是就有了第二次的交流:“你能承认纸的来历,老师喜欢你的勇气。现在冷静下来,你能说说你当时拿这些纸的想法吗?”见老师丝毫没有责怪的语气, A同学害羞地说:“当时只是觉得非常喜欢。”“你有没有想过会伤害同学呢?”我抚摸着他的头问。“当时没有。”A同学一脸的天真……

    有了第二次交流,再来分析事情的原委,A同学的动机是那样的单纯,只是“喜欢”的念头,只是一时的情不自禁,根本就没思考自己的行为会伤及他人,也没考虑到这种“偷窃”行为的严重性。而事实却造成了差错,老师也差点给了他一个否定的标签。那第一次交流时,他为什么不及时承认呢?探究起来原因也很简单,他明白自己错了,可他是班干部,更怕老师和同学会对他有“坏孩子”的印象。如果此时老师不注重孩子的人格发展,不作具体的分析,武断处理,很难想像对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再来看B同学,他是班级中比较优秀的学生,平时性格文静,出现案例中的现象,只是出于一时得意,玩得兴起,此时的行动往往不能由理智来控制,而多受情绪驱使,于是就有了这起搞笑的恶作剧,当然也违反了班级的规矩,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讲究方法、艺术处理 虽说这些孩子的“一念之差”只是过错行为,但作为老师也不能任其自由发展。不良行为习惯是用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方式来满足个人欲求,并在多次侥幸得逞的情况下养成的。坏的行为习惯一经养成,形成心理定势,就会使人不知不觉地采取不道德的行为,再加上由于坏习惯的维持所产生的愉快体验,又使类似的不良习惯得到强化,从而增加了矫正这种坏习惯的困难。而“一念之差”是不良行为的开端和基础,是不良行为的前奏,不良行为是“一念之差”的继续和发展。因此,作为新课程标准下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必须重视学生的“一念之差”,正确地结合“爱”和“严”,做到正确分析,艺术处理。

    所谓正确分析,也就是要不放松对有这类行为的学生进行教育,做到既管教又管导,深入开展工作,正确分析学生“一念之差”的过程,对教育要有信心、恒心和毅力。当然教育也得讲究艺术,因人而异,因事制宜。在消除了学生的心理障碍后,抓住时机,引起内心震动。一般优秀的学生发生过错行为的概率较少,但自尊心也较别的学生强,面子观念重。如果班主任能抓住某些事件激起他们的思想斗争或情绪波动,给予启发诱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种经历往往会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留下深刻的印迹,成为“一念之差”的转折点。

    在处理这两个案例时,我针对学生的性格、脾气采取了不同的解决方法。A同学的案例发生在小学三年级,在说服教育的过程中该生流露出两张纸是小事情的想法,考虑到他性格活泼,平时大大咧咧,爱开玩笑,我的处理就不仅停留在说服教育上,而是采取了集体教育结合个别教育的方法。心理学告诉我们,集体对个人的心理和行为有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集体中其他人的影响实现的。由于集体中他人的在场或参与,使个体对某种情景的思考、判断、观点、态度及行为反应往往与个体单独活动时有很大差异。于是,我在征得A同学同意的基础上,在班级中组织了一次“看见同学那里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可以怎么做”的讨论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同学们的踊跃发言声中,A同学的眉睫展开了,受到集体的影响和压力,使其在知觉、判断及行为上与集体中多数人保持了一致。

    那么对B同学呢?我的处理就更简单了。当时刚好是我的语文课,在众目睽睽之下,我轻步走过去,说:“来,我们一起处理一下吧!”说着就拿起扫把打扫起来。这时不仅 B同学拿起了扫把,同时玩的其他同学也拿起了扫把。打扫完毕,我微笑着向大家说:“刚才,垃圾桶告诉老师‘我的身上太脏了,以后请小朋友们别压到我身上来,弄脏了你们,我会难为情的’。”同学们都笑了,而B同学则羞红了小脸。事后,B同学递给了我一张纸条:老师,我错了。谢谢您能原谅我,下次我再也不会这样来搞笑了。

    对两个案例的处理告诉我:作为班主任,不可放过任何一个看似很小的问题,因为有的孩子很可能就因为一次一次地犯小错误却不被大人们重视而养成了不良习惯,甚至影响将来的一生。当然也不能因为孩子犯了错,就“小”(其实也不是小题)题大作,不顾孩子的自尊心,不顾孩子的发展,乱贴标签,使孩子的心灵遭受创伤。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华家池子弟小学)

    编辑/何 妍 (叶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