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4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3199824
伤害,在无形之间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年第2期
     我们总被媒体报道的一个个夭折的生命而震撼:死亡为什么选择了尚处花季的少年?是啊,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本应该正在享受童年美好时光。可是,他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时,却用自己的生命选择了逃避,或者以别人的生命为代价选择了怨气的发泄。

    当问题爆发出来的时候,我们才开始比较多地关注这些孩子,关注那些早已显现出来的儿童与社会,儿童与家庭,儿童心理发展自身的矛盾,或许这时我们才会想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反思社会、学校、家庭对儿童施加的教育影响。

    但是,我们仍然很少注意到孩子身边存在的一些潜在的影响因素,仍然没有找到问题的根结,仍然没有意识到正是那些被我们忽视的隐形的东西,悄悄地为儿童日后的那些伤害性行为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一、谁在伤害我

    1.“去,站到墙角去。”——以惩罚身体作为最直接的警告

    当我们的社会文明化程度还处在发展阶段时,不管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体罚或变相体罚的现象或许暂时还不会终结。大人们总是习惯性地选择以惩罚儿童的身体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孩子错误言行的警告。

    “去,站到墙角去。”好像能够“管着”孩子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这样说,都可以这样任意主宰孩子们的身体。在孩子们因为这样或那样的所谓的“过失”发生之后,让儿童的身体经历痛苦,在经历痛苦中接受所谓的教训,已成为成人的普遍看法。再说,“这样的痛苦应该是不起眼的,不就是在墙角站了一会儿吗?”其实,这仅仅是我们成人的看法,我们很少注意到当时孩子的情绪,或许是无奈的,或许正在压抑着痛苦的怒火,或许心中充满着委屈。这,应该不是我们的本意。但是,我们总爱这样想:这是他咎由自取!不给他一点颜色看看,怎么能行?

    只是我们没有想到,当孩子有一天也拥有了“管着”别人的权利,或是他自以为拥有了那样的权利或能力的时候,对待出现了过失或是伤害了自己的对象,他也会选择一种惩罚,就像自己过去曾经经历过的一样,而且那些自己曾经有过的痛苦经历会作为一种沉淀,并任由自己的感情把它放大,把它施加与别人!

    这会是怎样的一种结局?已经有很多事实作了充分的说明。是啊,我们在伤害孩子的身体的时候,其实是在伤害着孩子的心灵世界,也是在用实际行动做榜样教会孩子以后如何去伤害别人。

    2.“我不吃饭了!”——以自我伤害作为抵抗和逃避

    赌气,对儿童来讲是经常的事,家长和老师可能习以为常。赌气时,孩子会来一句:“我不吃饭了!”好像这是他们常用的伎俩。大人们也不甘示弱:“好,有本事你就不吃饭。”心里却总在想:别逞能,等到你饿了的时候,总会要吃的吧。

    也许我们没有意识到,在这种赌气的过程中,儿童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在对自己身体的虐待上。因为我不高兴,因为我要让你们看到我的不高兴,因为我要逃避大人们逼着我吃饭的处境,因为我可以任意伤害我的身体,哪怕是饿肚子,哪怕是……他们固执地认为,这种伤害对家长或对他人会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抵抗和要挟。是呀,身体是自己的,生命是自己的,当儿童还不清楚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将来可以用来做些什么的时候,却在学习着用一种发泄怨气和痛苦的方式——伤害自己的身体。试想,当孩子在遇到挫折时,遇到那承受不了的痛苦的时候,他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在我们感到与孩子沟通心灵的迫切性,感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的同时,我们是否应该想一想:是谁在伤害我们的孩子?是谁助长了他们的伤害行为呢?

    而这一切恰恰不是他们自己造成的,而是我们从同意或助长了孩子不吃饭开始的!

    3.“别玩了,还不写作业去!”——让督促成为沉重的压力

    在这里我们不想讨论学生课业负担的问题,毕竟现在学生课业负担的沉重与否,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有争议的只是负担的衡量角度和标准的问题,现在比较一致的意见是:负担的重与轻应该是孩子心理感受的问题。

    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下,学习、考试仍旧占据着孩子生命的主旋律,学生厌学的情绪依旧相当普遍。因此,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相当重视对孩子的学习的督促。应该说,由于孩子年龄的原因,完成学习的认,真态度、保持时间、学习积极主动性都需要环境的影响。正是对这种影响的期待,我们的家长表现得更为明显:孩子一到家,家长不会关注孩子一天的心理感受,而第一句话就是:“有没有作业?”或者“作业做完了吗?”如果看到孩子在摆弄自己的玩具,看着孩子在无所事事,随即就是:“别玩了,还不写作业去!”当孩子无奈地、有气无力地坐在了书桌前,他们心里的感受是可想而知的。

    或许我们的家长已经习惯以这种方式督促孩子的学习,理由很简单,让孩子多关注学习,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这种督促方式孩子不喜欢,或是他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根本就是他厌倦的,那么这种督促就会成为一种压力,并影响到他对很多事物的感受!想想最后这种压力会演变成什么呢?绝望?想方设法逃避的绝望!

    长期处在这种心态下的孩子会做出什么?我们真的很担心!

    二、“我”伤害了什么?

    1, “它是害虫, 打死它。”——我可以决定“它”的生死

    也许在许多人看来,有些生命天生就有着可以任由人类处置的命运。是的,对待那些害虫,人们恨不得杀得一个不剩,仿佛只有我们人类是至高无上的,至高无上到可以主宰一些生灵的生与死。

    换言之,只要是有害的,“我”就可以处置它,甚至它的生命。那么我们是否意识到这样的两点:何为有害?对儿童来讲,很大程度上受身边的人的影响,别人说有害的,儿童就会认为是这样的。如果孩子所在群体的意识存在问题,那么这种影响将变得很可怕。另外,在一些模棱两可的事情中,判断很大程度上受自身主观感受的制约。记得笔者曾不止一次看到过几个孩子毫不留情地踩死脚下的毛毛虫、小蜗牛,或者用水淹死成群的蚂蚁。当笔者询问他们这样做的理由是不是由于这些小动物伤害过他们时,这些孩子不屑且不假思索地说:“没有,我们就是不喜欢这些东西!”或许有些家长会把这看成是孩子的淘气,却很少想到其实这里边正蕴藏着孩子不尊重生命的影子。

    是的,今天,孩子踩死的是身边的毛毛虫,或许有一天会是身边的其他小动物,但是,孩子会不会把伤害的范围扩大到身边的人呢?生命的概念此时在儿童心里自然地被分了级,或许是弱小的生命,或许是令自己厌恶的对象,对这些生命形式,“我”是可以让它消亡的。有着这样错误认识的孩子又怎么会有“每一个生命都是珍贵的”想法呢!

    是的,如果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利”被泛化,泛化到可以主宰一切的地步,那么,他们会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他所不喜欢的对象,或许当这个对象由“它”转变为“他”的时候,悲剧就这样产生了1

    2,“可别让人欺负了。”——把对立作为对待生命的态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的激烈,人们的个体意识开始萌发。在这个张扬个性的时代,人们在展示自己、改造世界的同时也开始学会保护自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就是这种意识的真实写照。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意识已经通过家长、社会的影响,渐渐走进儿童的心灵。

    “可别让人欺负了!”深爱着自己孩子的父母,总是有一种担心,只要孩子不在身边,甚至不在自己的视线里,就怕孩子会遭受来自别人的欺负。现在的大多数家长都有一种莫名的期待,孩子要学会抗争、学会和别人你争我夺,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立足。

    静下心来,究竟家长是在引导孩子把什么与孩子自己对立起来呢?是他的亲密的伙伴,还是本可以成为他互相交流的对象?是的,如今我们的孩子常常陷入迷茫,面对同学与伙伴之间的摩擦,常常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抵触和过激反应,而不知如何处理!这种面对矛盾呈现出的一种过度强烈的对立情绪,在校园里屡见不鲜。我们的孩子开始学着自我保护,开始用敌意的目光看着身边的伙伴。以牙还牙,以眼换眼,人家施以眼色,我可以还以恶言;人家用手指,我可以用拳头。

    对人不尊重,如何会对他人的生命加以珍爱?在处理矛盾时孩子所表现出的那种妄为,我们应该不觉得奇怪了!

    3.“我不想再喂它了!”——以一时热情代替责任

    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深刻地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进餐、阅读、交际……所有一切都变得简单而快捷,应该说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进步。如果这种快节奏移植到生命之中,就会与生命的成长规律产生冲突,就会使生命的那种辛苦呵护被一种暂时的冲动所取代。 现在的许多家庭常常通过鸟笼、花盆让孩子从小认识到了这是植物、那是动物。我们暂且不论这些生命形式的自然性,孩子面对这些生灵会有一种自然的喜爱,但是我们看看以后发生的事情,就会发现它所带来的弊端和局限。也许是几天,也许是一两个星期,甚至是一两个 月,最后总能听到一句:“我不想再喂它了!”于是这句话之后,我们便会发现,枝枯叶落的花盆,空空的鱼缸,鸟笼被扔在了—边。

    也许下次再有兴致的时候,孩子会再次收拾起花盆、鱼缸和鸟笼,这好像没有什么问题,一切都很自然,顺理成章。只是孩子不曾想过,那些死去的花儿、鱼儿、鸟儿算什么呢?兴致的牺牲品吗?养这些花鸟鱼虫,为的是什么呢?仅仅是一种游戏?一时兴致吗?是的,养育它们,不需要付起让它们好好地活着的责任;养它们,不需要做好坚持下去的准备。正是这种没了兴致,对生命就不再承担责任的轻率的态度,使孩子们开始体会到“不过如此”的感受。一切不过如此,演变就在其中,伤害才会显得那样简单和频繁! 是的,读过老舍《养花》的人,都会知道这些花草在老舍心中的地位。那种“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的境界,那种与花的生命相交融的境界,常常感染着我们,打动着我们!由此想来,多么希望这能对那些把生命视作兴致的孩子有所启发啊! 是啊,笔者不得不感慨,不得不呼吁,对于孩子来讲,自己和别人的生命意味着什么?如何来对待自己和别人的生命?这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简单的明理导行,也不是简单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所能解决的问题。那许多细小的东西,那我们不曾关注的教育细节,不仅在伤害着孩子的肉体和精神,而且潜在地在影响着孩子对待生命的态度和行为!是的,我们要留意,我们要反思,不要让伤害发生在无形之间!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分校 南京气象学院附属小学) (黄 健 宫雁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