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4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3199694
学校心理咨询教师易犯的错误
http://www.100md.com 2004年3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年第8期
     心理咨询工作是一个对工作人员的理论素养、操作技巧都有很高要求的职业,因此,欧美各国对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者的从业要求是非常高的:作为专业工作者必须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在学习的最后一年全部投入临床实习训练;毕业之后,一般不能马上找到正式工作,须先去做不拿工资的助理工作人员l一2年,而且在实习期间和做助理工作人员期间,都要由经验丰富的督导进行指导。

    而我国的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主要由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和专职心理辅导教师组成,而兼职心理教师占了绝大部分。就算是正规院校心理系毕业进入学校的专职心理教师,也由于我国对心理辅导工作者教育机制暂时的不完善,往往缺乏临床实习训练,能监督指导日常咨询工作的则更属于凤毛麟角了。

    因而,我国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普遍缺乏心理咨询操作技巧训练。理论的不足可以通过自学与培训获得,而心理咨询操作技巧通过几天的培训,效果是小得可怜的。因此,我国学校心理教师的心理咨询工作都有一个长期的自我摸索过程,这一过程是艰辛的、甚至是痛苦的,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甚至会犯许多错误。

    下面是笔者自己还是一名心理咨询初学者时,在具体咨询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成长经历,与大家一起分享。

    急于帮助来访者

    学校心理咨询初学者在接待来访的学生的时候,往往会有一种急于帮助来访者的冲动,希望自己能够迅速解决来访者的问题。尤其是在来访者的陈述告一段落,并向咨询员请求帮助的情况下,初学者的心中往往会迅速产生一种要给来访者一些帮助或者建议的紧张和压力。

    其实,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是难免的。因为初学者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的价值,往往会不自觉地让自己变得比较有控制力,具有权威性。但是,这正是初学者不自信的表现。而且,这种急于要帮助来访者的冲动还会带来一些不好的结果。

    急于想要帮助来访者的冲动会使咨询者自己失去耐心,使得在来访者述说自己的情况时,咨询者自己却在思考来访者的谈话内容,在思考解决来访者问题的办法,从而导致倾听不足,进而在来访者询问怎么办时,咨询者会过早、过于简单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另外,来访者往往不了解咨询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过程,在咨询的当时,不会感觉到这种过早的帮助或建议可能对他用处不大,这对咨询非常不利。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来访者鼓起勇气来找咨询教师谈的问题,往往都是在心里思索过一段时间的,他们肯定也想过各种方法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只是没有成功。因此,咨询者再给出来访者自己曾经使用过但失败的方法,可能会降低来访者对咨询教师的信任度。

    因此,在心理咨询初期,笔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挫折和摸索后,经常提醒自己:要多问问,多听听。正如Rita Sommers—Flanagan博士在《心理咨询面谈技术》一书中教给我们的口号:“我们倾听一大堆,我们帮助一点点。”

    过多地为来访者负责

    在与同行交流的过程中,经常听到这样的苦恼:“唉,我有一个个案,真不知该怎么办。这几天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烦死了。”回忆自己几年的咨询经历,也不乏这样的情况。但是,渐渐地,我发现不管我怎么急,不仅对个案没有一点儿帮助,反而扰乱了自己的生活。

    在一次咨询培训中,我向教授请教了这个问题。他问我:“那个问题是你的还是个案的呢?”“当然是个案的了。”我不假思索地说。“真的吗?”教授微笑着追问。

    对啊……我突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我以前一直把个案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经常比个案还要更认真、更努力地思考他的问题,比个案对自己的问题的焦虑程度还要高。怪不得以前每一次咨询结束后总是感到身心疲惫。原来事情就这么简单。

    很多来咨询的学生往往把心理教师当作“救世主”,将自己的所有心理包袱丢给教师,以为教师应该有能耐把它们一一解开,而自己无须思考、无须努力、无须承担责任。这就像传统的医学模式:病人述说症状,医生诊断、开药、治疗。来访者自然而然地把这种医学模式带进了心理咨询中。然而,心理咨询是不一样的,心理教师只能起到引导、启发、支持、促进来访者改变和人格成长的作用,他无权把自己的价值观和愿望强加给来访者,更不能替来访者去作决定。总之一句话:助人自助。因此,在咨询中,咨询教师自己首先要认识到,“救世主”只有一个,不是咨询教师,而是来访者自己。只有来访者自己努力去思考自己的问题,努力改变自己,才能最终超越自己。倘若只是把自己的问题扔给咨询教师,等着咨询教师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消极被动,推卸责任,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

    去年经手的两个案例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个案甲:一和人说话就紧张。满脸通红,说不出一句话。这种情况巳经持续了很多年。他非常渴望解决这个问题。

    个案乙:性格非常内向.平时极少说话,几乎不和同学来往。开学一个多月后还叫不出自己前后桌、寝室里的同学的名字。班主任介绍他来找我,但他自己并没有咨询的愿望。

    个案甲经过四次咨询后,再加上班主任的帮助,以及他自己的努力,情况逐渐好转,尽管有些反复,但是仍然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在半年后的一次《学会赞美》的班级心理辅导课上,他的一位同学说:“我要表扬×××(就是个案甲),他半年前一说话就脸红,可现在他已经不脸红了,说话也流利多了。”而个案乙却没有什么改变。我也曾一度非常失落,但耳边又想起了那位教授的话,心里也就释然了。

    华夏心理教育中心主任刘浩老师说过:助人自助的有效率是多少?60%左右。心理咨询的有效率完全取决于求助者求助的动机和愿望,愿望越强烈,效果就越好,另外还要看咨询师的技能和素质,但关键一点,还是要看求助者能否自助。

    过于害怕沉默

    在咨询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沉默的局面。时间有长有短,短则二十几秒,长则一两分钟。在咨询初期,短时间的沉默我还能忍受,但沉默的时间一长,我就有一种莫明的紧张、焦虑,感到非常不安,有一种觉得应该说些什么的压力。

    在和同行交流中,我发现别人也有这样的感觉,感到必须让咨询中保持谈话,否则就会非常焦虑不安。有了这个了解之后,我觉得舒服多了,不再过度地紧张不安了,但还是很不习惯。因此,我开始专门学习和思索咨询过程中的沉默问题。

    其实,每个咨询者都会感觉到,咨询过程中的沉默是有着不同含义的。当咨询触动了来访者的内心的时候,经常会有一段时间的沉默,作为咨询者应很容易看出,来访者是在对刚刚讨论过的内容进行思考,而且需要充足的思考时间。这种沉默是有助于咨询的,是咨询者期望看到的反应,就像咨询者期望痛苦、伤心的来访者把自己的坏心情尽情地宣泄出来一样。而这时,咨询者自己则应尽可能带着温暖的表情专注地等待着来访者的再次开口。

    但还有一种沉默则是使咨询初学者“不能承受之轻”:不知该说什么的沉默。有时当来访者述说了一段自己的事情和心情之后,停止讲话,而咨询者却发现自己也无话可讲,不知该说什么。这种沉默最让人难以忍受,因为咨询者总觉得应该说点儿什么,但又担心说出错误的话来,而且这种内心的冲突还要尽量不表现在脸上。这种滋味实在难受。

    那么,是不是有经验的咨询者就不会遇到这种尴尬的沉默呢?不是的。实际上,大多数有经验的咨询者承认,有时他们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但他们能够欣赏或至少忍受在不知该说什么时产生的停顿,他们可以等待一会儿而不失去专注。经验有助于消除不知该说什么带来的焦虑、恐慌。

    其实,在某种意义下,沉默可以说是咨询中咨询者可用的各种倾听反应中最具非指导性的。沉默的主要功能是鼓励来访者说话。沉默不仅使咨询者害怕,它也使来访者害怕。因为当咨询者不说话时,来访者就会面临巨大的压力,压力迫使他要说点儿什么。

    因而,在以后的咨询中,我慢慢开始习惯沉默,并学会使用这种非指导性倾听方法。当来访者倾诉完一段内容后,我一开始并不急着用提问的方式引导来访者进一步倾诉,而是用沉默的方法、专注的表情,继续等待来访者自己说下去,让他们自由表达,只是在确实需要的时候才问一些问题。我发现这种做法的效果很好,尽管有时候来访者所说的内容有些零碎,但是总体上的意思还是清楚的,而且来访者这种高度的自由表达本身就是自我思考、自我分析的过程。这一作用是过多的提问引导所难以达到的。

    心理咨询既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艺术。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和自我摸索者,开始一定会犯很多的错误,会经历很多的痛苦,但是,只要你有志于这一行业,肯定也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成长的快乐,发现心理咨询的艺术。 (叶 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