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呼唤下的教育思想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认真教书,提高学生的文化、技能素质,仅仅是教育的目的之一;真心育人、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才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的。小学心理健康课就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渠道,在小学德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教师在重视心理健康课教学的同时,还应符合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精神,注意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在心理健康课中对实施创造教育的教改实验进行探索。要想上好一节心理健康课,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完成教师角色的定位
在新课标下,教师不应该只是教科书的解说员,而应该是课堂上的一名“导演”,教师应该努力地创造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设计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教学与学生的实际,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与习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并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教师的角色应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换成学生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与合作者,应从课程的复制者转变成新型教学方式的创造者,应从发号施令、评判的立场转向交往促进的立场。最重要一点就是要融入学生之中。要使活动开展好,最大限度地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在活动中充当好角色,要率先充当“反面”或“消极”的角色,淡化教师作为训导者的形象,在可能的场合下,作为普通一员融入到各种活动当中,诚恳地向学生谈自己的生活经历、分享感情体验,做到思想认识上的师生平等与行动上的师生平等的统一。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实行新课标的另一个重点是确定教材的地位。什么是教材的地位呢?教材已经不是知识的载体,因为教材上的知识非常有限,就好像《团结合作》一课中,教材中能体现团结合作的只是几句话和一幅拔河比赛的图。难道生活中团结合作的事例还少吗?教师应首先引用典故“古人折筷”来阐明“兄弟齐心,其力断金”的道理,接着让学生自己来讲一讲生活中团结合作的事例,并使用课件中已准备好的影片片断,让学生分析故事的主人公为何成功、而另一个为何失败的原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是要在原有教材基础上丰富、发展并延伸。同时还要关注学生中的新现象、新问题并引进教学内容,吸取社会中的新信息、新科技,充实教学内容。
三、精心创设情境
什么是情境?有学者认为,情境是教育者有意识地为儿童心理健全发展创设一种最佳场合的意思,情境是心理辅导课达到理想效果的重要载体。
(一)运用直观型手段
借用蕴含一定意义的实物,如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的一幅获奖美术作品、一张运动会上的奖状、一篇被评为高分的作文等,化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触发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共鸣。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运用现代化的教具,通过图形、图像、动画、音乐和语言等多种信息,构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情境,渲染情感,陶冶情操。
(二)运用审美化手段
直观手段可以创设情境,但它远不是全部,更多的还需借助审美化手段:或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音色及和声渲染气氛,或通过文学语言构建一种意境、一种氛围、一种审美形象,或通过饰演角色活化情境,调动学生情绪,产生深刻印象。
无论采用何种手段创设情境,都必须注意三点:第一,充溢情感,驱使想像,以心造境,情境合一。第二,具体生动,和谐平等,不是我说你听、居高临下的训导模式,缩短师生问心理距离,提高心理相融程度。第三,精心构想,周密组织,在内容选择、程序设计、载体运用、手段更新都力争严细缜密。
四、准确体现新课标的性质
根据新课标,心理健康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它应该具有以下几方面特性:
(一)生活性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是教人发现真理,其实真理就在日常生活中。因此,心理健康课应贴近生活,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学生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因此,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贴近学生生活,反映学生需要。要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学习有关社会生活的常识,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
(二)活动性与探索性
心理健康课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与学的中介,失去活动,整个心理课就回到了常规的理论灌输,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激发其共鸣。活动教案和活动指导既要有计划性又要有灵活性,让学生们获得彼此的联系,不断深化经验和体验,实现人人参与、面向全体的原则。在《团结合作》这一课中,我配置了这样一个活动,把学生分为两组,让两组分别把带有符号的纸片按要求贴在表格中,看哪一组贴得对、贴得快。一组学生各贴各的,而另一组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把纸片分类,有的负责粘贴纸片,有的负责把纸片粘入表格,分工合作,不一会儿就完成了任务。然后我让这两组学生来谈一下自己的体验,总结出“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才有效率”这一道理。学生亲身经历、探索与体会远胜于教师在讲台上的理论灌输。
(三)主体性
心理健康课不是由外及里的单一性知识传授,而是帮助学生发现自我的过程,所以心理健康课必须自始至终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原则,一切教学活动都不能替代学生,不能强制学生接受,只应启发学生的动机。
(四)共感性
心理健康课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感、互动的过程,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充分理解学生,视学生的各种需要是正当的,是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惟有这样,教师才可能成为学生倾诉的对象,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这就要求教师在心理年龄上要年轻化,在行为上要幼稚化,要熟悉学生的喜好,了解学生关心的热点,保护学生的自尊。
(五)弥散性
心理健康课重在心灵开发,教材在整个教学中只起一个例子的作用,要让学生由此及彼地发散开去,重在对学生悟性的启迪、思维方法的引导和情感的健康导向。心理健康课的教学不能拘泥于知识的线条结构,而应具有色块结构的特点,产生交融弥散的美感。心理健康课中问题的答案并不存在正误和惟一这一说法,在不失原则的前提下,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意见,丰富多样的解答本身是与课程目标相一致的。 (蔡汉潮 方 杨)
一、完成教师角色的定位
在新课标下,教师不应该只是教科书的解说员,而应该是课堂上的一名“导演”,教师应该努力地创造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设计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教学与学生的实际,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与习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并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教师的角色应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换成学生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与合作者,应从课程的复制者转变成新型教学方式的创造者,应从发号施令、评判的立场转向交往促进的立场。最重要一点就是要融入学生之中。要使活动开展好,最大限度地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在活动中充当好角色,要率先充当“反面”或“消极”的角色,淡化教师作为训导者的形象,在可能的场合下,作为普通一员融入到各种活动当中,诚恳地向学生谈自己的生活经历、分享感情体验,做到思想认识上的师生平等与行动上的师生平等的统一。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实行新课标的另一个重点是确定教材的地位。什么是教材的地位呢?教材已经不是知识的载体,因为教材上的知识非常有限,就好像《团结合作》一课中,教材中能体现团结合作的只是几句话和一幅拔河比赛的图。难道生活中团结合作的事例还少吗?教师应首先引用典故“古人折筷”来阐明“兄弟齐心,其力断金”的道理,接着让学生自己来讲一讲生活中团结合作的事例,并使用课件中已准备好的影片片断,让学生分析故事的主人公为何成功、而另一个为何失败的原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是要在原有教材基础上丰富、发展并延伸。同时还要关注学生中的新现象、新问题并引进教学内容,吸取社会中的新信息、新科技,充实教学内容。
三、精心创设情境
什么是情境?有学者认为,情境是教育者有意识地为儿童心理健全发展创设一种最佳场合的意思,情境是心理辅导课达到理想效果的重要载体。
(一)运用直观型手段
借用蕴含一定意义的实物,如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的一幅获奖美术作品、一张运动会上的奖状、一篇被评为高分的作文等,化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触发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共鸣。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运用现代化的教具,通过图形、图像、动画、音乐和语言等多种信息,构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情境,渲染情感,陶冶情操。
(二)运用审美化手段
直观手段可以创设情境,但它远不是全部,更多的还需借助审美化手段:或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音色及和声渲染气氛,或通过文学语言构建一种意境、一种氛围、一种审美形象,或通过饰演角色活化情境,调动学生情绪,产生深刻印象。
无论采用何种手段创设情境,都必须注意三点:第一,充溢情感,驱使想像,以心造境,情境合一。第二,具体生动,和谐平等,不是我说你听、居高临下的训导模式,缩短师生问心理距离,提高心理相融程度。第三,精心构想,周密组织,在内容选择、程序设计、载体运用、手段更新都力争严细缜密。
四、准确体现新课标的性质
根据新课标,心理健康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它应该具有以下几方面特性:
(一)生活性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是教人发现真理,其实真理就在日常生活中。因此,心理健康课应贴近生活,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学生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因此,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贴近学生生活,反映学生需要。要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学习有关社会生活的常识,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
(二)活动性与探索性
心理健康课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与学的中介,失去活动,整个心理课就回到了常规的理论灌输,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激发其共鸣。活动教案和活动指导既要有计划性又要有灵活性,让学生们获得彼此的联系,不断深化经验和体验,实现人人参与、面向全体的原则。在《团结合作》这一课中,我配置了这样一个活动,把学生分为两组,让两组分别把带有符号的纸片按要求贴在表格中,看哪一组贴得对、贴得快。一组学生各贴各的,而另一组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把纸片分类,有的负责粘贴纸片,有的负责把纸片粘入表格,分工合作,不一会儿就完成了任务。然后我让这两组学生来谈一下自己的体验,总结出“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才有效率”这一道理。学生亲身经历、探索与体会远胜于教师在讲台上的理论灌输。
(三)主体性
心理健康课不是由外及里的单一性知识传授,而是帮助学生发现自我的过程,所以心理健康课必须自始至终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原则,一切教学活动都不能替代学生,不能强制学生接受,只应启发学生的动机。
(四)共感性
心理健康课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感、互动的过程,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充分理解学生,视学生的各种需要是正当的,是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惟有这样,教师才可能成为学生倾诉的对象,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这就要求教师在心理年龄上要年轻化,在行为上要幼稚化,要熟悉学生的喜好,了解学生关心的热点,保护学生的自尊。
(五)弥散性
心理健康课重在心灵开发,教材在整个教学中只起一个例子的作用,要让学生由此及彼地发散开去,重在对学生悟性的启迪、思维方法的引导和情感的健康导向。心理健康课的教学不能拘泥于知识的线条结构,而应具有色块结构的特点,产生交融弥散的美感。心理健康课中问题的答案并不存在正误和惟一这一说法,在不失原则的前提下,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意见,丰富多样的解答本身是与课程目标相一致的。 (蔡汉潮 方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