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研究的新进展(2)
能导致的学生反应。结果表明,民主型教师的学生在创造性发挥的程度、完成的工作量、道德发展水平和与教师的友好关系等方面,都较其他各组发展得好。
哈登·高耶尔和苏里文等人分别对开放课堂与个体创造力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太正规的、开放的课堂环境要比正规、传统的课堂环境更有利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这里的开放课堂是一种教学模式,包括空间上的灵活性、学生对活动的选择性、学习材料的丰富性、课堂内容的综合性、更多的个别或小组教学等。
3.社会文化
每个人都置身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它构成了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背景。大量研究表明,个体创造力的发展受到社会文化条件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因素至少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个体创造力的发展。
(1)文化开放因素。有利于个体创造力发展的文化应当是全方位的、能兼容多种文化刺激的文化,而不应是那种过分关注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单一性文化。
(2)文化指向因素。那些指向未来的、发展的、正在生成的文化有利于促进个体创造力的发展,个体创造力的发展必须以对已经存在的和正在生成的东西的全面体验为基础,只强调对已存在的东西的全面接受是不利于个体创造力的发展和培养的。
(3)文化平等因素。男性的创造力得分往往高于女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是_由于文化对女性的歧视所造成的,这种状况还明显表现在民族差异上。
(4)文化变迁因素。当一种文化偏离了正常发展,而出现更新时,这种变化的文化背景对个体创造性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比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变迁,影响和造就了一大批有创造性的杰出人物。
4.社会网络
Simonton对一些杰出人物进行研究后,认为社会对创造性的影响有两类:一是发展性因素,即在成年期支持或抑制创造力的因素。Simonton认为,当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人周围有许多其他的具有创造性的人时,他最可能获得成功。因为他善于接受新知识、新经验,能与其他人相得益彰。研究表明,处在与其他学科创造者联系的网络中的科学家比那些孤立的人有更长的创造生涯和更多创造性的产品。
无论是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还是社会网络,它们对于个体创造性都有重要影响和意义。家庭和学校为个体创造力和创造潜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而社会网络是个体发挥创造力和创造潜能的所在。
四、创造力与人格
长期以来,国内外心理学家一直关注着人格对个体创造性的影响,近20年来集中在概括和总结创造者的诸多个性品质方面。吉尔福特全面地提供了一张引人注目的创造者特征表:具有对问题的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具有发现或改组新定义的能力、思维程度和洞察力。Sternberg在他的创造力三面模型中也列举了7种人格特征(见第5页)。据研究者提供的资料,创造主体倾向于尽力表现自己的能力,具有较高自信心、冒险性、自我胜任感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如果个体具备了这些有助于创造的个人特征,并且这些特征与创造动机、创造能力交互作用,参与创造中认知、情感和行为活动的整合过程,那么这个个体就会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卓越创造力。
任何个体在进行任何一项创造性活动时,都是以其整个创造性人格出现的,而不仅仅是某一方面的能力在发挥作用。这里所讲的创造性人格,简言之,就是由个体内在的创造性能力与创造活动构成的较为稳固、持久的组织系统。这一组织系统是由人的精神世界中的多种因素有机组成或整合所形成的复合体。
有人把构成创造性人格的内在精神因素概括为两大类,即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所谓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精神世界中那些明晰有序的精神形式,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形式及其系统化、理解化的思维、思想理论和逻辑认识能力。所谓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精神世界中那些混沌无序的精神形式,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理性认识能力,包括灵感、直觉、感觉、表象、联想、想像、幻想、能力等;另一类是非理性精神力量,包括意志、需要、动机、兴趣、意向、情感、信念、潜意识等。个体内在的由创造能力和创造动力构成的较为稳固、持久的组织系统,就是由上述两大类精神因素有机组合而形成的复合体。其中,人的创造能力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综合体,创造动力由非理性因素提供。人的精神世界中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发展得越全面、越充分,人的创造性人格就越充实、越完满,他的创造能力与创造动机也就越强。
在创造力的早期研究中,研究者往往将目光放在创造者本身,将创造力或者当成个体智力的一个侧面,或者当作一种个性特征,或者当作个体的一般能力,他们往往只强调了创造力的某一层面。从最近的研究趋势看,对创造力的讨论已经开始逐步从创造者本身扩展到创造与周围生活环境的关系,尤其强调从系统观念出发,认为创造力的影响因素是个体人格、环境等因子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
五、创造力研究对创新教育的启示
“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教育和实践能力为重的素质教育”是我国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潮。其中关于创造能力的培养尤其引人注目,成为教育界内外关注的热点。创造力研究为开展素质教育,特别是创造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引言中曾提到创造力是创造显力和创造潜力两部分的总和。在创新教育中,教育者的作用,就是把学生深层的创造潜力不断转化到表层,并且创造条件,使之转化为创造显力。当然,创造潜力的存在形式因不同主体的个性心理特征和环境作用而异,故在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时要有的放矢。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开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首先,创建民主、温馨的家庭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民主的家庭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发展,影响着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水平。父母应鼓励孩子独立,尊重他们的个性和才能,少一些权威和限制,多一些民主和平等。
其次,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有创新潜力的主体,致力于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承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能动的主体。
最后,学校教育在教学上进行一些改革。教师要给学生以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在探究和自主学习中,学生能够形成多方面的能力和技能,如收集材料、组织材料的能力;在课堂上创设一种民主的、能给学生心理安全的教学气氛,让学生敢于犯错误,同时教师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一定要有高度的容忍精神,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所犯的错误只是一种纠正原有假设或结论的信息;另外,可打破单一的班级上课模式,使小组讨论、个别学习等模式成为教学组织形式的必要组成部分,并从知识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出发,合理组织课程类型和形式,如开设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和学生可选修的个别化课程等。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要特征,也是未来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特别是我国正处于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培养大量创新型人才是教育的重任,而创新教育对我国的教育来说是一个新课题,它给宏观的教育体制和微观的教育措施等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 (杨意岚)
哈登·高耶尔和苏里文等人分别对开放课堂与个体创造力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太正规的、开放的课堂环境要比正规、传统的课堂环境更有利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这里的开放课堂是一种教学模式,包括空间上的灵活性、学生对活动的选择性、学习材料的丰富性、课堂内容的综合性、更多的个别或小组教学等。
3.社会文化
每个人都置身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它构成了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背景。大量研究表明,个体创造力的发展受到社会文化条件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因素至少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个体创造力的发展。
(1)文化开放因素。有利于个体创造力发展的文化应当是全方位的、能兼容多种文化刺激的文化,而不应是那种过分关注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单一性文化。
(2)文化指向因素。那些指向未来的、发展的、正在生成的文化有利于促进个体创造力的发展,个体创造力的发展必须以对已经存在的和正在生成的东西的全面体验为基础,只强调对已存在的东西的全面接受是不利于个体创造力的发展和培养的。
(3)文化平等因素。男性的创造力得分往往高于女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是_由于文化对女性的歧视所造成的,这种状况还明显表现在民族差异上。
(4)文化变迁因素。当一种文化偏离了正常发展,而出现更新时,这种变化的文化背景对个体创造性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比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变迁,影响和造就了一大批有创造性的杰出人物。
4.社会网络
Simonton对一些杰出人物进行研究后,认为社会对创造性的影响有两类:一是发展性因素,即在成年期支持或抑制创造力的因素。Simonton认为,当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人周围有许多其他的具有创造性的人时,他最可能获得成功。因为他善于接受新知识、新经验,能与其他人相得益彰。研究表明,处在与其他学科创造者联系的网络中的科学家比那些孤立的人有更长的创造生涯和更多创造性的产品。
无论是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还是社会网络,它们对于个体创造性都有重要影响和意义。家庭和学校为个体创造力和创造潜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而社会网络是个体发挥创造力和创造潜能的所在。
四、创造力与人格
长期以来,国内外心理学家一直关注着人格对个体创造性的影响,近20年来集中在概括和总结创造者的诸多个性品质方面。吉尔福特全面地提供了一张引人注目的创造者特征表:具有对问题的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具有发现或改组新定义的能力、思维程度和洞察力。Sternberg在他的创造力三面模型中也列举了7种人格特征(见第5页)。据研究者提供的资料,创造主体倾向于尽力表现自己的能力,具有较高自信心、冒险性、自我胜任感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如果个体具备了这些有助于创造的个人特征,并且这些特征与创造动机、创造能力交互作用,参与创造中认知、情感和行为活动的整合过程,那么这个个体就会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卓越创造力。
任何个体在进行任何一项创造性活动时,都是以其整个创造性人格出现的,而不仅仅是某一方面的能力在发挥作用。这里所讲的创造性人格,简言之,就是由个体内在的创造性能力与创造活动构成的较为稳固、持久的组织系统。这一组织系统是由人的精神世界中的多种因素有机组成或整合所形成的复合体。
有人把构成创造性人格的内在精神因素概括为两大类,即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所谓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精神世界中那些明晰有序的精神形式,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形式及其系统化、理解化的思维、思想理论和逻辑认识能力。所谓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精神世界中那些混沌无序的精神形式,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理性认识能力,包括灵感、直觉、感觉、表象、联想、想像、幻想、能力等;另一类是非理性精神力量,包括意志、需要、动机、兴趣、意向、情感、信念、潜意识等。个体内在的由创造能力和创造动力构成的较为稳固、持久的组织系统,就是由上述两大类精神因素有机组合而形成的复合体。其中,人的创造能力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综合体,创造动力由非理性因素提供。人的精神世界中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发展得越全面、越充分,人的创造性人格就越充实、越完满,他的创造能力与创造动机也就越强。
在创造力的早期研究中,研究者往往将目光放在创造者本身,将创造力或者当成个体智力的一个侧面,或者当作一种个性特征,或者当作个体的一般能力,他们往往只强调了创造力的某一层面。从最近的研究趋势看,对创造力的讨论已经开始逐步从创造者本身扩展到创造与周围生活环境的关系,尤其强调从系统观念出发,认为创造力的影响因素是个体人格、环境等因子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
五、创造力研究对创新教育的启示
“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教育和实践能力为重的素质教育”是我国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潮。其中关于创造能力的培养尤其引人注目,成为教育界内外关注的热点。创造力研究为开展素质教育,特别是创造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引言中曾提到创造力是创造显力和创造潜力两部分的总和。在创新教育中,教育者的作用,就是把学生深层的创造潜力不断转化到表层,并且创造条件,使之转化为创造显力。当然,创造潜力的存在形式因不同主体的个性心理特征和环境作用而异,故在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时要有的放矢。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开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首先,创建民主、温馨的家庭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民主的家庭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发展,影响着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水平。父母应鼓励孩子独立,尊重他们的个性和才能,少一些权威和限制,多一些民主和平等。
其次,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有创新潜力的主体,致力于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承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能动的主体。
最后,学校教育在教学上进行一些改革。教师要给学生以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在探究和自主学习中,学生能够形成多方面的能力和技能,如收集材料、组织材料的能力;在课堂上创设一种民主的、能给学生心理安全的教学气氛,让学生敢于犯错误,同时教师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一定要有高度的容忍精神,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所犯的错误只是一种纠正原有假设或结论的信息;另外,可打破单一的班级上课模式,使小组讨论、个别学习等模式成为教学组织形式的必要组成部分,并从知识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出发,合理组织课程类型和形式,如开设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和学生可选修的个别化课程等。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要特征,也是未来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特别是我国正处于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培养大量创新型人才是教育的重任,而创新教育对我国的教育来说是一个新课题,它给宏观的教育体制和微观的教育措施等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 (杨意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