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看电影的女孩
可怕的第一次
晓晓从小由父母亲手带大,胆小、害羞、依赖性较强。晓晓的父母都是机关干部,事业心强,工作繁忙,每天与孩子一起谈话、娱乐的时间有限,但他们都非常重视对晓晓的培养,在家庭中注重创造学习的氛围。晓晓在幼儿园时,父母就教她识字、学习书法,并让她看书。晓晓的父母从未带孩子去看过一场电影,家里几乎不看电视(至今她家还没有装有线电视),偶尔晓晓会随同父母看一会儿新闻或文艺节目,她几乎没有看过有剧情的影视片,也根本不知道有“蓝精灵”、“樱桃小丸子”等这些儿童们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动画人物。
晓晓八岁的时候,随父母从南京举家搬迁到上海,转至一所中心小学读一年级,尽管她的学习成绩良好,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她,可是新的学校、新的伙伴、新的语言环境……周围的一切都使她感到陌生。有一天,学校组织看电影,她有生以来第一次来到电影院,刚进影院灯就灭了,周围漆黑一片,这时大银幕上出现了恐怖、狰狞的“人头魔影”,血腥的厮杀打斗场面,吓得晓晓不知自己身在何处,她双腿紧闭,低头捂耳,可影院里立体声音响发出了尖厉的叫声和可怕的敲击声,这时晓晓仿佛置身于妖魔鬼怪的世界,它们向她伸出魔爪……她惊吓得无所知从,“哇”地哭出声来,从座位上跳起来,不顾一切地逃出影院。老师和同学都对晓晓的举动感到疑惑,这不过是一部科幻片《超人》,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可就在晓晓逃离影院后,老师的安慰与同学的劝说都无法使她摆脱惊恐不安的情绪,这一天她总觉得“魔鬼”还萦绕在她的周围。回到家后,恐怖的情景一再在脑海中出现,她做作业无心,茶饭不香,这一夜她小小的头脑里有了“魔鬼”的影子,她在梦中被“魔鬼”惊醒,然后就失眠了。从那以后,晓晓持续好几天精神不振,食不知味,睡不安眠,像生了一场大病。第一次看电影让她遭受了黑暗和恐怖的强烈刺激,从此每当学校组织看电影,她就紧张、害怕,电影开场几分钟后,便会哭着逃离影院。晓晓成了一个不敢进影院看电影的孩子。
按理说,恐惧“魔鬼”的现象算不了什么,这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体验,也是儿童对周围客观事物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就如同许多儿童怕猫怕狗一样,这种儿童期的恐惧也许是短暂的,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而逐渐消失。但是,由于大人对晓晓的恐惧心理缺乏正确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由于她自己有意无意地不断将“恐惧”加以扩大和延续,致使她从恐惧“魔鬼”发展到恐惧“影院”,对影院场所产生了心理障碍,她不仅不能像其他儿童一样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而且无法正常生活与学习。
在征得她父母同意后,我对晓晓进行一系列的心理干预。
电影院里有什么
我与晓晓有了第一次谈话。
辅:你知道电影院虽有什么?
晓晓:(想了想,然后摇摇头)
辅:我让你看这是什么(把教室黑板前一块放幻灯片的幕布放下来)。这块幕布和放电影的幕布差不多,你来看看幕布是白色的(我拉着幕布晃动一下),它的正反面有东西吗?你来摸摸。
晓晓:(犹豫一会儿,又摇摇头,然后走近幕布,小心地轻轻摸了一下幕布)
辅:真好!电影院里还有音响,就像我们的收音机一样,它是专门播放声音和音乐的。你想听听音乐吗? (说着,我播放了轻松的《春天在哪里》歌曲,由轻到响……)
晓晓:(神情放松了许多)
辅:好听吗?让我们一起唱吧
晓晓,电影院里幕布上会有画面是吗?其实幕布上的人都是由胶片通过放映机放出来的,那是假的。(我把事先借来的用铁盒子装的胶片拿出来让她看)
晓晓:(惊奇地看着)
辅:知道吗?电影院里主要就是靠这些设备放电影的。如果我们教室里有幕布、音响、胶片和放映机这些设备也可以看电影的。其实电影院就像我们教室的场所差不多,没什么可怕的。
晓晓,今天老师要给你布置家庭作业:
1.回家告诉爸爸妈妈电影院里主要有些什么。
2.请把你所知道的电影院里有什么写下来,再写写你的心理感受。然后交给老师好吗?
晓晓:(点点头)
电视节目真好看
以前晓晓父母很少关心孩子的娱乐生活,每天只要求她认真完成作业,其余时间就让她自己看书、读报,家里几乎不看电视。为了减缓晓晓对影视剧情的恐惧心里,我要求家长和班主任协同配合,对她进行系统脱敏,对她的影院恐惧程度进行分级(A-E,由强到弱):
A——影剧院放映的恐怖片、幻想片;B——影剧院放映的一般故事片;C——影剧院放映的动画片;D——影剧院表演的儿童剧;E——影剧院屏幕。
具体要求如下:
在家每天由父母陪伴看半小时至一小时电视,从她不惧怕的新闻和文艺节目开始,然后看儿童娱乐片,如:《欢乐蹦蹦跳》,《小鬼当家》,再看看有故事情节的儿童娱乐片,如《蓝精灵》等。
在教室由班主任和同学一起在课间看(教室里电视机播放的)儿童动画片,内容从轻松活泼的《聪明一休》到紧张惊险的《柯南》。
持续一个月的训练,使晓晓由起初的不愿看到想看,最终喜欢看。逐渐消除了她对有剧情电视节目的戒备、回避心里。晓晓逐渐对看电视产生了兴趣。
她在与我交流的日记中写到:原来电视里的节目真好看!
我还是害怕
对晓晓实施以上心理干预,取得了我预想的效果以后,我开始进行关键性的干预——让晓晓走进学校的小影院。
这一天我和晓晓约定放学后,我们俩还有班主任老师一起到学校的小剧场看她最爱看的《白雪公主》(她曾告诉我最爱看童话故事《白雪公主》)。晓晓微笑着说:“好的。”
放学了,我去找晓晓,班主任悄悄告诉我,晓晓今天有些心神不定,估计她还是怕进剧场,我坚定地说:“咱们一起试试。”
晓晓跟着我们走到学校剧场门口,她拉着我的手,脚步迟疑起来,“老师我们今天还是不看了吧!”
“为什么?”
“如果……”说着晓晓哭了起来,结果这天我们的计划落空了。
看来晓晓对剧场的心理恐惧还需要进行一定的自我调节,于是我和晓晓再次回到心理辅导室,我教她进行“分神式自我调节法”的放松练习:双目紧闭,集中全部心思计算:即从“100”开始逐次地减去“3”,持续5~8分钟,使她从紧张逐步调整到自我放松的状态。
我又教她做肌肉放松练习,并要求她回家后有空就练。
经过两周的训练她逐步学会了用肌肉放松和“分神式自我调节法”进行自我调节。
当“如果”出现的时候
根据晓晓的恐惧程度和心理辅导原则,我对她进一步实施想像恐惧与放松疗法相结合的心理训练:让她坐在椅子上,肌肉放松15~30秒,然后专心想像她害怕程度最轻的情境,例如影院的灯灭了……当她出现害怕的情绪时,马上叫她停止想像,再放松15~30秒钟,接着仍然想像上述情境,这样重复几次后,再开始想像害怕程度稍重的情境,例如影院里的音响节奏……当她又产生害怕的情绪时,马上叫她停止想像,再放松15~30秒钟。这样的放松、想像重复几次,再回到第一种情境中。这样交替进行,直到连续两次想像第一种情境不再引起害怕的情绪时,放弃第一种情境的想像,再开始想像害怕程度最重的情境。例如银幕上的画面出现了,可怕的“魔鬼”向我走来了……重复想像几次,再与第二种情境交替想像,直到这些想像不再引起害怕情绪为止。
就这样每周两次,持续了五周,晓晓每次都能积极配合,放松反应逐渐抵消了那些想像中的“如果”情境引起的害怕情绪。
走进影院
为了验证效果如何,我不让晓晓回避影院,而是经常与她谈论对电影的恐惧感觉,并告诉她其实自己莫名的“如果”想像是不存在的。
我再一次提出让晓晓到学校的小剧场观看《白雪公主》,她终于答应了,这天放学后,我和晓晓的班主任一起陪她走到小剧场门口,这次晓晓没有退却,她紧紧地握住我们俩的手,走到前排的中间坐了下来,这时影院的灯还开着,喇叭里播放着“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轻松的乐曲,我让她做放松练习,三分钟以后,银幕里出现了可爱的白雪公主,晓晓不声不响地看着,五分钟以后影院的灯渐渐暗了,晓晓开始投入了《白雪公主》有趣的情节中,她有时会拉拉我和班主任的手,朝着我俩笑笑,我们也不时地点头鼓励她……
《白雪公主》终于放完了,晓晓也终于敢于进剧场看了一场完整的电影。走出影院我问晓晓感觉怎样,她说开始有点紧张,后来忘记害怕了。我问:白雪公主可爱吗?她兴奋地点点头。
这天我与她的父母取得了联系,建议他们星期天再带晓晓到电影院看她熟悉的童话故事片,他们非常配合,一连三个星期带她看了《灰姑娘》、《丑小鸭》、《猪八戒》等影视片,晓晓表现都很正常,而且情绪高涨。 (韩凤鸣)
晓晓从小由父母亲手带大,胆小、害羞、依赖性较强。晓晓的父母都是机关干部,事业心强,工作繁忙,每天与孩子一起谈话、娱乐的时间有限,但他们都非常重视对晓晓的培养,在家庭中注重创造学习的氛围。晓晓在幼儿园时,父母就教她识字、学习书法,并让她看书。晓晓的父母从未带孩子去看过一场电影,家里几乎不看电视(至今她家还没有装有线电视),偶尔晓晓会随同父母看一会儿新闻或文艺节目,她几乎没有看过有剧情的影视片,也根本不知道有“蓝精灵”、“樱桃小丸子”等这些儿童们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动画人物。
晓晓八岁的时候,随父母从南京举家搬迁到上海,转至一所中心小学读一年级,尽管她的学习成绩良好,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她,可是新的学校、新的伙伴、新的语言环境……周围的一切都使她感到陌生。有一天,学校组织看电影,她有生以来第一次来到电影院,刚进影院灯就灭了,周围漆黑一片,这时大银幕上出现了恐怖、狰狞的“人头魔影”,血腥的厮杀打斗场面,吓得晓晓不知自己身在何处,她双腿紧闭,低头捂耳,可影院里立体声音响发出了尖厉的叫声和可怕的敲击声,这时晓晓仿佛置身于妖魔鬼怪的世界,它们向她伸出魔爪……她惊吓得无所知从,“哇”地哭出声来,从座位上跳起来,不顾一切地逃出影院。老师和同学都对晓晓的举动感到疑惑,这不过是一部科幻片《超人》,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可就在晓晓逃离影院后,老师的安慰与同学的劝说都无法使她摆脱惊恐不安的情绪,这一天她总觉得“魔鬼”还萦绕在她的周围。回到家后,恐怖的情景一再在脑海中出现,她做作业无心,茶饭不香,这一夜她小小的头脑里有了“魔鬼”的影子,她在梦中被“魔鬼”惊醒,然后就失眠了。从那以后,晓晓持续好几天精神不振,食不知味,睡不安眠,像生了一场大病。第一次看电影让她遭受了黑暗和恐怖的强烈刺激,从此每当学校组织看电影,她就紧张、害怕,电影开场几分钟后,便会哭着逃离影院。晓晓成了一个不敢进影院看电影的孩子。
按理说,恐惧“魔鬼”的现象算不了什么,这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体验,也是儿童对周围客观事物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就如同许多儿童怕猫怕狗一样,这种儿童期的恐惧也许是短暂的,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而逐渐消失。但是,由于大人对晓晓的恐惧心理缺乏正确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由于她自己有意无意地不断将“恐惧”加以扩大和延续,致使她从恐惧“魔鬼”发展到恐惧“影院”,对影院场所产生了心理障碍,她不仅不能像其他儿童一样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而且无法正常生活与学习。
在征得她父母同意后,我对晓晓进行一系列的心理干预。
电影院里有什么
我与晓晓有了第一次谈话。
辅:你知道电影院虽有什么?
晓晓:(想了想,然后摇摇头)
辅:我让你看这是什么(把教室黑板前一块放幻灯片的幕布放下来)。这块幕布和放电影的幕布差不多,你来看看幕布是白色的(我拉着幕布晃动一下),它的正反面有东西吗?你来摸摸。
晓晓:(犹豫一会儿,又摇摇头,然后走近幕布,小心地轻轻摸了一下幕布)
辅:真好!电影院里还有音响,就像我们的收音机一样,它是专门播放声音和音乐的。你想听听音乐吗? (说着,我播放了轻松的《春天在哪里》歌曲,由轻到响……)
晓晓:(神情放松了许多)
辅:好听吗?让我们一起唱吧
晓晓,电影院里幕布上会有画面是吗?其实幕布上的人都是由胶片通过放映机放出来的,那是假的。(我把事先借来的用铁盒子装的胶片拿出来让她看)
晓晓:(惊奇地看着)
辅:知道吗?电影院里主要就是靠这些设备放电影的。如果我们教室里有幕布、音响、胶片和放映机这些设备也可以看电影的。其实电影院就像我们教室的场所差不多,没什么可怕的。
晓晓,今天老师要给你布置家庭作业:
1.回家告诉爸爸妈妈电影院里主要有些什么。
2.请把你所知道的电影院里有什么写下来,再写写你的心理感受。然后交给老师好吗?
晓晓:(点点头)
电视节目真好看
以前晓晓父母很少关心孩子的娱乐生活,每天只要求她认真完成作业,其余时间就让她自己看书、读报,家里几乎不看电视。为了减缓晓晓对影视剧情的恐惧心里,我要求家长和班主任协同配合,对她进行系统脱敏,对她的影院恐惧程度进行分级(A-E,由强到弱):
A——影剧院放映的恐怖片、幻想片;B——影剧院放映的一般故事片;C——影剧院放映的动画片;D——影剧院表演的儿童剧;E——影剧院屏幕。
具体要求如下:
在家每天由父母陪伴看半小时至一小时电视,从她不惧怕的新闻和文艺节目开始,然后看儿童娱乐片,如:《欢乐蹦蹦跳》,《小鬼当家》,再看看有故事情节的儿童娱乐片,如《蓝精灵》等。
在教室由班主任和同学一起在课间看(教室里电视机播放的)儿童动画片,内容从轻松活泼的《聪明一休》到紧张惊险的《柯南》。
持续一个月的训练,使晓晓由起初的不愿看到想看,最终喜欢看。逐渐消除了她对有剧情电视节目的戒备、回避心里。晓晓逐渐对看电视产生了兴趣。
她在与我交流的日记中写到:原来电视里的节目真好看!
我还是害怕
对晓晓实施以上心理干预,取得了我预想的效果以后,我开始进行关键性的干预——让晓晓走进学校的小影院。
这一天我和晓晓约定放学后,我们俩还有班主任老师一起到学校的小剧场看她最爱看的《白雪公主》(她曾告诉我最爱看童话故事《白雪公主》)。晓晓微笑着说:“好的。”
放学了,我去找晓晓,班主任悄悄告诉我,晓晓今天有些心神不定,估计她还是怕进剧场,我坚定地说:“咱们一起试试。”
晓晓跟着我们走到学校剧场门口,她拉着我的手,脚步迟疑起来,“老师我们今天还是不看了吧!”
“为什么?”
“如果……”说着晓晓哭了起来,结果这天我们的计划落空了。
看来晓晓对剧场的心理恐惧还需要进行一定的自我调节,于是我和晓晓再次回到心理辅导室,我教她进行“分神式自我调节法”的放松练习:双目紧闭,集中全部心思计算:即从“100”开始逐次地减去“3”,持续5~8分钟,使她从紧张逐步调整到自我放松的状态。
我又教她做肌肉放松练习,并要求她回家后有空就练。
经过两周的训练她逐步学会了用肌肉放松和“分神式自我调节法”进行自我调节。
当“如果”出现的时候
根据晓晓的恐惧程度和心理辅导原则,我对她进一步实施想像恐惧与放松疗法相结合的心理训练:让她坐在椅子上,肌肉放松15~30秒,然后专心想像她害怕程度最轻的情境,例如影院的灯灭了……当她出现害怕的情绪时,马上叫她停止想像,再放松15~30秒钟,接着仍然想像上述情境,这样重复几次后,再开始想像害怕程度稍重的情境,例如影院里的音响节奏……当她又产生害怕的情绪时,马上叫她停止想像,再放松15~30秒钟。这样的放松、想像重复几次,再回到第一种情境中。这样交替进行,直到连续两次想像第一种情境不再引起害怕的情绪时,放弃第一种情境的想像,再开始想像害怕程度最重的情境。例如银幕上的画面出现了,可怕的“魔鬼”向我走来了……重复想像几次,再与第二种情境交替想像,直到这些想像不再引起害怕情绪为止。
就这样每周两次,持续了五周,晓晓每次都能积极配合,放松反应逐渐抵消了那些想像中的“如果”情境引起的害怕情绪。
走进影院
为了验证效果如何,我不让晓晓回避影院,而是经常与她谈论对电影的恐惧感觉,并告诉她其实自己莫名的“如果”想像是不存在的。
我再一次提出让晓晓到学校的小剧场观看《白雪公主》,她终于答应了,这天放学后,我和晓晓的班主任一起陪她走到小剧场门口,这次晓晓没有退却,她紧紧地握住我们俩的手,走到前排的中间坐了下来,这时影院的灯还开着,喇叭里播放着“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轻松的乐曲,我让她做放松练习,三分钟以后,银幕里出现了可爱的白雪公主,晓晓不声不响地看着,五分钟以后影院的灯渐渐暗了,晓晓开始投入了《白雪公主》有趣的情节中,她有时会拉拉我和班主任的手,朝着我俩笑笑,我们也不时地点头鼓励她……
《白雪公主》终于放完了,晓晓也终于敢于进剧场看了一场完整的电影。走出影院我问晓晓感觉怎样,她说开始有点紧张,后来忘记害怕了。我问:白雪公主可爱吗?她兴奋地点点头。
这天我与她的父母取得了联系,建议他们星期天再带晓晓到电影院看她熟悉的童话故事片,他们非常配合,一连三个星期带她看了《灰姑娘》、《丑小鸭》、《猪八戒》等影视片,晓晓表现都很正常,而且情绪高涨。 (韩凤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