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4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3199624
让学困生扬起前进的风帆
http://www.100md.com 2004年4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年第12期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制约和影响,学校、家庭、社会给学生施加了许多不该有的心理压力,使得部分学生被动学习,甚至厌学、辍学,成为学困生。分析这些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寻求对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学困生厌学情绪分析

    事实证明,学生厌学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大致归结为如下几类。

    1.社会的因素

    来自社会的冲击,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影响,导致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消极心理。改革开放为许多人致富提供了机遇,一些人先富了起来。那些先富起来的人中不乏有文盲和半文盲之士,这些人现在正是学校中一些学生的家长。这样的学生家长,在他们的言谈话语及亲身经历的感染下,孩子们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学习好坏无所谓,长大照样能挣钱”的思想,加之“知识无用,金钱至上”的错误意识在作祟,自然产生了消极的学习心态,偏离了健康成长的道路。

    2.来自学校、家庭的因素

    虽然学校在致力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但是由于教育内部评价机制的不合理,以及传统观念的束缚,学生课业负担仍很重,加上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得力,使得学生不堪重负。此外,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使得学生在家中也不得轻松,这些都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因行为障碍而讨厌学习

    部分学生表现精力旺盛,好动贪玩。上课如坐针毡、手脚动个不停,注意力涣散,容易分心,做事情虎头蛇尾,缺乏责任感,经常为不做作业而撒谎,无法完成学习任务。他们往往存在着好胜又不能取胜、上进与惰性的矛盾心理,恒心和毅力很不成熟,缺乏刻苦精神,成为班级内的学困生。

    4.与心理因素有关

    人的智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对同样的学习内容接受效果存在差异。这类学生理解、想像、思维、记忆力都较差,自卑感重,自信心不足,甘居下游。对学习和周围的一切都不大感兴趣,缺乏责任心。

    二、让学困生扬起前进的风帆

    俗话说治病治本,溯本追源。为了克服学困生的厌学心理,近一年来,笔者从多方面人手,悉心研究学困生的心理障碍,改进教育方法,采取一建立、二消除、三增强的对策。

    1.建立一个良好的教育网络

    加强思想教育。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与家长共同做好学生的工作。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消除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如,通过班队会、旗下讲话、少先队系列活动等形式,教育学生懂得知识是做人的立身之本,生存之道,明白知识对未来生存发展的重要性。用典型的事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知道在我国历史上有过因无知、落后而挨打的教训,激发学生为祖国繁荣而读书的热情。

    2.消除学困生的两种消极心理

    一是消除学困生对学习的畏惧心理。学困生多数怕苦、怕难、怕做作业,而许多教师和家长为了提高分数总是对学生采取多做练习、罚抄作业的“苦刑”,加剧了他们的恐惧心理,适得其反。为此,我采取降低学习强度,“小步走,步步高”的办法,针对学困生的承受能力适当减少作业份量,缩短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使学困生认识到学习并不可怕,自已有能力去完成,循序渐进地提高学困生训练的强度。

    二是消除学困生的自卑心理。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校内生活时感到心情舒畅;教师要努力向“素质教育”转变,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改变目前设立教学目标整齐划一的现状,对学困生降低学习目标,让学困生在学习中也能体会到获取成功的快乐。对于学困生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教师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使学困生的成就感和自尊感得到满足,不断增强自信心,克服学习障碍,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

    3.增强三方面的心理素质培养

    一是增强责任心,要从养成教育抓起。首先让学困生学会自理,给学困生一个自己的天地,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懂得学习也是自己的事,任何人无法代替。要让学困生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干什么,能够对自己负责;其次,强化“三个一点”的教育,经常组织学困生为他人做一点好事,为集体做一点贡献,为家长尽一点义务。

    二是增强上进心,采取“三多”的递进措施,强化竞争意识的训练。其一是多给学困生创造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满足学困生的自尊感和被人接纳的心理需要。其二是多用竞赛、评比等激励的手段刺激学困生,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我能行”!其三是多鼓励学困生向自己挑战,向优等生挑战,不断进取,增强上进心。

    三是增强意志力。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军训、夏令营等活动,集中对学困生强化吃苦训练,劳其筋骨,苦其心志;让学困生在艰苦的环境中提高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力,磨砺坚强的意志。同时,培养学困生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克服学习上的障碍,取得优异成绩。 (王桂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