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批评中的消极效应
一、消除求全效应,让批评成为发现
有位渔夫出海捕鱼,从海里捞到一颗大珍珠。这颗珍珠晶莹圆润,渔夫爱不释手。美中不足的是,珍珠上面有一小黑点。渔夫心想,如果能将小黑点去掉,珍珠完美无瑕,就会成为无价之宝。于是,他就耐心地剥剔黑点。可是,去掉一层,黑点仍然存在;再去掉一层,黑点还是存在……最后黑点终于去掉了,不过,这颗珍珠也不复存在了。
在学校里,学生就是一颗颗“珍珠”,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黑点”。有些教师对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期望过高,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常常以过高、求全的眼光衡量学生的言行,结果却发现学生并非完美无缺。其实,人无完人,学生身上有错误和不足是难免的,教师过分求全,追求十全十美,不允许学生犯一点儿错误,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如果教师改变一下自己,换个角度看学生,把挑剔变成一种发现,变成一种赏识,去照亮学生的心,就像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所说的:“改变了自己,昨天最难教的学生可能会变成今天最与你知心的学生。”
二、避免马太效应,让批评体现公平
《圣经》中“马太福音”里有一句名言“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美国著名哲学家罗帕特·默顿发现了同样的现象,即荣誉越多的科学家,人们授予他的荣誉就越多;而对那些默默无闻的科学家,人们常常对其作出的成绩不予承认。他于1973年把这种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
在教育中“马太效应”的突出表现就是“好”学生“好”对待,“差”学生“差”对待,教师常常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好坏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对自己喜欢的学生,即使犯了错误,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学生蒙混过关;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生,越看缺点越多,即使他们有了进步或好的表现,教师也不屑一顾,吝惜自己的赞美。这种评价方式使学生处在一种不平等、不平衡的环境中,很容易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影响到学生对教师教育行为的接受,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所以,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避免马太效应,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所有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三、防止超限效应,让批评做到适度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让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拿走了两元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让人极不耐烦或产生逆反心理,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
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批评要适当:“不及”会达不到既定的目标,“过度”又会产生超限效应,非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产生一些反作用。比如学生犯了一次错,教师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同样的批评,有的教师动辄将学生以前犯的错误拿出来“曝光”,这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极不耐烦,其结果只能是“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
四、避免拆屋效应,让批评孕育希望
鲁迅先生曾于1927年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种先提出一个很高的要求,然后再不断降低要求以被他人接受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
因此,教师必须注意掌握批评的分寸,使批评能被学生所接受,要在批评中给予学生改正错误的希望,使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按照教师的指导一步一步地完善自己;如果批评过重,超出了学生的承受能力,让学生丧失了自信,再无悔改之意,进而破罐子破摔,那么学生在犯了错误时想到的不是如何去改正错误,而是如何逃避惩罚。 (马际娥)
有位渔夫出海捕鱼,从海里捞到一颗大珍珠。这颗珍珠晶莹圆润,渔夫爱不释手。美中不足的是,珍珠上面有一小黑点。渔夫心想,如果能将小黑点去掉,珍珠完美无瑕,就会成为无价之宝。于是,他就耐心地剥剔黑点。可是,去掉一层,黑点仍然存在;再去掉一层,黑点还是存在……最后黑点终于去掉了,不过,这颗珍珠也不复存在了。
在学校里,学生就是一颗颗“珍珠”,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黑点”。有些教师对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期望过高,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常常以过高、求全的眼光衡量学生的言行,结果却发现学生并非完美无缺。其实,人无完人,学生身上有错误和不足是难免的,教师过分求全,追求十全十美,不允许学生犯一点儿错误,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如果教师改变一下自己,换个角度看学生,把挑剔变成一种发现,变成一种赏识,去照亮学生的心,就像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所说的:“改变了自己,昨天最难教的学生可能会变成今天最与你知心的学生。”
二、避免马太效应,让批评体现公平
《圣经》中“马太福音”里有一句名言“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美国著名哲学家罗帕特·默顿发现了同样的现象,即荣誉越多的科学家,人们授予他的荣誉就越多;而对那些默默无闻的科学家,人们常常对其作出的成绩不予承认。他于1973年把这种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
在教育中“马太效应”的突出表现就是“好”学生“好”对待,“差”学生“差”对待,教师常常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好坏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对自己喜欢的学生,即使犯了错误,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学生蒙混过关;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生,越看缺点越多,即使他们有了进步或好的表现,教师也不屑一顾,吝惜自己的赞美。这种评价方式使学生处在一种不平等、不平衡的环境中,很容易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影响到学生对教师教育行为的接受,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所以,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避免马太效应,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所有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三、防止超限效应,让批评做到适度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让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拿走了两元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让人极不耐烦或产生逆反心理,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
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批评要适当:“不及”会达不到既定的目标,“过度”又会产生超限效应,非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产生一些反作用。比如学生犯了一次错,教师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同样的批评,有的教师动辄将学生以前犯的错误拿出来“曝光”,这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极不耐烦,其结果只能是“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
四、避免拆屋效应,让批评孕育希望
鲁迅先生曾于1927年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种先提出一个很高的要求,然后再不断降低要求以被他人接受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
因此,教师必须注意掌握批评的分寸,使批评能被学生所接受,要在批评中给予学生改正错误的希望,使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按照教师的指导一步一步地完善自己;如果批评过重,超出了学生的承受能力,让学生丧失了自信,再无悔改之意,进而破罐子破摔,那么学生在犯了错误时想到的不是如何去改正错误,而是如何逃避惩罚。 (马际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