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休闲,享受生活(1)
休闲辅导的背景
——寂寞的人在“风雨”后
随着双休日的实行、法定假期的增长和素质教育的推进,中小学生每年累计在校时间缩短,课业负担逐步减轻,闲暇时间便随之大幅度增加。若不注意引导,就会使一部分学生懒懒散散,虚度时光。据一项对7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表明,有34.5%的学生向往过一个“有意义的周末”,但却感到“无事可干”;有10.6%的中学生觉得周末“空虚无聊”;有18.1%的小学生感到休息日“没有意思”。这表明有些中小学生既缺少休闲的知识,又缺少休闲的技能。
积极的休闲方式不确立,不良的休闲活动便会乘虚而入,就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休闲辅导的目的和意义
——闲并快乐着
实施“休闲辅导”,目的就是让学生建立正确的休闲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休闲目标和态度,获取一定的休闲知识和技能。早在1918年,美国“全国教育协会中等教育改造委员会”在《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中,就确定了休闲辅导作为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它是“闲暇时间的善用,教育应使个人从其闲暇生活中获得身心休息和愉悦,并充实其精神生活,发展其人格”。可见,休闲辅导的最终目标是与学校教育目标一致的。
休闲辅导的内容
——让生活来点“闲趣”
(一)概念的界定——掀起你的盖头来
休闲是指个人在完成工作、学习和生活自我服务后,剩余的自由时间内能进行的活动。休闲的目的在于自我教化,追求人生崇高的境界。
(二)休闲的功能——轻轻松松过一生
休闲对于学生的发展有多种价值:
松弛身心 我国中小学生目前每天的学习时间远远大于他们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长时间精神高度集中的学习,使得学生疲惫不堪,体力和脑力都急剧下降,他们的身心需适当的休闲时间进行休息和调整。而学习之余单纯的休息不一定能获得身心的松弛。因为休息固然停止了学习,但与学习有关的问题,仍然留在脑子里,挥之不去。而休闲时,打球、下棋、看报等有意义的活动进入了学生的注意中心,使学生将学习暂时抛于脑后,这样由于学习积累下来的紧张就得到了松弛调节,达到张弛有度,学玩结合的目的,从而获得积极的休息,提高生活质量,增进身心健康。
张扬个性 学校生活具有强制导向性,因而学校生活对学生个性的发展有一定的约束,尤其在学生人格的职业化过程中,有可能使人片面发展。因此,许多教育家都提出要保证学生有一定充分自由的时间。当学生受约束的、单调的、被动的活动减少,由被制约性走向自主性时,个性的自由、充分发展就会成为可能。休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范围广泛,从而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休闲时间内的学生,能自主支配时间、自主选择生活内容,因而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自由地开拓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扩展阅历 目前,中小学生一方面在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地学习,一方面又表现出文化的空前缺乏。他们除了课本知识外,所知甚少,学生沉甸甸的书包中,除了课本就是习题集。很多中学生连一本中外名著都没有读过,缺少最起码的文化底蕴。优秀课外书籍内蕴涵的知识性、审美性,深深地吸引着青少年,被单调而枯燥的学习生活笼罩着的青少年也渴望读书。休闲时间,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可扩大视野,增长新知识,弥补课堂知识与现代科学发展的“时间差”。同时还能培养中小学生的自学能力,锻炼思维能力,丰富想像能力,提高文化修养。而所有这些,恰恰又为学生学好各门必修课准备了广阔的智力背景,使学生的知识形成网络,实现知识、能力的迁移。在休闲中,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了解周围的世界,可扩展他们的生活知识和经验,使他们见多识广,丰富个人生活的底蕴。
发展身心 休闲活动,可以使原来没有获得运用的身心组织和功能得以运作,包括身体机能,情绪调适,甚至人际交往等等。学生在休闲活动中可以发展自己的才能,弥补平时的角色挫折,也能使压抑沉闷、愤恨不满的情绪、甚至破坏性的冲动力量以艺术化和升华的方式表达出来,还可以防止可能产生的偏激心理和行为。
(三)休闲辅导的基本特点——明明白白我的心
休闲辅导是指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休闲观念和态度,获得必备的休闲知识和技能,以及学会选择安排有意的休闲活动方式,从而使学生获得充实而丰富的休闲生活,发展自己的才能与个性。
非功利性 休闲辅导不止是追求有用,更是追求幸福的教育。它重视学生在休闲生活中的乐趣感受,是一种近乎无所为而为的闲情逸致,是追求一种浑然忘我的、与他人分享的、与自由同在的开阔胸襟和幸福感受,是一种自由自在的享受。在休闲活动中,常有历险的紧张和获胜的兴奋,亦可以体验自我实现的喜悦与满足感。
自主性 休闲辅导贵在人的自觉,由于休闲是学生自己自由支配时间,自由行事,可以从事有益的休闲活动,如欣赏音乐、健身等;也可以从事有害的休闲活动,如赌博等。这就要求个人自我选择、自我负责。自律自己的活动,既有益于自己,又有益于社会;而不能放纵自己,无视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所负有的责任。
生活性 休闲辅导强调学习生活比学习工作更重要,现代教育的宗旨在于学习如何生活、充实人生、发挥生命的价值,而不仅仅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休闲辅导所重视的不是物质方面的享受,而是精神生活的内涵,使个人经自我教育,更能懂得享受生活。
内隐性 休闲辅导是潜移默化地进行人格熏陶。它没有特定的场所,大自然就是推广休闲教育的教室;休闲辅导没有固定模式的课程教材,也没有严格意义的教师,万物苍生都可以作为休闲辅导的教材。它是学生在休闲活动中,与自然、与他人互助而学习有关待人处事的态度、信念、价值和情感,是一种隐性的人生经验。
休闲辅导的实施策略
——摊开我的掌心,握住我的空闲
(一)校内休闲辅导——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1.开设休闲辅导课程。
交往活动指导:学会择友交友,懂得一些礼仪规范,学会和谐融洽地与人交往,克服、避免交往中的孤僻、害羞、胆怯等心理障碍。
生活技能指导:学习保健、饮食、劳动和交通等方面的知识技能,懂得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消费活动指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爱惜生活和学习用品,做到有计划购买,克服“超前消费”现象。
游戏活动指导:参加有益的游戏,善于玩,在玩中提高智力、能力以及其他各种素质。
兴趣活动指导: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展各种文艺、科技、体育等活动。
读书活动指导:指导学生选择一些有益的书籍来阅读,并教给他们正确的阅读方法。
通过辅导活动课,让学生意识到休闲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个人休闲的意义、权利和责任;理解休闲与学习的辨证关系;了解自己休闲方面的爱好、志趣或偏向,认识到自己有权利、有能力和有机会去支配、利用自己的休闲时间;了解社会上各种闲暇活动的方式、过程和发展趋向等,能欣赏、评判休闲生活的不同模式;能从自己的兴趣、愿望和特长出发,选择具有独特个性或风格的休闲活动。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休闲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休闲目标和态度,获取一定的休闲知识和技能。
2.组织学生休闲团体。休闲辅导是一种隐性教育,也是学生的自我教育。因此,发挥少先队、共青团的组织作用,组织学生休闲团体,是校内休闲辅导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校内可设俱乐部,如球迷俱乐部,歌迷俱乐部,棋迷俱乐部,戏迷俱乐部,影迷俱乐部,书迷俱乐部,美食俱乐部等等,让学生自己开展各类休闲活动。
3.课余休闲活动。课余休闲活动组织恰当,可以帮助学生消除大脑疲劳,调节情绪,重新振奋精神,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学校要保证每个学生在校有一定的休闲时间,十分钟课间休息要求学生走出课堂,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午间休息,引导学生听广播,欣赏音乐,开放阅览室,借阅书刊,开展小型分散活动,活跃文化生活。学校还应为课余休闲活动提供条件,如设置活动场所、设备和器具,出借娱乐用品等等。
(二)校外休闲辅导——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1.校外休闲活动的内容:
学科校外活动:学科校外活动和课堂教学有紧密联系,这种活动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而且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是寓教于乐的好方式。学科校外活动可以以某一学科成立小组,如语文学科的小记者组、影评小组和辩论小组等;如自然科学的气象小组、标本制作小组和动物饲养小组……
科技活动:开展科技活动的目的,在于增加学生对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了解,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与爱好,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的活动,培养他们运用知识和动脑动手的实际能力,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科技活动的范围很广泛,既有新知识,新技术,也有科技的基本知识等等。如组织各种科学兴趣小组,举办一些科技游园活动、科技讲座、做趣味实验、组织观看科技电影等。
文学艺术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主要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在艺术,上的才能和创造力,特别是对于具有这方面特长和爱好的学生来说,是他们才能表露和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场所。文学艺术活动往往可以通过各种文艺小组和艺术欣赏、讲座、参观展览、参加表演等形式开展,其内容是广泛的。可以组织诗歌朗诵、美术、书法、歌咏、舞蹈、雕刻、摄影、乐器等各种文艺小组,在小组里学生既可以欣赏,也可以进行创作和排练、演出,结合这些活动可以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兴趣与爱好,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文学艺术活动,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了他们的高尚情操;另一方面也活跃了校园文化,有利于创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气氛。
社会公益活动:社会公益活动是直接服务于社会公益事业的无偿的义务劳动。如为病人、残疾人、孤寡老人做好事;宣传交通规则、维护交通秩序;宣传卫生常识,帮助搞好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植树绿化,修理学校桌凳门窗等。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和习惯,培养他们的社会义务感和责任感,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感情和品德,使他们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自我服务和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另外,社会公益活动对扩大学生的眼界,加深他们对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理解有重要作用。周末下午,适当组织学生分批到附近街道、幼儿园、敬老院、电影院进行义务劳动。在劳动过程中,学生与社会各界人士相互接触交流。比如定期到敬老院参加劳动,在劳动之余与老人们一起参加健身运动,一起谈学习、谈生活、谈理想,得益甚多。
调查参观活动:调查参观作为一种自我教育形式,是开展国情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深受学生欢迎,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可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让学生参观工厂的生产过程、设备情况、操 (马利萍)
——寂寞的人在“风雨”后
随着双休日的实行、法定假期的增长和素质教育的推进,中小学生每年累计在校时间缩短,课业负担逐步减轻,闲暇时间便随之大幅度增加。若不注意引导,就会使一部分学生懒懒散散,虚度时光。据一项对7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表明,有34.5%的学生向往过一个“有意义的周末”,但却感到“无事可干”;有10.6%的中学生觉得周末“空虚无聊”;有18.1%的小学生感到休息日“没有意思”。这表明有些中小学生既缺少休闲的知识,又缺少休闲的技能。
积极的休闲方式不确立,不良的休闲活动便会乘虚而入,就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休闲辅导的目的和意义
——闲并快乐着
实施“休闲辅导”,目的就是让学生建立正确的休闲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休闲目标和态度,获取一定的休闲知识和技能。早在1918年,美国“全国教育协会中等教育改造委员会”在《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中,就确定了休闲辅导作为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它是“闲暇时间的善用,教育应使个人从其闲暇生活中获得身心休息和愉悦,并充实其精神生活,发展其人格”。可见,休闲辅导的最终目标是与学校教育目标一致的。
休闲辅导的内容
——让生活来点“闲趣”
(一)概念的界定——掀起你的盖头来
休闲是指个人在完成工作、学习和生活自我服务后,剩余的自由时间内能进行的活动。休闲的目的在于自我教化,追求人生崇高的境界。
(二)休闲的功能——轻轻松松过一生
休闲对于学生的发展有多种价值:
松弛身心 我国中小学生目前每天的学习时间远远大于他们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长时间精神高度集中的学习,使得学生疲惫不堪,体力和脑力都急剧下降,他们的身心需适当的休闲时间进行休息和调整。而学习之余单纯的休息不一定能获得身心的松弛。因为休息固然停止了学习,但与学习有关的问题,仍然留在脑子里,挥之不去。而休闲时,打球、下棋、看报等有意义的活动进入了学生的注意中心,使学生将学习暂时抛于脑后,这样由于学习积累下来的紧张就得到了松弛调节,达到张弛有度,学玩结合的目的,从而获得积极的休息,提高生活质量,增进身心健康。
张扬个性 学校生活具有强制导向性,因而学校生活对学生个性的发展有一定的约束,尤其在学生人格的职业化过程中,有可能使人片面发展。因此,许多教育家都提出要保证学生有一定充分自由的时间。当学生受约束的、单调的、被动的活动减少,由被制约性走向自主性时,个性的自由、充分发展就会成为可能。休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范围广泛,从而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休闲时间内的学生,能自主支配时间、自主选择生活内容,因而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自由地开拓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扩展阅历 目前,中小学生一方面在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地学习,一方面又表现出文化的空前缺乏。他们除了课本知识外,所知甚少,学生沉甸甸的书包中,除了课本就是习题集。很多中学生连一本中外名著都没有读过,缺少最起码的文化底蕴。优秀课外书籍内蕴涵的知识性、审美性,深深地吸引着青少年,被单调而枯燥的学习生活笼罩着的青少年也渴望读书。休闲时间,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可扩大视野,增长新知识,弥补课堂知识与现代科学发展的“时间差”。同时还能培养中小学生的自学能力,锻炼思维能力,丰富想像能力,提高文化修养。而所有这些,恰恰又为学生学好各门必修课准备了广阔的智力背景,使学生的知识形成网络,实现知识、能力的迁移。在休闲中,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了解周围的世界,可扩展他们的生活知识和经验,使他们见多识广,丰富个人生活的底蕴。
发展身心 休闲活动,可以使原来没有获得运用的身心组织和功能得以运作,包括身体机能,情绪调适,甚至人际交往等等。学生在休闲活动中可以发展自己的才能,弥补平时的角色挫折,也能使压抑沉闷、愤恨不满的情绪、甚至破坏性的冲动力量以艺术化和升华的方式表达出来,还可以防止可能产生的偏激心理和行为。
(三)休闲辅导的基本特点——明明白白我的心
休闲辅导是指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休闲观念和态度,获得必备的休闲知识和技能,以及学会选择安排有意的休闲活动方式,从而使学生获得充实而丰富的休闲生活,发展自己的才能与个性。
非功利性 休闲辅导不止是追求有用,更是追求幸福的教育。它重视学生在休闲生活中的乐趣感受,是一种近乎无所为而为的闲情逸致,是追求一种浑然忘我的、与他人分享的、与自由同在的开阔胸襟和幸福感受,是一种自由自在的享受。在休闲活动中,常有历险的紧张和获胜的兴奋,亦可以体验自我实现的喜悦与满足感。
自主性 休闲辅导贵在人的自觉,由于休闲是学生自己自由支配时间,自由行事,可以从事有益的休闲活动,如欣赏音乐、健身等;也可以从事有害的休闲活动,如赌博等。这就要求个人自我选择、自我负责。自律自己的活动,既有益于自己,又有益于社会;而不能放纵自己,无视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所负有的责任。
生活性 休闲辅导强调学习生活比学习工作更重要,现代教育的宗旨在于学习如何生活、充实人生、发挥生命的价值,而不仅仅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休闲辅导所重视的不是物质方面的享受,而是精神生活的内涵,使个人经自我教育,更能懂得享受生活。
内隐性 休闲辅导是潜移默化地进行人格熏陶。它没有特定的场所,大自然就是推广休闲教育的教室;休闲辅导没有固定模式的课程教材,也没有严格意义的教师,万物苍生都可以作为休闲辅导的教材。它是学生在休闲活动中,与自然、与他人互助而学习有关待人处事的态度、信念、价值和情感,是一种隐性的人生经验。
休闲辅导的实施策略
——摊开我的掌心,握住我的空闲
(一)校内休闲辅导——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1.开设休闲辅导课程。
交往活动指导:学会择友交友,懂得一些礼仪规范,学会和谐融洽地与人交往,克服、避免交往中的孤僻、害羞、胆怯等心理障碍。
生活技能指导:学习保健、饮食、劳动和交通等方面的知识技能,懂得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消费活动指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爱惜生活和学习用品,做到有计划购买,克服“超前消费”现象。
游戏活动指导:参加有益的游戏,善于玩,在玩中提高智力、能力以及其他各种素质。
兴趣活动指导: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展各种文艺、科技、体育等活动。
读书活动指导:指导学生选择一些有益的书籍来阅读,并教给他们正确的阅读方法。
通过辅导活动课,让学生意识到休闲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个人休闲的意义、权利和责任;理解休闲与学习的辨证关系;了解自己休闲方面的爱好、志趣或偏向,认识到自己有权利、有能力和有机会去支配、利用自己的休闲时间;了解社会上各种闲暇活动的方式、过程和发展趋向等,能欣赏、评判休闲生活的不同模式;能从自己的兴趣、愿望和特长出发,选择具有独特个性或风格的休闲活动。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休闲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休闲目标和态度,获取一定的休闲知识和技能。
2.组织学生休闲团体。休闲辅导是一种隐性教育,也是学生的自我教育。因此,发挥少先队、共青团的组织作用,组织学生休闲团体,是校内休闲辅导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校内可设俱乐部,如球迷俱乐部,歌迷俱乐部,棋迷俱乐部,戏迷俱乐部,影迷俱乐部,书迷俱乐部,美食俱乐部等等,让学生自己开展各类休闲活动。
3.课余休闲活动。课余休闲活动组织恰当,可以帮助学生消除大脑疲劳,调节情绪,重新振奋精神,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学校要保证每个学生在校有一定的休闲时间,十分钟课间休息要求学生走出课堂,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午间休息,引导学生听广播,欣赏音乐,开放阅览室,借阅书刊,开展小型分散活动,活跃文化生活。学校还应为课余休闲活动提供条件,如设置活动场所、设备和器具,出借娱乐用品等等。
(二)校外休闲辅导——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1.校外休闲活动的内容:
学科校外活动:学科校外活动和课堂教学有紧密联系,这种活动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而且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是寓教于乐的好方式。学科校外活动可以以某一学科成立小组,如语文学科的小记者组、影评小组和辩论小组等;如自然科学的气象小组、标本制作小组和动物饲养小组……
科技活动:开展科技活动的目的,在于增加学生对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了解,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与爱好,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的活动,培养他们运用知识和动脑动手的实际能力,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科技活动的范围很广泛,既有新知识,新技术,也有科技的基本知识等等。如组织各种科学兴趣小组,举办一些科技游园活动、科技讲座、做趣味实验、组织观看科技电影等。
文学艺术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主要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在艺术,上的才能和创造力,特别是对于具有这方面特长和爱好的学生来说,是他们才能表露和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场所。文学艺术活动往往可以通过各种文艺小组和艺术欣赏、讲座、参观展览、参加表演等形式开展,其内容是广泛的。可以组织诗歌朗诵、美术、书法、歌咏、舞蹈、雕刻、摄影、乐器等各种文艺小组,在小组里学生既可以欣赏,也可以进行创作和排练、演出,结合这些活动可以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兴趣与爱好,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文学艺术活动,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了他们的高尚情操;另一方面也活跃了校园文化,有利于创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气氛。
社会公益活动:社会公益活动是直接服务于社会公益事业的无偿的义务劳动。如为病人、残疾人、孤寡老人做好事;宣传交通规则、维护交通秩序;宣传卫生常识,帮助搞好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植树绿化,修理学校桌凳门窗等。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和习惯,培养他们的社会义务感和责任感,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感情和品德,使他们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自我服务和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另外,社会公益活动对扩大学生的眼界,加深他们对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理解有重要作用。周末下午,适当组织学生分批到附近街道、幼儿园、敬老院、电影院进行义务劳动。在劳动过程中,学生与社会各界人士相互接触交流。比如定期到敬老院参加劳动,在劳动之余与老人们一起参加健身运动,一起谈学习、谈生活、谈理想,得益甚多。
调查参观活动:调查参观作为一种自我教育形式,是开展国情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深受学生欢迎,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可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让学生参观工厂的生产过程、设备情况、操 (马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