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4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3199620
大面积推进“家庭教育互助协作小组”活动的实施报告
http://www.100md.com 2004年4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年第12期
     一、问题的提出

    早在1997年,面对当时许多初中生的厌学现象,我们考察了中学生的生活状态,发现指向中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层面的生活现状确实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户外活动过少,学生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与接触和了解社会的机会太少;师生之间、亲子之间互动沟通的内容太过单一,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十二、三岁的孩子,正值青春发育期,自我意识迅猛发展,内心的需要得不到关注,压抑的情感不知如何抒发,有限的视野导致他们只能顾及眼前的感受,难以接纳来自父辈的教诲,甚至产生逆反情绪。

    为了有效缓解上述矛盾,我们直接将目标“锁”在开发家长的教育资源,提高家长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方面。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我们在厦门外国语学校等校作实验调研,形成了“家庭教育互助协作小组”的活动模式。

    2001年,带着品学兼优光环跨进厦门外国语学校的学子们备受家庭、社会的关注,但在一片羡慕与期待的呼声中,我们的学子们并不快乐,他们中的许多人指向学习与生活的理性认知与情感体验不和谐,理性认知与行为表达不一致,有些学生人际关系紧张,在与人交往方面困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我校决定尝试在初一年级大面积开展“家庭教育互助协作小组”活动。

    二、大面积开展“小组”活动的操作步骤及相关讨论

    1.适当动员,提高家长的认识

    结合学生入学后的第一次大型考试一学期考试质量分析,我们特别组织了“了解人的素质结构,促进孩子快乐成长”的大型心理辅导讲座。我们将孩子的学习成绩、学习质量与其身心发展状况作相关分析,并通过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各层面的素质状况的系统介绍,引导家长关注与孩子健康成长直接相关的多层面问题,并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领悟两代人密切交往、共同面对和处理问题,追求共同成长的内在要求与价值。

    在这样具体的、非常贴近实际的探讨氛围里,我们正式推出“家庭互助协作小组”的活动模式,并选择介绍了部分精彩的、符合目前学生实际情况的“小组”活动,引起了家长的共鸣。我们同时给家长发了相关书面资料,包括活动模式简介、部分成功案例和本届学生的活动设想,并附上家长、孩子的意向回执单,给家长和孩子一定的思考和选择余地。结果全年级有4/5的家长表示愿意参加“小组”活动;约有2/5的家长表达了自己的期待或关于活动的设想;多数家长虽愿意参加,但不会(或还不好意思)组织活动;约l/5的家长暂时不能参加,并谈了自己的具体困难。从孩子这方面看,绝大部分都愿意参加活动。只是担心与家长在一起,会受干涉而不自由。

    2.妥善分组,增进两代人互助协作

    各班主任收集愿意参加的家庭的资料,就家长和孩子两方面的情况作多向互补组合编组。主要关注的因素有:孩子的个性特点和性别,家长的教育素质和优势。各班都作了分组意图介绍,引导家长相互认识并推选家长组长。各组都制作了小组成员通迅录,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家长(父母)姓名、职业;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在这个环节,有些家长和学生会有一些可能更适合他本人需要的分组设想,如优秀学生组合、优秀家长组合、好朋友组合等。为了给每个参与活动的家庭以较好的资源共享,我们还是坚持了首次分组原则。

    3.抓好“小组”第一次活动的落实

    虽然我们的活动模式已经揭示了小组活动的特点,但家长如果不亲自参与,终究不会有真实的体验。所以我们要求各班主任密切关注各小组的第一次活动:从活动设计到组织实施到活动结果的反馈。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各小组的头两次活动都有序地开展了,孩子们普遍比较兴奋,家长的反映则多种多样。

    4.小组发展的自然分化

    “小组”成员主要是几个家庭的孩子和家长,我们从两方面来观察、分析不同成员的思维和行为特点:

    有些家长,充分理解并认同“小组”活动价值,或主动设计组织了活动,或积极参与,在活动中主动观察、思考、交流、分享,切实洞察了与孩子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其中不乏千方百计克服自身困难也要赶上小组活动的好家长;

    有些家长,理论上能认同这一类活动的价值,但情感、精力倾注不够,过多强调客观困难,很快就表现出对这类活动多向观察、交流、互动的认识不足,耐心不够,参加一、两次活动后,就希望孩子自己去活动就好;

    有些家长,理论上能认同这一类活动的价值,但在思想观念上还是把活动的组织、设计都看作是教师的事,一味等待教师的“召唤”:尤其令孩子们反感的是,他们比较热衷于谈论孩子的学习成绩;

    有些家长,人是去参加活动了,但表现过于矜持,比孩子还被动;……

    从学生这方面来看,绝大部分学生都很喜欢这类小组活动。户外活动的放松感,设计活动内容的创造性,各种参观和动手活动的直接体验,一群人自然交流互动的种种趣味,为活动而备的美食等等,都让他们感到开心。有些学生已不满足于“走走看看”的活动,有些学生对家长因工作繁忙总不能参加活动表示理解和无奈,眉宇间透出几分失落。总体来说,发展得比较好的小组已具初步的凝聚力,成员在“小组”活动中比较开放,表现出较好的互助协作精神。但就整体来说,存在的共性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活动资源不够珍惜,许多有价值的社会资源尚不能引起孩子们的关注,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与孩子的思维、视野、情感等心理品质的发展状况直接相关;

    (2)主动参与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的孩子还比较少,被动参与、跟着走的孩子比较多;

    (3)男、女生关注环境资源的倾向性有明显不同,尤其是女孩子,自我退缩、自我限制的情况严重;

    (4)活动设计偏向开拓视野的内容多一些,指向意志锻炼的要求少一些,孩子们习惯于坐享其成,主动发现问题、表达观点的还太少。

    (5)活动过程中,人际交往本该具备的文明礼貌修养不够,如对活动组织者的设计意图无所谓,对相关“专家”的介绍讲解不太在乎,主动与其他学生的家长交流的意识和表达都太少;

    (6)不愿将活动内容与课内相关学习要求自动联结,即便是自己喜欢的活动内容,也要等教师开口布置任务才会去做。

    综上所述,孩子和家长都是活动的主体。孩子们的心智不够成熟是很自然的事——他们都是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正需要来自成人的妥善引导和鼓励;家长是小组活动的主导者,本应以开放的胸怀、睿智的眼光去主动参与活动,本应珍惜这两周一次乃至一个月才一次的一家人共同外出活动的机会,积极创设与孩子们有效交往互动的氛围,更贴近、更实际地去认识了解孩子,本应心怀感激地分享别人设计组织的活动内容,给孩子作个好的表率。但这样的局面目前还不能完全达到。

    事实上,“小组”的发展不平衡也是预料中的事,属正常情况。试想,这么多人,各有各的生活状态,各有各的生活背景,各有各的思想方法,不能指望一次动员、几次活动,大家就都能正确看待,主动运作。就我们赋予“小组”活动的功能来说,也有个循序渐进的推进过程和相应的具体要求,主要有以下三个层次:

    (1)两代人一起走出去,到大自然中去,到同龄的伙伴中去,放松身心,增进交往。这一点,只要参加活动就能达到,并不存在太多的技术困难。

    (2)两代人在共同的活动中,争做“有心人”,看谁的新发现多。这一点与每个人的生活态度、生活阅历乃至世界观、价值观都有密切关系。凡重视身心健康成长的、心胸开朗、善于兼收并蕾的、热爱学习追求全面发展的人都比较多地感受到活动的快乐和收获。

    (3)两代人在共同的活动中,能理解接纳并共同面对阻碍自身发展的具体问题,家庭成员间、小组成员间自愿相互激励、相互帮助或相互监控,以期较好地解决问题。这一点,除与第二层次有相同要求外,还特别需要了解掌握人际交往互动的方法技巧,需要有针对性的适当辅导。

    三、学校组织“小组”活动的价值与进一步推进的措施

    总的来说,学校的育人目标与家庭的育儿目标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学校既要面对全体学生的发展,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而家庭则可以比较多地面向孩子的个性特点作适当的引导帮助;学校要执行上级主管部门的种种规定,家长则在不违法的前提下,可以组织各种有益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活动。仅从这一点出发,家校教育的整合与协作就非常重要。家长带着孩子到户外去,增长见识,亲近自然,放松身心,强健肢体,这对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是极有价值的。更何况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和家长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的不足,都有可能导致对孩子的认识偏差及指导方法的不当,依托某种机制或渠道(如“家庭教育互助协作小组”),充分发挥家长和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保持家、校比较具体的沟通互动,共同面对孩子成长乃至家庭成长的现实问题,并着眼于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的探究,这对学校和家庭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特别是对彼此至亲至受的两代人来说,在孩子步入青春期这一人生的关键期,亲子之间若能够密切交流,实为家庭的幸事!

    然而,从我校大面积的组织操作过程来看,要达到“小组”的初级功效虽不难,但要保持持久的吸引力就比较难。而要达到“小组”的第二、第三层次功能,就目前家长的总体素质情况看,不可能自动达成。特别是要有效整合家校资源,真正使家校教育优势互补,尚需作专门研究并建立长期跟进的工作制度。我校已将此项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建设的工作范畴,由学校教育科学研究室作系统研发与推进设计。我们正在着手从以下几方面抓落实:

    1.依托学校教师心理研究小组的教师们,编写面向学生与家长的阅读教材——《构建温馨家园》,为两代人共同面向人的健康、快乐成长的多层面问题作具体观察、思考、交流、互动及引导和解释。配合本书各单元基本知识和培养方法的介绍,特编辑一批适合“家庭教育互助协作小组”使用的活动设计,方便“小组”选用。

    2.改善家长学校的管理和运作制度,充实家长学校的工作内容。一方面是举办开放性“家教沙龙”,分主题探讨相关育人问题,计划精选若干主题,滚动推进,尽可能具体地与家长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作交流互动:另一方面,将面向全校的学生家长,通过调查摸底,征集自愿者,建立一支能够兼做这类策划、指导家教工作的队伍,充分采集校内外先进的、可操作性强的实践资源,分批分期介绍给各家庭参考使用,并加强与学校教育的沟通协作,反馈共性问题,提取并辅导个别案例。

    3.依托学校心理辅导室和学生心理社团,创办《舒心桥》刊物,开通心理辅导信箱,促进亲子、师生、生生间的沟通互动和协作。

    4.每学期、学年,定期开展“小组”活动评价,举办“小组”活动成果展示会,让家长和师生共同分享大家的创意和成果,不断总结经验,建立比较完善的工作制度。 (黄碧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