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5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3199587
家庭教育中的八种错误倾向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第1期
     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长,将来能成大器,而每个孩子都具有潜在的天赋,天赋的才能若以正常展现即可称之为天才,这就需要家长和社会对孩子进行正确科学的培养和潜能的开发。

    但是,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迫切,为孩子的成长倾注了全部心血,结果却不遂所愿,孩子变得孤僻、任性、厌学、逃学甚至轻生等。这无疑与家庭教育不当有很大关系,现就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八种错误倾向简述如下:

    1.放任自流

    这种类型多见于父母离异、孩子无所依靠、无人管养以及有的家长由于受传统思想的约束,本着“是树就成材,是草就烧柴”的信念,对孩子的发展无所要求,让孩子无拘束的自由发展,这样可培养孩子独立的心态和开朗的性格,但由于孩子缺乏自制力和是非判断力,很容易误入岐途。

    2.溺爱娇纵

    现在独生子女较多,父母双亲,特别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拿孩子当成掌上明珠,百依百顺,无形中给予孩子许多袒护、施于的爱偏多,甚至溺爱,孩子变得娇生惯养、性格放纵。有爱的孩子会聪颖、善良、合群,但过分的溺爱娇纵则可能让孩子变得骄横、自我、孤立。

    3.管束严苛

    有家教的孩子礼貌、遵守纪律,有向上的精神,但过份的严格管束,无异于把孩子当成笼中的小鸟、绳索下的宠物,这让孩子变得拘谨、胆怯、缺乏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束缚了孩子自由翱翔的翅膀。

    4.滥施惩戒

    孩子犯错是难免的,作为家长要允许孩子犯错,并帮助孩子改正错误。让犯了错的孩子接受惩罚,有助于他意识到错误的严重性并加以改正,但不适当的惩罚或棍棒教育会让孩子因恐惧变得习惯撒谎,甚至对家庭产生厌恶、憎恨的情绪,出现顶撞、离家出走,甚至轻生的现象。

    如我校初二有位学生,其父对其要求苛刻,一有错误或成绩不好就拳脚相加、罚跪,造成孩子叛逆性格,他利用收班费之机,带钱外出,身处异乡被贩毒之徒利用,经过二十多天的挣扎,最后从下水道中爬了出来,正如其父所说“这是我教育不当所至,我又重新得了个儿子,要求成才,先求成人。”

    5.强制学习

    有些家长,按照自己的意愿,主观地为孩子挑选认为对孩子有用的东西,给孩子购买了各种学习资料、试卷,在家一天一练,一周一考;利用星期天和假期请家教、进奥赛班,学这学那,忽略了孩子的兴趣取向及天性,抑制了孩子爱玩的天性,使其大脑神经系统早衰。由于失去自我支配空间而出现逆反心理、厌倦学习、厌倦父母,这无异于揠苗助长。

    6.攀比心强

    总是拿自己孩子的不足之处同别的孩子的优点相比,这样孩子能感觉到同别人的差距,但也会造成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破罐子破摔,一蹶不振。

    7.缺乏交流

    成长中的孩子心智脆弱,特别需要别人的爱、关心和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或者因为太忙,或者因为没有引起重视而忽视了孩子的需求,忽视了与孩子的情感交流。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行了,很少与孩子一起进餐,一起聊天,孩子体会不到父母对他的关心、爱护和理解,得不到父母对生活和学习的正确指导,只会造成父母同孩子之间的隔阂的增厚。

    8.奖励不当

    适当的奖励可以帮助孩子分清是非、明辨对错,但不恰当的奖品不仅不会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有帮助,而且会使孩子失去正确目标而一味追逐物质鼓励。如,在学生学习进步或获得荣誉时,多数家长会给大量的钱币为奖励,缺乏正确的鼓励和引导,使孩子在短期内挥霍,浪费或迷恋网吧、游戏厅等,形成坏习惯,造成坏影响,严重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姜先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