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5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3199586
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家庭矫正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第1期
     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日渐突出,已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不仅需要良好的学校教育,还需要必要的家庭矫正。家庭矫正是中小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下面对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家庭矫正作简要分析。

    学校恐怖的矫正

    学校恐怖是一种典型的心理适应不良综合症。具体表现为害怕上学,性格孤僻,厌恶学校和老师,一进校门就惊恐不安,严重的表现为千方百计地逃学、旷课,有的学生还伴有一系列生理上的反应,如:恶心、呕吐、发热、失眠等。学校恐怖的成因较为复杂,先天性生理缺陷、对学校及教师的不良心理体验、人际交往中产生的“挫败感”,都可能使学生对学校产生恐惧,从而从心理上拒绝上学。对于患有学校恐怖的学生,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矫正:

    第一,家长首先要认识到,对学校恐怖的孩子不能采用粗暴的方式强制孩子到校学习,而应积极调整教育方式,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馨,父母的关爱。与孩子进行平等的情感交流,告诉孩子父母愿意与他共同分担他心中的忧愁和痛苦,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容忍孩子发泄心中的不满,使孩子在心理上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用父母的关爱把孩子从孤独、彷徨、挫折和恐惧中解脱出来。指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鼓励孩子主动与人交流、沟通,必要时家长可以接送孩子上、下学,逐步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及适应能力。

    第二,单纯的家庭行为是不能彻底消除孩子心理障碍的,因此,家长与学校、老师应紧密联系、配合,形成“合力”,促使孩子走出心理困境。改善教学环境、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一个热情、友爱、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班集体,让患有学校恐怖的孩子在心理上重返校园,接纳和适应学校的生活。

    自卑心理的矫正

    自卑是指一个人常自认为自己不如他人,自己轻视自己的心理。中小学生自卑心理的形成同自己的失败经历有关,连续的失败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及进取心。中小学生对自我的评价还较多地受到家长、老师和同伴的影响,尤其是受到他们心目中权威人物的影响,因此,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指导孩子正确全面地评价自己。家长要随时保持稳定的情绪,要不急不躁,有条不紊,客观公正地看待孩子,冷静地处理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教育孩子不要只看到自己不足的一面,也应看到自己优秀的一面。家长既要用成人的观念看待出现的问题,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谅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无知、过失,鼓励处在困难中的孩子,督促有懒惰行为的孩子,安慰受到伤害的孩子,使他们经常处在勇气十足、精力旺盛的状态中。

    第二,对因为外貌和生理缺陷产生自卑的孩子,可以通过“补偿”来克服自卑心理。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以某一方面的成就来补偿自身的缺陷。父母的关爱是孩子成长的温床,让孩子感到家的温馨,是消除子女心理问题的良药,要用笑声驱散抑郁。让孩子体验成功,在适当的时机展现自己的特长,对孩子的努力,父母应表示满意和接纳。父母要细心观察,发现孩子情绪低落时,鼓励孩子说出心烦的事,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允许孩子发牢骚,尊重孩子的心理空间,不能把孩子的心里话告诉别人,不能偷看孩子的日记,留一个空间让他尽情宣泄、排解抑郁。

    自我中心的矫正

    自我中心是指为人处事总是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出发点,从不顾及他人。具体表现为固执己见,盲目坚持个人意见,不关心别人,只注重自己的利益得失。这些表现反映了一些孩子身上的偏激自负、狭隘自私的个性特征。现代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有些父母对子女的过分溺爱使孩子从小便生活在任性、散漫、无拘无束、惟我独尊的环境里,凡事只考虑自己是否合适,不顾及他人利益,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形成优良的家风。家风是家庭生活的习惯、风气、志趣、爱好、道德行为的总和,是家庭教育的基础,是孩子的活教材。家风主要源于长辈的人格影响、示范和倡导,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孩子无时不在进行着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优良的家庭气氛是良好家风形成的感情基础,是培养孩子正直、诚实、友爱、善良、宽厚的重要保证。

    第二,要正确地看待孩子,不能过分娇惯和溺爱。家长要采用必要的手段进行“挫折教育”,使孩子在挫折中锻炼意志,提高自制能力,克服固执、任性和娇气,学会理智地看待别人和事物。有意制造一些困难和障碍,有利于他们在挫折中提高认识水平和适应能力。鼓励孩子主动与外界交往,在交往中学会宽容、忍让。通过“换位法”使孩子能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学会善待他人,学会合作与分享,改变只顾自己,无视他人的习惯。支持孩子组成有意义的活动小组或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培养孩子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习惯。任何时候都不要给孩子“小霸王”的地位。

    由于中小学生面临学业压力,生理与心理成熟不同步,对社会和家庭的高度依赖等,使他们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所以,家长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给予他们充分自由的心理空间和自主权,给予孩子一个和睦、平等、温馨的生活空间,创设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理氛围,实施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些是克服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闫文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