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5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3199591
为孩子喝彩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第1期
     每一个孩子都有值得我们用力喝彩的地方,不要把眼光只盯在他们的缺点上,不要因为一个小小的“黑点”而让他们的整个世界都失去色彩。为每一个孩子用力喝彩吧!大声地赞美他们一点一滴的精彩,让每一声喝彩都转变为他们成长的动力,成为照亮他们生命的一轮红日

    他的辍学让我心痛

    一切发生在短短的几秒中。

    傍晚,在回家的路上,我的眼光无意中一扫,刚好和一位穿蓝T恤的少年四目相对。我觉得他很眼熟,脑海中正忙着在记忆中搜寻时,他已经朝着相反方向迅速离去。我急忙追上了他。

    他原来是我们学校的学生。确切地说,本应该是我现在正在教的学生中的一个。开学的时候,听说他转学了,在上课时没有看到他捣蛋的身影,我还曾经暗自庆幸,这个让人头疼的学生再也不用我费心了。可这短短的几秒钟的相遇,让我对自己的想法产生了怀疑。

    他的头发很凌乱,裤子上有几块污渍。他的打扮表明,他所谓的转学并不是真的,真实的情况是他辍学了。我的心在隐隐作痛。他的家庭条件很好,他没有理由辍学。更何况,如果家庭经济确实有困难,还可以申请免除书杂费。

    可他确实辍学了。

    原因我想我知道。

    他的在校表现并不好:上学迟到,上课说话,不交作业,在老师讲课的时候起哄,不穿校服……种种劣迹让老师们伤透了脑筋。苦口婆心的劝说,声色俱厉的教训,请家长……但总是收效甚微,老师们常常想,要是他不在这里念书就好了。离开吧,离开吧,一次次的谈话背后隐藏着这样一句话。

    所以,在不应该有学生流失的时间和地点,学生流失了。

    我的心在痛。

    当初,我不也是这么想的吗?

    当我们在屡次的说教收效甚微之后,当我们觉得自己已经用尽所有的办法的时候,我们只好得出一个结论:这个学生已经无可救药了。一个班里的学生太多了,为了避免一个老鼠屎搅坏一锅汤,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就只好牺牲这少数了。

    “或许,到另外的地方能够更适合你发展?”我的言语中充满了期待和无奈。

    其实这样的事情又何止这一件呢?我相信每一个学校都在发生着。或者昨天已经发生过了,或者今天正在发生着,又或者明天还将继续?

    我们都忘了思考一点:为什么我们那么多次的教育都没有成效?为什么我们的工作丝毫不能打动学生的心?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中的一些人正在做着和教育的目标完全背道而驰的事情。

    这条小鱼在乎

    《读者》曾刊登过这样一篇文章:

    涨潮了,退潮了。无数的小鱼被潮水带到了地势高一点的地方,它们没有来得及让潮水带回大海,只好被困在一个个浅浅的水洼里。只要太阳出来,水洼中的水被蒸发,等待小鱼的就是生命的终点。一个小孩在海滩上,努力地抓起水洼中的小鱼往海里丢。旁人在笑他,也劝他:“你来不及的。那么多的小鱼,你能救得完吗?而且,你救不救又有什么所谓呢?反正没人在乎。”小孩没有停下来,继续抓着小鱼往海里丢,每丢一条,他就说:“这条小鱼在乎、这条小鱼在乎、这条小鱼在乎……”

    一两个学生的流失,对于一个学校来说,并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甚至,对学校的校风、纪律、升学率等方面是“有利”的。这些学生或许在我们看来,就像这些小鱼儿,“无所谓”了。最多也就是我们所教学生的百分之一或者百分之零点几而已。毕竟,绝大多数还是成功的嘛。但是,对于他们自己来说,就是百分之百!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每一个人都具备发展的潜能。作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先天遗传的不同和家庭环境的不同致使学生发展的方向不同,发展的速度也不一样,发展的类型更是多样: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左脑型、右脑型、左右脑协同型、直觉情绪型、抽象理智型……发展是不稳定的,更是可变的。不是说有教无类吗?怎么我们就把学生给教“死”了呢?“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教育的核心理念。要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就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而现实的情况是: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我们给予的微笑总是特别多,总觉得不够;而对于那些行为表现和学习成绩不尽理想的学生,我们的微笑总是那么吝啬,而斥责总是特别多。

    教育的目的,在于让“不同”孩子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孩子接受教育的目的,也是寻找“最真实的自我”。可我们总是希望,教育能得到同一的结果———“乖”孩子,“好”孩子!这个所谓的“乖”和“好”,就是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完成,课堂上老师说什么,认真地就做什么,不要有太多不同的意见和声音,否则就会被认为是故意扰乱课堂。

    我们的标准是多么单一!

    为每一个孩子喝彩

    有一位接近退休年龄的老教师,在学校要求用多媒体上课的情势下,硬着头皮对本教研组的老师用多媒体上了一节公开课。但问题是,连powerpoint他也不会做,怎么办?于是他把所有的上课要用的文字和素材,用word呈现在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面前。但是,由于对电脑使用不熟练,他在课堂上找半天也找不到自己要的图片。于是,他只好一边上课一边嘲笑自己老了。

    事后,这位老教师很沮丧。但意外的是,在评课的候,几位对多媒体技术掌握得滚瓜烂熟的年轻教师对他却是赞不绝口,认为他有创意,当他疑惑地提出自己在课堂上不能找到图片的窘态时,年轻人轻松地说:“这是小问题。”随之教会他怎样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老教师想想,好像真的不错,不但沮丧一扫而光,还对自己的这节课颇为自得。

    看,喝彩声对一个人多么重要!每一个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肯定,渴望听到喝彩,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但遗憾的是,我们对孩子们的批评好像总是比肯定要多。在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我们总是恨铁不成钢。人都是在尝试错误中成长的,错误是人成长的契机,而不应该成为前进的绊脚石。

    尝试为孩子们喝彩吧!

    看,她劳动的时候是多么认真!她抹的瓷砖多么干净!请不要因为她在学习上有障碍而放弃你的喝彩。

    瞧,他上课多么专心,总是积极回答问题。请不要因为他的答案错误而放弃你的喝彩。

    他总是乐于助人,他是运动场上的健将,他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请不要因为他上课不专心而放弃你的喝彩。……

    每一个孩子都有值得我们用力喝彩的地方,不要把眼光只盯在他们的缺点上,不要因为一个小小的“黑点”而让他们的整个世界都失去色彩。为每一个孩子用力喝彩吧!大声地赞美他们一点一滴的精彩,让每一声喝彩都转变为他们成长的动力,成为照亮他们生命的一轮红日。 (温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