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5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3199559
严慈相济为人师(1)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第2期
     【编者按】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标兵、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林崇德教授,数十年来在教师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培养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把全部的爱献给了自己的学生和心理学事业。他从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出发,把能否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作为衡量师德的重要标准,敬业、乐业、勤业;把“师爱”当作师德的灵魂,将“爱”作为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他还将“师廉”纳入新时期的“师德”建设,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我愿坚守三尺讲台旁

    1960年5月,在上海中学即将高中毕业的林崇德,原先憧憬着要当新时期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因被班主任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所深深感动,使他决意接过老师手中的教鞭。“我的岗位将坚守三尺讲台旁,可我的足迹却遍布四面八方;我的两鬓总有一天斑白,可我的青春却千百倍地延大。”林崇德以这样的诗行抒发自己对教师职业的向往。他满怀激情地把高考志愿书的23个志愿全部填了“师范”,结果如愿以偿被北师大录取,成为北师大第一届心理学专业本科生。

    大学毕业,林崇德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到北京的中小学工作。“文革”时期,林崇德排除干扰,坚持家访,与学生和家长建立起比较深的感情。如今,回首那段生活,林崇德说“留恋”、“有乐趣”。

    2004年2月22日,林崇德担任中学第一任班主任班级的近三十名学生到北师大看望他。这些年过半百的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谈起林老师爱护、关心他们的桩桩往事。被历久弥浓的师生情谊感动的林崇德在聚会教室的黑板上写下两行字:“茶话半天叙别情,教书一生聚知音。”

    在13年的中小学教师、27年的大学教师生涯中,他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终生奋斗的目标。直到今天,每当他有新著出版,总是在扉页上写道:“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林崇德人生一大乐事。上了讲台,他就兴奋,有时竟忘了自己在发着高烧。他说:“不讲课,我就憋得慌,两星期不见学生,会非常难受。”

    培养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林崇德教授是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创始人之一。由于他在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上的突出贡献,他获得过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标兵、教育部科技进步奖等43项省部级以上的奖励,26所高校聘请他担任兼职或客座教授。多年来,他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科研成果,出版了一部又一部学术专著,以他为学术委员会主任的北师大心理学院在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名列全国第一。但林崇德认为,他最值得骄傲的不是这些成绩,而是他培养出的那些才华横溢、极富创新精神的学生。

    林崇德教授曾说“培养高素质创造型的人才是落实我们科教兴国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我当研究生导师的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种任务。如果让我来谈师德,我想首先是要忠诚自己的岗位,忠诚自己的事业,培养优秀的人才。”怀着这种信念,林崇德呕心沥血,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培养了6名博士后,51名博士,在他们中间31位已晋升为教授,24位和他一样当上了博士研究生导师。林崇德的学生出身、年龄、性格各不相同,但有三个共同的特点,一是业务过硬,多名学生成了一些院校的校级学术带头人;二是善于管理,他带出的研究生三分之二走上了各种领导岗位;三是能创造财富,有的成为财产超亿元的企业家。

    43岁的董奇是朱智贤与林崇德两位教授合带的第一个博士生,当年他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毅然回国,如今他创建并主持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工作,同时他还担任着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的职务,然而,董奇却说:“我们这些林老师的弟子,就是林老师的成果。”

    林崇德能够培养出像董奇这样的博士研究生绝不是偶然的,是源于他对博士生导师角色独特和深刻的理解。

    1985年《光明日报》发表的“苏步青效应”观点启发了当时年仅44岁、刚刚开始培养博士生的林崇德教授。很多人培养崇拜自己的学生,而林崇德刚当博导就明确提出要培养自己崇拜的学生。这不是简单的词序颠倒,而是观念上的创新。那么如何把这种观念上的创新变为实际的成效呢?林崇德是一个心理学家,他决心把他深厚的专业素养与新时期博士生导师的责任感结合起来,用科学的方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要按照创新人才的标准和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来引导和帮助学生成长,使他们超越自己,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以形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格局。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林崇德说:“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爱在细微中”一直是林崇德处理与学生关系时的自我要求。“教师的爱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林崇德这样定义“师爱”,日常生活中,他的研究生幸福地体验着这绵延不绝的师爱。

    外地来京研究生没有自行车,他把自己的自行车让给学生骑;有的研究生生活困难,他想方设法为学生申请补助…… 对学生,林崇德教授不仅在他们求学期间给予慈父般的关怀,即使走上工作岗位后仍实行“跟踪服务”。为解决留校学生的住房问题而四处奔波;为学生晋升职称而创造条件;为学生跑配偶调动而多方奔走;帮助一些弟子的孩子解决“小饭桌”问题而求助于小学校长;为外地学生的学科建设而出谋划策,等等。1994年,一位来华讲学的佐治亚大学教授邀请林崇德偕夫人去美国讲学,答应提供往返机票,还付给一笔相当可观的美金。林崇德提出换当时博士生、现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学术带头人俞国良出国一年,将提供给他们夫妇两人的费用转给这位博士生,那位美国教授临走时说了一句肺腑之言:“有孔夫子思想的中国教师,这样对待学生,我深为感动,我回国后必须办成此事,若办不成,也对不起这样的中国教师。”

    正是由于林崇德给予学生这种近似于父爱的师爱,通过情感的沟通与互动,言传身教,更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在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挑起重任,全身心地投入到各自的研究领域中。

    师爱牵游子,“爱的教育”能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崇高的师德融在一起。从1986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林崇德先后送出16个研究生出国联合培养或做访问学者,有15个学生按时回国。原国家教委有些干部感到不解,当时三分之二的留学人员都不回国,为什么林老师的学生回国率那么高?他们问这些学生为何要放弃国外优越的科研、生活条件,学生们的回答是:“我们是冲着林老师回来的。”

    林崇德常对学生说:“论年龄,我是你们的父辈,我在内心也把你们当我的孩子,你们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告诉我。” 当年林崇德送出国的学生、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的申继亮教授称林崇德“不是父亲胜似父亲”。林崇德的弟子、日本早稻田大学客座教授张日昇博士说:“我每年要回国七八次,因为我的根在中国,林老师是孕育这‘根’的土壤。”林崇德的研究生们就是在这种深厚的师生情中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回到他的身边与他并肩前行。

    爱而不严不是真正的爱

    “爱”仅仅是林崇德“师爱”内涵的一半,其另一半则是“严”,“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是他“师爱”的全部内涵。他对学生的“严”,首先是在“做人”上的严格要求。每年新研究生入学迎新会上,他都坚持讲一个话题: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要求学生要诚实、讲良心。平时他要求学生从具体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把做人与学业发展结合起来。 (陈 虹 何 妍)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