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整合的几点思考(2)
(二)整合,缺乏合格的教师
目前,希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优化德育工作的人员主要有以下三类:1.政教处工作人员和思想政治课教师;2.其他对心理健康教育感兴趣的德育工作者;3.大学心理系毕业的德育工作者。在这三类人员当中,以第一类人员居多,第二类人员次之,第三类人员最少。我们认为,这三类教师在对二者进行整合的时候都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与不足。第一、第二类教师有着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对学生的特点了解较多,但对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知之甚少,对心理健康教育中要求的“平等”、“以学生为本”、“保密”“助人自助”等理念也缺乏理解。第三类教师多为刚刚毕业的心理系学生,虽然他们有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但却缺乏教育实践,缺乏对教育与学生的感性与理性认识,他们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整合起来需要实践加反思。我们说,这三类教师在进行整合的时候,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应该扬长避短。
不过,这三类教师,尤其是第一、第二类教师在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进行整合的时候,还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
许多德育工作者在接触到心理健康教育之后,往往会有一种教育理想的冲动,好像找到了攻克德育工作的金钥匙,在行为上也勇于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结合起来,但常常事与愿违,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角色冲突常常会摆在他们面前。角色理论认为,如果一个人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规范,容易发生角色冲突,乃至角色失败。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德育工作有着不同的行为规范,这两种不同的行为规范短时期内很难在教师身上达成融合、和谐,许多教师在这一阶段常常表现出行为上的混乱:是以一个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身份要求自己,还是以传统意义上教师的身份高高在上地面对学生?如果选择前者,教师需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接受教师的改变,但教师的改变可能引起学生暂时的迷惑甚至不认同;如果教师无法忍受来自自己和学生的短暂的角色冲突引起的混乱和无所适从,就会选择以往的教育模式,虽然“教育效果”比较明显,但教师又回到了以往的角色,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整合又成了一句空话,何年何月才能实现呢?我们无法回答。当然,教师产生的角色冲突并不会就此终止,而且还会波及到学生身上,给学生带来困惑与迷茫,是把教师当作心理咨询辅导室中无话不说的、平等的知心朋友,还是把教师当作以往严肃的、居高临下的、可有可无的人?他们因为教师不同时间、地点的表现,而变得矛盾起来。
(三)整合,缺乏支持性环境
任何改革,都是一场革命,都会遇到保守守旧势力的抵抗与反对,不管这种抵抗与反对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对于教师而言,尤其是那些在原有的教育环境中已经游刃有余的教师,当遇到新生事物,自己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常常会有莫名的抵抗与恐惧,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德育工作领域也会遇到这一问题。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遭遇尴尬:同事们聚集在咨询现场周围互相开玩笑,说某某老师有精神障碍,某某老师有精神疾病,搞得咨询现场“热闹非凡”。不仅教师,甚至许多学校领导和家长也不能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思想上轻视它,实践中忽略它,一些家长认为只有得了心理疾病的人才去咨询。我们说,这种环境必然阻碍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整合。此外,对学生们来讲,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个新生事物,他们搞不清楚心理健康教育是什么,应该以什么样的身份面对心理健康教师,是受教育者,还是求助者呢?因此,无论是从德育工作的实践者——教师自身,还是从整个的社会环境,还是从德育工作的对象——学生来看,二者的整合都缺乏一个支持性的环境。
(四)整合,缺乏载体与舞台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的整合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探讨的水平上,还应该回到实践中去检验。但是如何整合,德育工作应该从哪儿入手,则是一个必须思考的问题。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专业技能素质等方面。素质教育与德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包容关系,即素质教育包括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分属于不同的学科体系,要想完成二者的整合,应该把它们统筹到学生发展或素质教育的大系统中去,明确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寻找载体与舞台。二者整合的舞台来自学生自身的真情实感,来自学生周围的环境,来自学生对周围环境的观察、思考与总结,来自于教师对学生人性的关怀与多元性的尊重……一言以蔽之,二者的整合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
作为教师,应做一个有心人,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的行为,关注学生的家庭,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关注学生的人际关系,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关注学生的每一个生活细节,才能抓住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载体与契机。
(五)整合,缺乏有效的评估
目前,许多学校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的学校甚至从一些大学引进了一些心理系毕业的学生,希望以此能改善德育工作,这对积极宣传、启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无疑是一件好事。但笔者认为,这些表面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各个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停留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水平上,没有统一的方法、途径、教育内容、教育目标等,这必然会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效能的发挥,也必然影响德育工作的效能。要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评估体系,去诊断、评价、引导、衡量各校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与各个层面,二者的整合才能有所保证。
二、关于二者整合的对策
(一)整合应以科学的系统论为指导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融合,绝不能以牺牲二者任何一个学科的特点为代价,而应该以科学的系统论为指导,既保持二者学科的独特性,又体现出二者在素质教育中的互补性。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我们面临的一切事物都是系统。所谓系统就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系统是一个整体,系统中的组成部分与元素缺一不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系统中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为了这个系统发挥着重要而又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我们把宇宙看作一个大系统,那么银河系就是这个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如果我们把银河系看作一个系统,那么地球就是这个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如果我们把地球当作一个系统,那么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就是这个系统的组成部分;如果把人类社会看作一个系统,那么,个体就是这个系统的组成部分,如果把素质教育当作一个系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就是其中的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不能割裂人与自然的和谐,不能无视个体同社会的融合,不能舍弃个体间的交往,不能忘记个体同其所生活环境与文化的互动,不能忽略中外文化与价值观的碰撞,不能抹煞个体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矛盾,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整合的过程中,必须从系统论的的角度看待问题,从学生的生活系统中寻找突破。
(二)整合应回归到学生的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是与每一个学生息息相关的,是鲜活的世界,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而不是割裂的、抽象的、理性的世界。所谓日常生活,“总是同个体的生命延续即个体生存直接相关,它是维持个体生存和再生产的各种活动的简称”[1]。
“日常生活先天地就是对人的最基本的教育。”[2]陶行知先生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要想加以整合,除了在方法论上寻求指导外,还必须回归到二者整合的载体——学生的日常生活。因为:
1.日常生活是二者的起点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意味着二者不能从抽象的概念,也不能从无内容的道德判断与理性思考出发,从生活出发的观点意味着对学生生活经验的关注,意味着把学生的生活当作了一个整体,没有割裂学生的思维与生活实践。
2.生活是二者最终的归宿
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而是在于学生的生活,在于给予学生真善美的生活。虽然我们不能否认德育的目的是培养有德性的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质,但我们很难想像,德性、个性品质和生活的脱离,因为从来就没有脱离社会的德性和心理品质。假如二者是脱离的,即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价值观念与其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不一致的时候,他们就会有混乱与矛盾,难道他们要遵循两种规范?因此,这时,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必然会受到伤害。
注释:
[1]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191
[2]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211
参考文献:
1.辛志勇.心理辅导与德育工作的差异性大于共同性——兼与刘华山同志商榷.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2
2.陈传林.心理咨询与高校德育工作 .高等医学教育研究,1997.1
3.岳晓东.论教育与心理辅导的关系.上海教育科研,1995.7
4.彭未名.交往及“生活世界”:交往德育之存在.辽宁教育研究,2004.7 (钱 后 翟媛媛)
目前,希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优化德育工作的人员主要有以下三类:1.政教处工作人员和思想政治课教师;2.其他对心理健康教育感兴趣的德育工作者;3.大学心理系毕业的德育工作者。在这三类人员当中,以第一类人员居多,第二类人员次之,第三类人员最少。我们认为,这三类教师在对二者进行整合的时候都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与不足。第一、第二类教师有着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对学生的特点了解较多,但对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知之甚少,对心理健康教育中要求的“平等”、“以学生为本”、“保密”“助人自助”等理念也缺乏理解。第三类教师多为刚刚毕业的心理系学生,虽然他们有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但却缺乏教育实践,缺乏对教育与学生的感性与理性认识,他们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整合起来需要实践加反思。我们说,这三类教师在进行整合的时候,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应该扬长避短。
不过,这三类教师,尤其是第一、第二类教师在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进行整合的时候,还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
许多德育工作者在接触到心理健康教育之后,往往会有一种教育理想的冲动,好像找到了攻克德育工作的金钥匙,在行为上也勇于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结合起来,但常常事与愿违,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角色冲突常常会摆在他们面前。角色理论认为,如果一个人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规范,容易发生角色冲突,乃至角色失败。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德育工作有着不同的行为规范,这两种不同的行为规范短时期内很难在教师身上达成融合、和谐,许多教师在这一阶段常常表现出行为上的混乱:是以一个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身份要求自己,还是以传统意义上教师的身份高高在上地面对学生?如果选择前者,教师需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接受教师的改变,但教师的改变可能引起学生暂时的迷惑甚至不认同;如果教师无法忍受来自自己和学生的短暂的角色冲突引起的混乱和无所适从,就会选择以往的教育模式,虽然“教育效果”比较明显,但教师又回到了以往的角色,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整合又成了一句空话,何年何月才能实现呢?我们无法回答。当然,教师产生的角色冲突并不会就此终止,而且还会波及到学生身上,给学生带来困惑与迷茫,是把教师当作心理咨询辅导室中无话不说的、平等的知心朋友,还是把教师当作以往严肃的、居高临下的、可有可无的人?他们因为教师不同时间、地点的表现,而变得矛盾起来。
(三)整合,缺乏支持性环境
任何改革,都是一场革命,都会遇到保守守旧势力的抵抗与反对,不管这种抵抗与反对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对于教师而言,尤其是那些在原有的教育环境中已经游刃有余的教师,当遇到新生事物,自己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常常会有莫名的抵抗与恐惧,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德育工作领域也会遇到这一问题。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遭遇尴尬:同事们聚集在咨询现场周围互相开玩笑,说某某老师有精神障碍,某某老师有精神疾病,搞得咨询现场“热闹非凡”。不仅教师,甚至许多学校领导和家长也不能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思想上轻视它,实践中忽略它,一些家长认为只有得了心理疾病的人才去咨询。我们说,这种环境必然阻碍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整合。此外,对学生们来讲,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个新生事物,他们搞不清楚心理健康教育是什么,应该以什么样的身份面对心理健康教师,是受教育者,还是求助者呢?因此,无论是从德育工作的实践者——教师自身,还是从整个的社会环境,还是从德育工作的对象——学生来看,二者的整合都缺乏一个支持性的环境。
(四)整合,缺乏载体与舞台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的整合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探讨的水平上,还应该回到实践中去检验。但是如何整合,德育工作应该从哪儿入手,则是一个必须思考的问题。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专业技能素质等方面。素质教育与德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包容关系,即素质教育包括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分属于不同的学科体系,要想完成二者的整合,应该把它们统筹到学生发展或素质教育的大系统中去,明确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寻找载体与舞台。二者整合的舞台来自学生自身的真情实感,来自学生周围的环境,来自学生对周围环境的观察、思考与总结,来自于教师对学生人性的关怀与多元性的尊重……一言以蔽之,二者的整合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
作为教师,应做一个有心人,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的行为,关注学生的家庭,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关注学生的人际关系,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关注学生的每一个生活细节,才能抓住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载体与契机。
(五)整合,缺乏有效的评估
目前,许多学校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的学校甚至从一些大学引进了一些心理系毕业的学生,希望以此能改善德育工作,这对积极宣传、启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无疑是一件好事。但笔者认为,这些表面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各个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停留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水平上,没有统一的方法、途径、教育内容、教育目标等,这必然会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效能的发挥,也必然影响德育工作的效能。要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评估体系,去诊断、评价、引导、衡量各校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与各个层面,二者的整合才能有所保证。
二、关于二者整合的对策
(一)整合应以科学的系统论为指导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融合,绝不能以牺牲二者任何一个学科的特点为代价,而应该以科学的系统论为指导,既保持二者学科的独特性,又体现出二者在素质教育中的互补性。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我们面临的一切事物都是系统。所谓系统就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系统是一个整体,系统中的组成部分与元素缺一不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系统中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为了这个系统发挥着重要而又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我们把宇宙看作一个大系统,那么银河系就是这个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如果我们把银河系看作一个系统,那么地球就是这个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如果我们把地球当作一个系统,那么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就是这个系统的组成部分;如果把人类社会看作一个系统,那么,个体就是这个系统的组成部分,如果把素质教育当作一个系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就是其中的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不能割裂人与自然的和谐,不能无视个体同社会的融合,不能舍弃个体间的交往,不能忘记个体同其所生活环境与文化的互动,不能忽略中外文化与价值观的碰撞,不能抹煞个体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矛盾,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整合的过程中,必须从系统论的的角度看待问题,从学生的生活系统中寻找突破。
(二)整合应回归到学生的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是与每一个学生息息相关的,是鲜活的世界,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而不是割裂的、抽象的、理性的世界。所谓日常生活,“总是同个体的生命延续即个体生存直接相关,它是维持个体生存和再生产的各种活动的简称”[1]。
“日常生活先天地就是对人的最基本的教育。”[2]陶行知先生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要想加以整合,除了在方法论上寻求指导外,还必须回归到二者整合的载体——学生的日常生活。因为:
1.日常生活是二者的起点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意味着二者不能从抽象的概念,也不能从无内容的道德判断与理性思考出发,从生活出发的观点意味着对学生生活经验的关注,意味着把学生的生活当作了一个整体,没有割裂学生的思维与生活实践。
2.生活是二者最终的归宿
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而是在于学生的生活,在于给予学生真善美的生活。虽然我们不能否认德育的目的是培养有德性的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质,但我们很难想像,德性、个性品质和生活的脱离,因为从来就没有脱离社会的德性和心理品质。假如二者是脱离的,即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价值观念与其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不一致的时候,他们就会有混乱与矛盾,难道他们要遵循两种规范?因此,这时,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必然会受到伤害。
注释:
[1]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191
[2]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211
参考文献:
1.辛志勇.心理辅导与德育工作的差异性大于共同性——兼与刘华山同志商榷.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2
2.陈传林.心理咨询与高校德育工作 .高等医学教育研究,1997.1
3.岳晓东.论教育与心理辅导的关系.上海教育科研,1995.7
4.彭未名.交往及“生活世界”:交往德育之存在.辽宁教育研究,2004.7 (钱 后 翟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