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5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3199546
“师源性心理影响”与小学生个性品质形成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第3期
     师源性心理影响是指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品质的影响作用。它分为积极的师源性心理影响——“师源性心理得益”和消极的师源性心理影响——“师源性心理伤害”。

    “师源性心理影响”对小学生个性形成的作用

    小学阶段是学生个性品质形成的关键期。心理学研究表明:3~14岁是每个人的个性品质形成的关键期,15~20岁个性基本形成和相对稳定。3~14岁正好是孩子上幼儿园和小学的阶段,小学阶段成了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期和关键期,到了中学阶段个性基本形成和稳定。所谓关键期,一方面是指小学生的个性心理极不稳定,处于模仿体验、实践积累、感悟修养和逐步定型的认知阶段,容易受外界影响而产生波动;另一方面指这一时期是小学生心理个性培养的最佳切入期,环境和教育十分重要,必须有良好的家庭、学校环境和教育,最需要“良师益友”。这一时期如遇到的“良师益友”将对其道德修养、个性品质的形成至关重要。因此,小学教育必须要营造一个适合学生个性形成的良好教育环境和配备有良好个性品质的师资。

    一、小学生个性形成的因子分析

    1.小学生个性形成的主客观原因。一个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有其主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指先天性因素影响——即遗传因素、身体因素的影响。遗传和身体因素是个性品质形成的物质基础,遗传基因或出生时体质就存在缺陷,个性品质就存在先天缺陷。客观原因指后天性因素影响——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个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和发展的。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社会活动能力受到限制,社会教育主要来自同龄伙伴群体的影响,故小学生个性品质形成的后天因素,主要是家庭、学校、伙伴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也即“家源性心理影响”、“师源性心理影响”和“学源性心理影响”。人的个性品质离不开遗传基因的物质前提,但对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后天的客观作用,实质上就是学生个体的成长和生活环境过程。因而小学生的个性品质形成,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2.小学生个性品质形成的各因素分析。先天性因素往往是不可逆转的,而后天性因素是可以通过教育而改变的,要重视后天性因素的教育。小学生个性品质形成的后天性因素,表示为如下公式:

    R=(J+X+T)×G

    R是个性形成的质量指数;J指家庭教育质量总和;X指学校教育质量总和;T指同龄伙伴影响总和;G为个体对外界因素的承纳程度。

    家庭教育可分解成父亲、母亲和其他多位家庭成员的教育因素,J=F+M+Q;学校教育可分解为教师、校园环境的教育因素,X=L+H:同龄伙伴群体是复数的,T=Tn,以上各个影响因素,可能是正因子,也可能是负因子。如每位教师对学生个性形成的影响可能是正值的,也可能是负值的,故X是学校“教育质量总和”。这样,小学生个性品质形成的因素公式,可以变式:

    R=(F+M+Q+L+H+T)×G

    从上述公式看,它表达如下道理:

    ①各因素正、负值相抵后的总和越大,即(F+M+Q+L+H+T)累计总值越大,对学生的影响程度就越大,反之影响程度则小。

    ②家庭每一成员、学校每位教师都对学生产生影响,教育责任重大,要求他们要提供“正值”的影响,以增加“教育质量总和”。

    ③学校环境(H)包括教学、文化、校风、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不可忽视。

    ④同龄伙伴的影响要重视,伙伴选择对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学校对同龄伙伴群体(如班集体)的培植和引导也是相当重要的。

    ⑤虽然外部客观条件和教育对学生心理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它并不能机械地、简单地“移植”到学生的身上,而是通过学生主体的内部原因来实现,因此,要重视学生对外界因素的选择、接纳能力(G)的培养,这就需要心理教育。

    二、“师源性心理影响”对小学生个性形成的作用

    1.“师源性心理影响”对小学生个性品质形成的特殊意义。由于小学生的先天性因素是难于改变和不可选择性的。同时由于小学生的“家源性心理影响”的不可选择性,生在什么样的家庭就受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影响(家长可以适当改善教育方式、环境)。因而,小学生个性品质形成很大程度要依赖“师源性心理影响”和“学源性心理影响”。而“学源性心理影响”很大程度要依赖教师的教育培养。因此小学生个性品质形成对“师源性心理影响”存在着依赖性。

    2.“师源性心理影响”是小学生个性品质形成的关键。①由于小学阶段是学生个性品质形成的关键期,小学阶段成为学生个性品质形成的“主课堂”——它负有两个责任:一是“时机性责任”,即“关键期”教育,机不可失,时无再来,小学教师必须责无旁贷地负起时机性责任;二是“优质性责任”,即无论“家源性心理影响”如何,“师源性心理影响”理所当然地提供优质教育的责任。②由于小学生个性品质形成主要依赖于“师源性心理影响”,小学教师成为小学生个性品质形成的“主教师”——小学生心理、年龄的特点是比较幼稚、脆弱和不稳定,既经受不起强烈的心理冲击,又富有极强的心理行为依赖性、模仿性,特别是对所尊重、崇拜的教师极其依赖和模仿,甚至连教师的喜怒哀乐、走路姿态、语言字体和言行举止都进行模仿。因此,小学教师的心理行为素质成为影响学生个性品质形成的关键。

    “师源性心理影响”的现状及对策

    “师源性心理影响”与小学生个性品质形成有着密切联系,“师源性心理影响”对小学生个性品质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重视“师源性心理影响”的作用。

    一、“师源性心理影响”的现状

    当前,我国学校教育的“师源性心理影响”现状不容乐观。根据近年国内一些研究机构调查表明,中小学教师已经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教师中普遍存在着烦躁、忧郁、紧张、焦虑和懊恼等不良情绪,已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据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前不久对辽宁省内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所进行的检测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竟高达50%。2003年初,广州市天河区在一次“心理保健”讲座上,用心理健康测试量表(SCL-90)对在场近200位教师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近半数教师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大约有6%~8%的中小学教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不良适应,这个数字和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心理不健康的数字大约接近,而我国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教师是美国的七倍,这说明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达到非常严重的地步。据近年来媒体披露,“师源性心理影响”己出现严重消极作用,学校里经常发生一些“师源性心理伤害”事件:如夏井“吃苍蝇”事件、惩罚学生吞食粪便、强迫学生互打耳光、在学生脸上刺字、用火钳烫伤学生、当众扒掉女学生裤子等;据2003年7月《羊城晚报》披露,广东省佛山市一位班主任老师竟绑架自己班里的学生,勒索家长,构成犯罪行为。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圣洁园地,教师是为人师表之人,教师的心理品质影响着学生心理素质、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培养。因此,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不能忽视,“师源性心理影响”的现状与素质教育、人才培养不相适应,甚至是对学生个性的损害。

    二、对“师源性心理影响”的基本对策

    鉴于教师职业角色的特殊性,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师源性心理影响”,对教师的心理素质、个性品质要有比较科学的衡量标准,教师职业必须有“师源性心理”的基本要求。因而对当前“师源性心理影响”现状的基本对策是:

    1.制定教师心理健康有关标准。为保证师资队伍的质量,要尽快研究和制定《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衡量标准》和《教师职业规范条例》,探讨小学教师良好心理素质的构成和结构,提出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和职业基本规范,确保“师源性心理影响”对学生个性形成的积极作用。

    2.进行教师心理健康测试。为弄清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保证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开展教师心理教育,要对在职的小学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测试,用科学的方法去衡量和分析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各项指标,去评价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状况。

    3.要关心教师和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小学正在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要依赖高素质的教师,其中包括教师的心理素质。因此要关心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和疾苦,要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减轻教师的工作负荷和心理负担,要废除不利于教师工作和心理健康的规定和做法,从而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4.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培训。素质教育对“师源性心理影响”有特别的要求,要关心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重视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教育,将教师的心理素质纳入师资资格要求,将教师的心理素质培训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师资队伍建设的计划,定期进行培训;对心理不健康的在职教师加强教育和培训,对心理严重不健康、不适合当教师的,要予以调离教育岗位或解聘。

    5.要进行职前心理测试。小学教育对教师的心理素质、个性品质有特殊的严格要求,因而教育人事部门要对应聘者进行职前的心理品质水平测试,把好师资入伍源头关,对心理不健康、有不良个性品质或不适宜教师职业的人,杜绝招聘录用。 (吴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