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命力在于科学化与大众化的完美统一
任何一个学科发展成熟的标志不外乎两个:一是提出科学的理念,建构科学的概念框架体系, 解决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二是提出可行的操作模式,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只提出理念或概念,那仅仅是想法而已,世界上的想法理念太多了,可谓数不胜数,只因条件不具备或不可操作而只能躺在学者专家的书斋里,束之高阁。反之,如果只能实际操作,虽有实效,但却无法回答或解释“为什么”,让人难以置信,推广起来必然举步维艰。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咨询)是基于欧美心理学的发展而兴盛起来的,若从1908年职业心理咨询的产生算起,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既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理论,又积累了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目前,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大众化、本土化。
一、在“自然化”中实现科学理念的大众化
自然的、宽松的环境是新生事物成长壮大的前提条件,这是宇宙的普遍规则,违背了这一规则,或难以发展,或发展畸形。心理健康教育是众多成熟学科森林中的一株幼苗,按照思维的惯性,其他学科的模式会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心理健康教育中有几种不良倾向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
一是学科化倾向。强调知识,强调45分钟,把心理健康教育当成了心理学知识的传授;
二是医学化倾向。把心理健康教育限定在问题学生中,以矫治为主。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提高他们抗挫折能力和社会适应的能力,应以预防发展为主,兼顾矫治。
三是少数化倾向。学校中只是几个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形不成大合唱的局面。这一少数化倾向的形成有两个原因:首先是个别理论工作者过分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使一部分非专业教师不敢接近,持观望态度;第二是个别学校领导观念陈旧,以为招进一两个专业人员,便完事大吉。
时下,不少尚未起步和刚刚起步的学校对心理教育工作常常心存疑虑,有畏难情绪,他们在认识上存在三个误区:
误区之一: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是专业 教师才能做。对此,我的看法是:专业人员固然重要,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数理化等学科教学,它强调的是感悟、经验、实践,只要敢于尝试,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误区之二:认为没有时间去做。这仍然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到位造成的。心理健康教育解决的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需要面对的问题,如青春期的困惑、升学的压力、人际关系的烦恼等,这些问题都是必须花时间解决的。如果不及时解决,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
误区之三:无措施、缺方法。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到今天,国外许多经验可以借鉴,国内一些行之有效的模式也有很多,如心理活动课、夏令营拓展训练、讲座、班团队会等多种形式。其中最便于操作的就是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目前这方面的教材很多,有的拿来就用,有的可以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加以改造创新。
二、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实施大众化操作
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放在一个整体的大背景下,实施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大众化操作实践。
一位医学博士生导师就很有见地,他指导的研究生必须要过三篇论文关:第一篇是写关于自然辩证法的论文,第二篇是关于本课题的科普论文,最后才是专业论文。旨在让学生树立整体的、辩证的哲学观,厚积薄发、深入浅出,把高深的专业理论通俗易懂地呈现给读者。心理健康教育也同样如此。我们必须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让尽可能多的教育工作者去接受、去实践。具体来说要从三方面入手:
首先,要认清它的适用范围,做到科学定位。要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不可替代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很多既不属于政治问题、也不属于思想、品德问题,而属于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整体发展,是亟待解决的。同时也必须强调,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万能的,过分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就会走向庸俗的经验主义。
第二,强调教育内容的全方位和全过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具性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应用于管理、服务、教学等方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取代其他教育,所以,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制等教育,从而形成教育的合力。如果仅仅让心理健康教育跳“独舞”,很难达到教育目的。
第三,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要加强规范导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需要、兴趣和爱好,注重学生主体的感受和体验。但是所有这些必须以社会规范为前提。因为学生最终是社会的人,必须接受各种纪律、法制、道德等规范的约束。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有一种倾向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就是所谓的“无导向教育”。在一些活动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设计一定的场景,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对学生的言论、想法和行为不加任何评论和引导,这是非常危险的 “无导向教育”。“无导向教育”是马斯洛、库尔森等心理学家首先倡导并实施的,主要应用于青少年的性教育,结果反倒致使美国少女怀孕、校园暴力增加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美国已经充分品尝到了这个“无导向教育”的苦果,连马斯洛这个始作俑者在晚年反思时也大声疾呼:“青少年教育不能没有导向。”所以,我们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强调以人为本与社会规范相互统一。
三、本土化是实现大众化与科学化统一的必由之路
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我们应该承认两个事实:
一是我们已经落后了。从上个世纪的文化大革命开始,心理学被视为伪科学予以取缔,从事心理学研究的人或被打成右派接受改造,或被迫转行另谋他业。心理健康教育更是一片荒漠。一切皆从政治的、阶级的观点出发,只讲阶级性,不讲人性。而西方心理学恰在此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将我们远远地甩在了后边。
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淀。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从古代的孔子、孟子,现代的蔡元培、陶行知,直至当代的魏书生、冯恩洪等,在心理健康方面都有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论述和实践,总结出了许多有助于心理健康的教育操作经验,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这也就是所谓的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等。
以上两方面的事实,决定了这样一个必然规律,即:任何一种外来文化,必须经过本土化的过程,才能踏上中华大地。任何一种外来文化,如果不和中国文化融合,机械照搬,最终都会枯萎、死亡。曾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建筑家,到中国山区推行自己的设计方案,完全用当地的石头做,仅一万元,山里人觉得土气而拒之;完全用他设计的材料需要三万元,山里人觉得太贵,而且觉得没有乡土气息,也拒之;最后决定用当地石料做根基,用洋砖料点缀,造价两万,既有乡土之古朴又有西方之典雅,很快被推而广之。这个故事中的哲理显而易见。本土化就是要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就是西方科学适应中国大众的过程,也就是被中国大众所取舍、所增添的过程。
心理健康教育在本土化过程中该如何操作呢?
第一,科学分析外来文化的内容,剔除糟粕,用其精华,避开其带有局限性的经验,推广其一般原理,从而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第二,具体分析中国学生的心理发展环境。中国以儒家文化为主,重感情、轻法制,讲中庸、鄙冒险,重规矩、轻创新;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中国人有教育多子女的经验,缺少教育独生子女的经验。
第三,结合我国教师队伍的实际及特点,探索学生喜闻乐见、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封建传统的国家,等级意识较浓,平等意识较淡,“师道尊严”的观念在当前教师队伍中还一定程度地存在。因此,我们必须分析我国教师的特点,逐渐从师本走向生本。
第四,加强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大环境。
总之,以上论述启示有三:
启示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是东西文化的“混血儿”,这个“混血儿”的成长过程就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借鉴、统一的过程。
启示二: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具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
启示三:有地图就能少走弯路。西方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教育作了深入探索,总结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就好比一张地图,为我们指出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
大道至简至易。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国可谓应运而生,势不可挡。在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道路上,科学性是其导向和目标,本土化是其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只要提供自然、健康的环境,最大限度地发动专业及非专业人员积极参与,就能闯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之路。 (曲连坤)
一、在“自然化”中实现科学理念的大众化
自然的、宽松的环境是新生事物成长壮大的前提条件,这是宇宙的普遍规则,违背了这一规则,或难以发展,或发展畸形。心理健康教育是众多成熟学科森林中的一株幼苗,按照思维的惯性,其他学科的模式会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心理健康教育中有几种不良倾向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
一是学科化倾向。强调知识,强调45分钟,把心理健康教育当成了心理学知识的传授;
二是医学化倾向。把心理健康教育限定在问题学生中,以矫治为主。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提高他们抗挫折能力和社会适应的能力,应以预防发展为主,兼顾矫治。
三是少数化倾向。学校中只是几个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形不成大合唱的局面。这一少数化倾向的形成有两个原因:首先是个别理论工作者过分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使一部分非专业教师不敢接近,持观望态度;第二是个别学校领导观念陈旧,以为招进一两个专业人员,便完事大吉。
时下,不少尚未起步和刚刚起步的学校对心理教育工作常常心存疑虑,有畏难情绪,他们在认识上存在三个误区:
误区之一: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是专业 教师才能做。对此,我的看法是:专业人员固然重要,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数理化等学科教学,它强调的是感悟、经验、实践,只要敢于尝试,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误区之二:认为没有时间去做。这仍然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到位造成的。心理健康教育解决的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需要面对的问题,如青春期的困惑、升学的压力、人际关系的烦恼等,这些问题都是必须花时间解决的。如果不及时解决,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
误区之三:无措施、缺方法。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到今天,国外许多经验可以借鉴,国内一些行之有效的模式也有很多,如心理活动课、夏令营拓展训练、讲座、班团队会等多种形式。其中最便于操作的就是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目前这方面的教材很多,有的拿来就用,有的可以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加以改造创新。
二、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实施大众化操作
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放在一个整体的大背景下,实施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大众化操作实践。
一位医学博士生导师就很有见地,他指导的研究生必须要过三篇论文关:第一篇是写关于自然辩证法的论文,第二篇是关于本课题的科普论文,最后才是专业论文。旨在让学生树立整体的、辩证的哲学观,厚积薄发、深入浅出,把高深的专业理论通俗易懂地呈现给读者。心理健康教育也同样如此。我们必须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让尽可能多的教育工作者去接受、去实践。具体来说要从三方面入手:
首先,要认清它的适用范围,做到科学定位。要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不可替代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很多既不属于政治问题、也不属于思想、品德问题,而属于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整体发展,是亟待解决的。同时也必须强调,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万能的,过分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就会走向庸俗的经验主义。
第二,强调教育内容的全方位和全过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具性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应用于管理、服务、教学等方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取代其他教育,所以,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制等教育,从而形成教育的合力。如果仅仅让心理健康教育跳“独舞”,很难达到教育目的。
第三,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要加强规范导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需要、兴趣和爱好,注重学生主体的感受和体验。但是所有这些必须以社会规范为前提。因为学生最终是社会的人,必须接受各种纪律、法制、道德等规范的约束。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有一种倾向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就是所谓的“无导向教育”。在一些活动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设计一定的场景,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对学生的言论、想法和行为不加任何评论和引导,这是非常危险的 “无导向教育”。“无导向教育”是马斯洛、库尔森等心理学家首先倡导并实施的,主要应用于青少年的性教育,结果反倒致使美国少女怀孕、校园暴力增加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美国已经充分品尝到了这个“无导向教育”的苦果,连马斯洛这个始作俑者在晚年反思时也大声疾呼:“青少年教育不能没有导向。”所以,我们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强调以人为本与社会规范相互统一。
三、本土化是实现大众化与科学化统一的必由之路
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我们应该承认两个事实:
一是我们已经落后了。从上个世纪的文化大革命开始,心理学被视为伪科学予以取缔,从事心理学研究的人或被打成右派接受改造,或被迫转行另谋他业。心理健康教育更是一片荒漠。一切皆从政治的、阶级的观点出发,只讲阶级性,不讲人性。而西方心理学恰在此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将我们远远地甩在了后边。
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淀。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从古代的孔子、孟子,现代的蔡元培、陶行知,直至当代的魏书生、冯恩洪等,在心理健康方面都有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论述和实践,总结出了许多有助于心理健康的教育操作经验,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这也就是所谓的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等。
以上两方面的事实,决定了这样一个必然规律,即:任何一种外来文化,必须经过本土化的过程,才能踏上中华大地。任何一种外来文化,如果不和中国文化融合,机械照搬,最终都会枯萎、死亡。曾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建筑家,到中国山区推行自己的设计方案,完全用当地的石头做,仅一万元,山里人觉得土气而拒之;完全用他设计的材料需要三万元,山里人觉得太贵,而且觉得没有乡土气息,也拒之;最后决定用当地石料做根基,用洋砖料点缀,造价两万,既有乡土之古朴又有西方之典雅,很快被推而广之。这个故事中的哲理显而易见。本土化就是要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就是西方科学适应中国大众的过程,也就是被中国大众所取舍、所增添的过程。
心理健康教育在本土化过程中该如何操作呢?
第一,科学分析外来文化的内容,剔除糟粕,用其精华,避开其带有局限性的经验,推广其一般原理,从而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第二,具体分析中国学生的心理发展环境。中国以儒家文化为主,重感情、轻法制,讲中庸、鄙冒险,重规矩、轻创新;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中国人有教育多子女的经验,缺少教育独生子女的经验。
第三,结合我国教师队伍的实际及特点,探索学生喜闻乐见、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封建传统的国家,等级意识较浓,平等意识较淡,“师道尊严”的观念在当前教师队伍中还一定程度地存在。因此,我们必须分析我国教师的特点,逐渐从师本走向生本。
第四,加强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大环境。
总之,以上论述启示有三:
启示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是东西文化的“混血儿”,这个“混血儿”的成长过程就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借鉴、统一的过程。
启示二: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具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
启示三:有地图就能少走弯路。西方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教育作了深入探索,总结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就好比一张地图,为我们指出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
大道至简至易。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国可谓应运而生,势不可挡。在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道路上,科学性是其导向和目标,本土化是其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只要提供自然、健康的环境,最大限度地发动专业及非专业人员积极参与,就能闯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之路。 (曲连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