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5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3199501
在音乐中升华心灵
http://www.100md.com 2005年2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第5期
     音乐美育简单说就是音乐的审美教育,它是按照音乐美的规律,通过多种题材、体裁的音乐作品培养、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以促进他们的素质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音乐美育能通过听觉影响人的情感,从而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使人的情感得以升华,心灵得以净化。柏拉图说过:“我们一向对于身体用体育,对于心灵用音乐。”音乐美育对维持、培育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音乐美育中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⒈作为工具理性的“音乐”、“音乐美育”和作为价值理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如果将“心理健康教育”与“音乐美育”二者同时去掉“教育”,那么,前者——“心理健康”属于价值理性,后者——“音乐”属于工具理性。因为一切教育的终极目标都指向人,而实现人的发展总是一切社会活动的目标价值,“心理健康”作为一种主体心理状态的描述,它直接标明教育的结果和目标期望,因此它本身无法作为客体和工具,是不可“教”的,只能“育”——偏向“主体”,故心理健康教育的任何功能目标的实现必须借助主体自我以外的客体物(在此直接表现为工具)。

    音乐作为人类创造的一种审美形态,属客体,并相对独立,具有工具价值,是实施音乐美育的直接手段,它本身具有“消除疲劳、缓解心理压力(如背景乐),调动和平抑情绪”等作用。音乐美育则体现出更多的价值,如塑造人格、开发才智、促进人身心健全发展等,它比传统音乐教育更注重音乐的审美内涵。从以上价值分析中不难发现,无论是音乐,还是音乐美育都直接地具有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价值目标的作用,可见二者的结合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2.学校音乐美育是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学科渗透的最好“利器”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例外,除了营造良好的“环境场”外,直接影响其目标实现的就取决于它采用的手段了。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常用的方法手段主要包括:讲授(知识引导)、讨论、角色扮演、谈话、档案、社会实践等,它们在专门的心理健康课和个案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不可回避的是,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在许多中小学受重视的程度和“合法”的课时都很有限,因此,拓展它的实施途径则显得很重要,而“学科渗透”就是一条很好途径。笔者认为,音乐美育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学科渗透的一件“利器”。因为,音乐美育不同于传统的音乐教育,它不具有直接功利目的,而是“在审美中存在无功利而产生愉悦”,旨在建构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完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和谐地发展;同时,它强调诉情,类似心理咨询中的“倾诉”;再则,音乐美育的寓教于乐的特性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向外拓展的最佳选择之一。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音乐美育中的开发

    心理健康教育在音乐美育中的开发,主要体现在“心理健康维持”、“心理健康培育与提升”两个方面。

    1.音乐美育在“心理健康维持”上的开发

    音乐美育在“心理健康维持”上的开发主要表现在:演唱(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合理倾诉、宣泄;音乐欣赏——缓解疲劳,放松心情;登台表演——表现自我、培养自信;合唱、合奏——培养合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音乐是感情的艺术,它“利用特定的音响变化与特定的感情变化的复杂对应关系,通过联想、想像等心理过程,唤起人内心一定的情感意向”,或悲、或喜、或哀、或乐,音乐能让学生充分地体验情感的流动;另外,歌唱作为音乐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发声的过程中,随着气息和情感自然而有节奏(规律)地向外流动,可以使人淤积在心的不良情绪得以排解,而且它比一般的倾诉易于实现,因为歌唱的内容不存在隐私,歌唱者可以更自然大胆地倾诉出来,更重要的是,它在形式上是无害于他人的,因而可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中合理有效的宣泄方式。

    另外,“音乐的音响形式作为感情的直接载体,带有约定俗成性质的‘音乐形象’概念,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感情‘形象’” 。学生通过这种“音乐形象”去想像、感知音乐背后的“感情形象”,可以极大地唤起并锻炼自身的想像力;而表演者对原音乐作品的表演,本身就是二度创作的过程,因此又可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创造力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目标之一,音乐美育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直接手段。

    音乐是审美经验积淀的心理反映,是一种美感享受,能给人带来愉悦。尤其是节奏舒缓优美的旋律对大脑神经的刺激有如轻轻地按摩一样,可以让血压下降,肌肉松弛,从而起到放松心情,缓解疲劳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音乐的这一功能随处可见:比如学生考前播放轻快的音乐以缓解紧张情绪;许多运动员在大赛前听音乐;许多酒吧和咖啡厅里舒缓的蓝调背景乐让工作一天的人身心愉悦……可见,音乐美育本身就是追求舒展、愉快、自由和谐的。

    音乐是表现的艺术,无论歌唱,还是器乐,都强调用演唱或演奏来表现表演者的情感思想,再通过这种表现的张力去感染听众。音乐学习涉及到舞台表演,这种专门的训练就是要让演员在聚光灯下,在观众面前能用音乐自然地表现自我。在学校中,经过有意识的表演锻炼的学生,在与人交流时,尤其显得大方、开朗、自信、活跃。因此,在学校音乐课上,教师可通过舞台表演训练,让学生学会在众人面前调适心理,并能充满自信地展示自我。

    另外,合唱、合奏的排练和演出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协作意识,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2.音乐美育在“心理健康培育和提升”上的开发

    音乐美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育和提升主要表现在智力开发和人格塑造两方面。

    音乐美育的过程包含形象思维的运用和发展过程,因此,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心智活动存在多种思维方式的参与。诸如音乐的无语义性有助于学生通过发散性思维导向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音乐与数学的某些对应、比例关系和内在联系,又可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现代科学认为人的左脑为“数字脑”,右脑为“模拟脑”,这种多向思维的交替运用,可以调节大脑兴奋性和抑制功能的平衡,结合联想、意向、记忆等多种心理过程,便能有效促进智力开发。

    另外,音乐是一门技艺性很高的课程,它需要大量必要的技术训练。无论是视唱练耳,还是器乐、声乐练习,都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心智技能。美国一研究机构曾对爱因斯坦的大脑进行切片观察,发现他的大脑神经突触比普通人多得多,原因在于爱因斯坦经常拉小提琴,左手的快速运动使右脑的神经元受到刺激,这种频繁的信息传递使担负神经元间信息传递介质的突触功能必然加强,数目也必然增多。除此之外,各种音乐技能的训练还有助于学生的自制力、毅力、耐心、细心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而促进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音乐美育还可以塑造人格,并使积极的性格特征得以发展。音乐以美导善,以美引真,寓教于乐;音乐最能穿透感性、理性的重重壁垒,直接震撼人们的心灵,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在音乐美的愉悦和陶冶过程中,情感得以升华,心灵得以净化,进而实现人格的塑造。比如,歌颂善良、正直、诚实,鼓励人们积极对待现实的音乐作品,可使人的性格趋向朴实、忠诚、积极;反映人类与自然、命运斗争的作品(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能培养人们积极的进取心与坚强的意志;热情、气势宏伟的音乐,可以使内向的人摆脱孤寂、抑郁 ,(如海顿的《创世纪》);而宁静、深沉的音乐(如阿炳的《二泉映月》),又可使外向的人免于浮躁、喧嚣,使之心境平和、沉静,使思索深入细致。

    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是音乐大师们在一定时代背景下对社会、人生和情感的深刻体验,欣赏者在它们所负载的情感信息的感召下,使自然情感得以淡化和消失,从而超越个人自然情感的狭隘性(因为现实物质利益关系产生的喜、怒、哀、乐的情感),升华为审美情感。如果学生长期接受这种精神的提升,其精神境界也会变得越来越高尚,人格更趋于完美。这正是心理健康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

    3.音乐美育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上开发

    心理健康教育在音乐美育中的渗透、开发,应该立足于心理健康教育,用音乐或通过音乐美育来实现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育、维持和提升。从实践操作层面上来看,能否成功实施,关键在于师资的开发,这种师资一定是既精于音乐美育又通心理健康教育,或既专于心理健康教育,又懂音乐和音乐美育。

    首先,立足学校实际情况,对在职音乐美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分别进行对应专业的培训。具体做法有:一是让两种学科的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二是选拔两学科中有对应学科潜力的教师到对应学科进修。

    其次,拓展高校相关专业门类。比如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加强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专门学习,或对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加强音乐方面的修养,抑或按需要进行定向培养。而培养具有学科渗透、学科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正是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

    总之,音乐美育可以丰富和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让学生在音乐中升华心灵。这是心理健康教育之所愿,同时也是音乐美育之所愿。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 (符彦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