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5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3199302
他又呕吐了
http://www.100md.com 2005年4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第12期
     奇怪的呕吐

    初一新生入学已有两个多月了,今年我兼带一、二两个班的数学。那天是周一,是大扫除时间。我正忙着整理一些资料,电话铃响了,我连忙拿起电话:

    “你给董主任打个电话,然后你们一起过来。我们班的浩又呕吐了,这已经是第五次了,他哭着要回家。”这是初一(6)班的班主任李老师打来的电话,听起来好像挺着急的。

    放下电话,我开始寻找董主任的电话号码,犹豫着是否给他打电话。最后我决定一个人过去,因为我知道如果政教主任在场的话,浩可能无法坦诚地与我交流。抱着这种想法,我先拨通了医务室高大夫的电话。

    “浩经常呕吐,前几次我给他反复检查过,发现他没有生理上的疾病,瞧,今天又犯了这奇怪的病……” 高大夫接着说,“他每次呕吐后都要求父母接他回家,然后在家住上两三天。他父母曾带他到正规医院详细检查过,没发现什么疾病,我也拿他没办法。”高大夫是学校具有处方权的医师,看来浩的问题不仅仅是呕吐那么简单。

    我不想吃学校的饭菜

    当我满怀疑虑地找到浩的时候,他正倚墙蹲在教室外的走廊里,他用手捂着肚子,表现出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架势。直觉告诉我,他是个有点儿“麻烦”的学生。

    “怎么了?”我面带微笑关切地问。

    他没有什么反应,但也没表露出对我的排斥,我把他带回咨询室,选择靠近墙角的位置坐下。我俩的椅子基本成90度角,室内的灯光很柔和。

    “现在感觉怎么样?”

    “好多了。”他直了直身子。

    “你以前经常呕吐吗?”我开门见山。

    “就是最近一段时间,我一吃饭就想吐,怕闻到学校的饭菜的味儿,即使是饭后,想起来就想吐……”他垂下头轻轻地抽泣,身子不停地颤抖。

    农历十月份的天气并不十分暖和,我注意到他只穿了件衬衫,过了一会儿,我伸出双手握住他的手,笑着问:“你是冷得发抖,还是受了委屈?和我谈谈好吗?我愿意交你这个朋友!”说着把身子向前凑了凑。

    “朋友!”他潜意识地脱口而出,手也随着动了一下。他有点儿惊讶地看了我一眼,直起身子深吸了一口气,稍微平静了一下,依旧眉头紧锁,开始不断重复着“好怕”这个词。

    我知道心理咨询中适当的身体接触有利于良好关系的建立。我希望能通过握手拉近我与他之间的距离,并让他感到我对他的接纳与尊重,从而缓和他的情绪。他的双手很温暖,没有异常症状。

    我讨厌她们

    “什么事这么令你害怕?”顿了顿我又说,“今天我们的谈话决不会让你的老师与同学知道!”我试图引出他所有的烦恼,因为只有让他宣泄出自己的害怕与烦恼,他的情绪才有可能缓和下来。

    “所有的事情她都管,什么都问,尤其针对我,我甚至想打她了……天天向老师打小报告。班主任也处处向着她 ……所有的老师都那么讨厌……”

    他断断续续地说了许多对学校、对老师不满的话,看来他的主要问题是不能适应学校生活。

    初一(6)班的班主任是一位非常干练的年轻女教师。她带两个班的数学,干劲儿很足,快人快语,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学生与她交流很少,打心眼儿里怕她。她是那种事业心很强的女性。

    班长佳瑶的性格与班主任类似,大胆泼辣、敢做敢为 ,管起班来井井有条。虽然是一位女生,但班里的男生个个都怕她三分。卫生纪律被她打点得有模有样,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她的缺点是对同学不太客气,天天向老师打小报告,同学们对她敢怒不敢言。浩明显地对佳瑶的行为表示不满。

    “那我呢?”我笑着问他,想缓和一下气氛,也想了解他对我的评价是否有利于目前的咨询。

    他抬头和我对视了一下,稍稍犹豫了一下说道:“你不是女的,所以我不怕你!”

    我开心地笑了笑,但暂时的宽慰马上就被愁云遮住,“他为什么这么排斥女班长?难道父母离异了……”许多的念头在我脑海中一一闪过。

    沉重的亲情

    浩生活在一个经济富足的家庭,父母都是独生子女,他上面有一个姐姐,祖孙三代对他这个惟一的男孩给予了太多的关爱。为了照顾浩,直到他上学的那一天,比他大一岁的姐姐才跨进校园的大门。姐弟俩小学六年一直在同一个班级,姐姐品学兼优、温婉可人,从不和他争任何东西,处处让着他。在家中,父母也从没违背过他的意愿,处处护着他。他生活中两个最亲密的女性一直扮演着救护神的角色。所以,升入初中后,威严的女班主任与跋扈的女班长,让他感到压抑和不理解。

    第二天他如约前来,没有了昨天的拘谨。我静静地听他叙述,发现他并不需要引导就可以将内心和盘托出,他似乎早就期待这样一个倾诉的机会,只是来到新的环境,没有知心朋友,没有家人的关怀,缺乏自尊自信,对过于严格的纪律不适应。

    “你以前当过班长吗?”等他叙述完后,我轻轻地问。

    “没有。”他摇摇头说道。

    “你怎么知道班长是针对你一个人的?”我的话使他陷入了沉思。

    老师喜欢我了

    基于咨询的保密性,当我再一次向李老师了解情况的时候,没向她介绍咨询的全部过程,只是简单地说了浩目前的心理状况。考虑到班主任的作用,我希望李老师能主动给他补课,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多给浩一些关注与鼓励,并尽可能地创造一个合适的机会,让他参与班级管理。

    李老师说:“本来我也是挺喜欢他的,但他对我老是爱理不理。”停了一下又说道:“他经常违纪,班长对他非常头痛,我曾经鼓励过他,但他那满不在乎的样子看了就让人生气。”我完全理解李老师的感受。我对李老师说:“有时候学生会掩饰自己的想法,心里渴望得到关爱却以另一种相反的方式表现出来以博取别人的同情。浩就是这样,你主动关心他,他一定会很开心。”

    从此,李老师经常抽出时间为浩补习功课。起先他有点儿受宠若惊的感觉。在以后的交往中浩渐渐放弃了对李老师的抗拒,成绩越来越好,自信心也在逐渐增强。在最近的一次月考中他考出了以前没有的好成绩,李老师在全班表扬了他,这使他信心大增,同时也改变了他对李老师的看法。

    有一天他跑来高兴地对我说:“我发现李老师原来挺喜欢我的!”我暗暗高兴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做个好班长真不容易

    深秋的天气一天天变冷,但浩的心却像秋天的菊花一天天绽放。在李老师的关怀和鼓励下,浩在各方面都有很大进步。期中考试过去了,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李老师决定在初一(6)班实行值日班长制,每个学生都有一天当班长的机会。当浩满怀疑虑地把这个消息告诉我时,我给予了他热情的鼓励。一天下来以后,浩感慨地对我说:“当个好班长真难!”

    “难在哪儿?”

    “自习课纪律很难维持,教室里乱哄哄的,我不知道如何向老师交代……”

    “你认为哪位班长做得最好?”

    他肯定地说:“是佳瑶,虽说有点儿苛刻,但她的原则性很强,大家都很信服她。”停了一下,他稍微压低了声音又像自言自语地说:“是我误解她了,她并不是针对我一个人的。”

    在接下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浩再也没去过医务室。我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和欣慰。在辅导的过程中,自始至终我都没有给他一个直接的劝告或说教,他所有的转变都是在改变他周围的环境以及改变自我的过程中完成的。通过这件事我更加相信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在咨询过程中,帮助学生重建支持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个案小结

    原因分析

    浩以前生活在一个爱意浓浓的氛围中,升入初中以后,原来的精神支柱一下子被打破了,他的心理找不到支撑这种情感的平衡点。他渴望老师、同学们的情感支持。当这种被关爱的满足感缺乏时,便转化为一种生理上的幻觉:他认为呕吐可以引起老师的注意、同学的同情,甚至可被父母接回家住上三两天。

    辅导方法

    (1)首先与当事人建立了十分融洽的咨询关系。通过身体的接触、微笑和轻松的语言,拉近与当事人的距离,从而为咨询打下基础。其次引导当事人宣泄情绪,理清混乱的思维,并进行认知质疑。在咨询过程中,不断巩固咨询关系,逐步取得当事人信任,让他感到自己被关注、尊重,并能进行自我评判。

    (2)构建学校支持网络,取得班主任的支持。

    经验和教训

    心理咨询切忌急功近利,切忌用说教方法规定行为目标;在心理咨询中教师要特别重视挖掘家庭、学校等周边环境对当事人不良行为的影响,在人际关系的协调上多下功夫。 (刁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