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5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3199301
副科老师当自强
http://www.100md.com 2005年4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第12期
     最近,有人在网上抛出“副科老师不是人吗”的话题,看了一些副科老师的诉苦后,作为教生物副科的我,写下一些感想。

    我工作十几年来,因为学的是生物专业,一直教着副科,面对学校的一些做法,面对学生和家长的冷落,面对村里人的“一个副科老师,有什么了不起”,面对一些主科老师异样的眼光和语气,我没有埋怨,更没有自暴自弃,而是积极工作,努力学习,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我知道副科老师在辅导学生、批改作业等方面,确实比主学科老师要轻松得多,而且思想压力也不大,一些所谓的副科“地位差一点,报酬少一点”是自己的心态造成的,是没有正确地看待自己的教学和工作的地位。报酬比别人少,别人是花了许多心血和劳动换来的,有付出就有报酬是应该的,因此,我们不必计较这些经济上的差距。而应该自己去找点事,或者是多点其他的付出途径去缩小这样的差距。上班时,我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及教育的实践中,在上班之余,我每天晚上都坚持学习和写作几小时,研究自己平时在教育教学中观察、遇到和发现的问题,写了一些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在《人民日报》、《生物学教学》等几十家报刊发表了六十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在一些生物老师的评优课和辅导学生的生物知识竞赛、实验比赛中获奖。作为文学爱好者,我在工作之余,还发表了几十万字的文学作品,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个人作品集《垂钓乡村》一书,加入常州市作家协会。通过自己自强不息的努力,我不仅减少了与主科老师在经济上的“差距”,而且使我能够顺利通过市教育局的各种考核,从乡村中学被选拔到城区中学。在新工作环境中,教生物课的我在学生心目中有威信和地位,在其他主学科老师心目中也有地位。这些全是靠自己的个人努力和奋斗而得到的。

    以上我的奋斗和努力告诉一些副科老师一个道理,就是“三百六十行,只要自己去努力了,而不是去怨天忧人,或者是说闲话废话,那么,行行都会出成绩。”为此,我们从事非主学科教学的老师,对自己要有正确的态度和认识。

    首先要有平和的心态,正确看待学校教育工作的分工,正确看待自己的工作,要有正确的教育观。现在,提倡和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虽然学科分主副,但教师不能分为主副,应该承认多劳多得,同时要有“所有教师在地位上应该平等”的观念!只有自己把自己当人看,别人才会把自己当人看。

    其次,要努力而积极地进行自己的学科教学和教育,如果自己都不重视自己所教的学科,怎么让别人来重视你?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要把自己的课随意地让给其他主学科的老师,不要用简单的教学(让学生自习或者做其他学科作业等),使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产生轻视的态度。同时,要有积极钻研教学的意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机智和水平,使自己的课上得生动而有趣,使学生喜欢自己上课。相信自己,相信付出就有收获,相信副科老师同样能够干出大事业,同样有自己的“精彩”。

    再次,正确看待与主学科老师在报酬和待遇上的“差距”问题。主学科老师在课后辅导、作业批改上,确实比非主学科老师要辛苦得多,报酬多一点也是劳动所得(如晚自习费、中考奖、补课费或者是辅导费等),我们应该理解主学科老师,这样,也就不会有什么“心态不平衡”的想法。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去付出自己的劳动来减少与主学科老师在经济上的差距,如我把主科老师在课余辅导学生的时间花在写作挣稿费上——其实也是在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此来平衡自己的心态。学会找一些让自己快乐的支点,生活就更美好,工作就更开心。

    最后,对待学校总是倾向于主学科老师的做法,应该理解学校领导的苦衷,要有“我不是为领导而工作,不是为荣誉而工作,不是为别人而工作”的思想境界,多一些顺其自然,多一点宽容,再加上自己积极而认真负责地工作,相信即使没有荣誉的光环,我们在自己的心里照样是最优秀的。这样,副科老师就一定会活得快乐,工作得舒心,就没有“副科老师不是人吗”的感慨了,也就会干出大成绩。 (朱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