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5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319929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困家庭子女人格教育研究”中期总结(2)
http://www.100md.com 2005年4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第12期
     (2)2003年12月~2004年1月,本阶段结合高二年级部分学生因学习压力过大,出现厌烦学习、害怕考试和初三学生中考,高三学生面临高考等情况,开展了子课题《面对竞争 提高耐挫能力的研究》,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做一代有志气的青年。

    (3)2003年9月~2004年1月,本阶段配合学校学生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活动和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的活动,开展了子课题《学生交往、合作能力的培养研究》。

    例如:学校为了让社会全面了解宏志班,决定由在校的宏志生学生回到他们的母校,介绍宏志班,并发放一些宣传材料。

    宏志班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社会交往能力和自我推销能力都很差,学校开展这次活动的目的是锻炼他们的社交能力。为此,在活动之前,班主任特地利用班会的时间进行了一次培训。从进入传达室开始模拟,如何自我介绍,如何能进入学校,如何能见到负责人;见到老师后,应该注意的礼仪,如何递交宣传材料等。

    通过这件事情,教师们感受到,在日常教育中不但要学会把握教育时机,还要学会创造教育时机,要积极地利用每一次活动,结合本班的特点确定教育的目标,设计活动环节,落实教育效果。

    (4)2004年2月~7月,结合高三年级成人仪式的教育活动,以及青年业余党校成立和高二部分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进行了“三观”教育。为此,开展了子课题《新学期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研究》。

    (5)2004年2月~2004年10月,结合50年校庆、示范校验收活动,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健康地成长,为此,开展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环境的探究》的研究。

    (6)2004年9月~2005年7月,结合市区教委“文明礼仪伴我行”的主题教育活动以及迎接50年校庆等工作,确立了《通过自主教育实现人格自我完善的探讨》的研究、《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探究》的研究、《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环境的探究》的研究课题。

    (7)2005年9月完成结题报告。

    六、研究结果

    1.教师的理论水平、教育观念进一步更新

    过去班级的主题教育活动很大程度上是从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而不是从学生的问题的实际出发,以说教为主,形式单一,枯燥乏味,学生对这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不认可,流于形式,效果不佳。

    现在通过课题研究,教师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材料,信息量增大了,视野也开阔了;树立了科研的意识,在实践中能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

    2.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融洽、和谐

    一些教师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当“问题生”出现问题的时候,总是习惯于大声训斥、挖苦,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现在,通过课题研究,当“问题生”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能从学生的感受出发,给他们以特别关注,平等地对待他们,矫正他们身上的问题,使学生能够心悦诚服地接受帮助。 (李雅东)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