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6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3199241
通过绘画洞悉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1)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年第2期
     一、问题的提出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迅速了解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的个性,爱好;了解他的心理健康状况,就会很容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以后的教学和师生交流打下基础,也可以及时发现该学生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但是,在目前的集体教学中,一个教师要面对好几个班的学生,想通过观察、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效果也不见得很好。

    是否有一种简单快捷的洞察学生心理的方式呢?绘画。

    为什么绘画有这样神奇的功效呢?

    人类在远古时代就用图画交流信息,儿童也是先会涂鸦和画画,然后才学会书写文字,图画是天然表达人类内心感受的工具。人们在绘画的时候,内心没有什么防御,因而绘画成为潜意识的一种流露。文字则是社会化的产品,当人们用文字来表达自己时,其实是在用社会化的工具来表达自己,而这只有在意识层面才能做到。

    另外,人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一幅寥寥数笔的画,却可以生动形象地表达丰富的内涵,但如果想用文字把画的内涵表达清楚,要用很多文字。

    从十九世纪末,人们就开始尝试系统地通过图画了解人类自身,最初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儿童身上。伯特(Burt,1921)对儿童绘画进行分析,将儿童及青少年的图画分为不同阶段。古迪纳夫(Goodenough,1926)研究儿童及青少年画人的规律,并首次把图画与智力评估联系在一起。随后的哈里斯(Harris,1963)提出“绘画是认知成熟的指标”。有一些心理学家进一步把绘画测评技术用到了临床之中,普洛特和菲利浦研究学生在学校的情况,要求学生画出我和学校里的人(教师、同学),在学校里做什么,提出“学校动态图”的模型。沙堡对学校动态图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普洛特和塞尔特提出学校动态图与学习成绩相关。诺夫和普洛特把家庭动态图和学校动态图合并成一个模型:家庭与学校动态图。

    中国的绘画心理学起步得比较晚,从事研究的人员也比较少。华东师范大学严文华教授的《心理画外音》是该领域的第一部专著。

    另外,图画心理学一开始就把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儿童身上。虽然到目前为止,其研究的对象已经从儿童扩展到更广泛的群体,但重点对象仍然是儿童,对于刚刚从童年中走出来的中学生的研究几乎是空白。这也许是因为儿童尚无法用语言很好的表达自己,我们要了解他们,不得不通过绘画这种方式。而中学生,已经可以用文字和语言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了。但是,绘画仍是我们了解学生的一个窗口,它使学生能通过另外一种语言与别人交流对自我、他人和环境的感情、观念、幻想和认识。

    本研究主要对象是中学生。

    常见的绘画技术有以下几种:画人,例如:画自画像(可以看出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画雨中之人(可以考察人们在压力情景下的反应)。

    画一个家庭,可以了解作画者对家庭的态度,家庭成员之间的动态关系。

    画树,也叫“树木人格图”,可以考察一个人的成长经历。

    画“屋-树-人”,可以考察作画者多方面,包括人格整合程度,对自我成长的看法,对待家庭、亲情的态度和看法等。

    一般我会选用画一棵树,原因有三个:一是,画树比较简单,人人都会,不需要什么绘画技巧;二是,人们在画树的时候很放松,几乎放下了防御,潜意识会自然流露;三是因为树的成长与人的成长有相似之处,我们常常比喻一个人健康成长就像一棵茁壮成长的树。所以,通过画一棵树,我们可以考察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发现他对成长经历的感受以及目前的成长状况。由于青少年正处于成长阶段,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只要及时发现和干预,就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所以画树就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窗口。

    二、 研究方法

    (一)被试:广东省东莞市实验中学高中的六个自然班,348名学生,回收作品318份,有效回收率91.4%。

    (二)实验材料与程序

    分班进行,发给每个学生一张A4纸,给出的指导语是:“请画一棵树,给你的树起一个名字,说明它的生长季节”,没有绘画的时间限制。

    施测后两个星期内,随机访谈了其中六十名学生,平均每个班十名。访谈内容一般是:请他(她)介绍自己的画,需要介绍的基本信息包括:树名、果实名(如果有果实)、季节、作画时的心情。

    三、结果与分析

    下面,我说一说每一种树的基本解读:

    ●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的树:

    一般代表生命力茂盛 ,成长得比较健康。当然,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分析,比如,虽是一棵枝繁叶茂的树,却笔触很淡,就可能是不够自信的表现;如果纸张很大,但树却很小,或者画在纸的边缘角落,可能是自我评价不够高;如果树有阴影,可能是心境不够明朗的表现;如果绘画的笔迹是潦草的,可能代表着做事没有耐心,没有毅力……但总体来说,这类学生的心理是比较健康的,成长中遇到问题比较容易解决。

    图1是一棵柳树,枝条上扬,充满勃勃生机,而且柳树是生长在一个山坡上,同周围相比,地势比较高。作画者是地理班的班长,学习成绩很好,在地理班已呈领先之势;另外,该生做事踏实细致,一步步落实到位……这一切特点,都通过她画的柳树表现出来了:上扬的枝条,代表她学习的上升势头;柳树生长在山坡上,代表她目前学习的领先状态;一片片排列有序的柳叶,代表她踏实细致的做事态度。

    ●枝条下垂的树:

    枝条下垂的树中,最多见的树种是柳树,其次还有榕树,南方的榕树是一种树冠很大、有长长的下垂的气生根的树。画出这种类型的树,一般来说,代表怀旧,他们虽然已经生活在新的环境中,却对过去念念不忘。通过对学生的访谈,发现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过去的时光太美好,比如很多学生谈到了他们快乐轻松、无忧无虑的童年;另一种是对现实生活还没有适应,紧张单调的高中学习生活和学业竞争压力,让一部分学生喘不过气来,这时他们往往希望回到过去。这类学生显然有些逃避现实,教师要做的,是让他们敢于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解决问题,克服困难。

    图2是一幅构图优美的柳树,飘扬的柳枝,飞翔的大雁,沉思的学生……构成了一幅忧伤怀旧的诗意画面。经过和学生交谈后得知:该生是外校刚转来的,对新环境有些不适应,十分想念以前的学校和朋友。

    ●枯树:

    对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高中学生来说,枯树占这么大的比例,实在是有些让人吃惊,更让人担心。

    一般来说,枯树往往意味着生命力不足,成长受阻。原因或者是因为外部环境不适应,比如感觉缺乏关爱和养料,难以茁壮生长;或者是因为内在成长动机不足而导致枯萎。其实,内外原因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很难截然分开。根据访谈发现,画枯树的学生,大多是学业有压力或社会交往上比较孤单的人。

    在目前这种教育制度下,以升学为主要目的的应试教育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业有困难,心理有压力,自信心受损;成功者只有少数几个人,也就是排名在前面的那几名学生。当一名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努力,却不断失败,就会感到紧张、厌倦,自暴自弃;就会感觉自己好象生活在缺水的环境中;有的学生甚至觉得自己是生活在沙漠中的一棵树,已经快要枯萎而死。 (潘红平)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