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军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以及改进措施
在军队质量建设中,全面提高军人的素质、培养大量能够驾驭现代战争的军事人才,无疑是极为迫切的任务。合格的军事人才,除了需要具备坚强的政治信念、过硬的军事素质、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健康的体魄外,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因为未来战争的较量,不仅仅是武器装备的较量,也是心理素质的较量,心理健康也是战斗力。
军事院校作为培养部队未来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的摇篮和基地,在军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锻炼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就要求军校在对学员进行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和加强对学员心理素质的教育和研究,这也是军事院校面向未来发展必须采取的重要举措。
一、目前军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现状及原因探讨
目前的军校大学生正处于新世纪新军事变革的新时期,知识、信息大爆炸,科技飞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这就使得当代军校大学生心理发展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另外,这一时期的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正处在由幼稚迅速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这就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又呈现出鲜明的年龄特征。
⒈心理上的自主性逐渐增强,对环境和他人的依赖性也同时存在
大学时期是人的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们离开了家乡,告别了朝夕相处的父母和其他亲人到异地求学,通过军训实现了“两个转变”(由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由地方老百姓到解放军的转变),而军校校园的组织管理模式与中学差异较大,具有以正规化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为主的教育管理特点,使军校大学生的成人感、独立性明显增强。然而,由于军校特殊严格的管理模式,再加上他们毕竟没有真正成熟,不少人对军事环境的适应能力还很差,除了教室、宿舍、图书馆三点一线的活动天地之外,他们中的大多数并未广泛地接触社会或者深入部队实际,还不能独立地去适应社会,开展人际交往,解决各种具体问题,对上级或领导有着较深的依赖心理。因此,军校大学生在思想上强烈要求独立,同时他们又感到自己实际上并未“真正独立”,从而表现为自主性与依赖性同时存在的现象。
⒉心理上的自豪感比较突出,自卑感也时常显现
大多数学员都是以竞争胜利者身份来到军校,他们倍受同辈人的羡慕。在家中,他们得到父母的呵护,个人成长大都一帆风顺,许多人没有社会生活阅历和挫折经历,认为考上军校就意味着人生的某种成就和成功。然而在强手如林、管理严格、竞争激烈的军校,很多人原来的那种“鹤立鸡群”的优势已不复存在。尤其现在的军校以提高任职能力为主,讲究知识与能力素质的并重,学员之间的差异性和差距开始显示出来,一些学员的自卑感便油然而生。近几年来,军校大学生中独生子女人数逐渐增多,他们过去在家庭中是“小皇帝”,凡事习惯以“我”为中心,进入军校紧张严格的集体生活后,原有的优越感荡然无存,被自卑和焦虑情绪代替。
⒊理想期望值较高,时刻面临现实的考验和磨练
所有军校大学生都是怀着绿色的梦想跨进军校大门的,他们想像中的军校是充满神秘感和荣誉感的。但进入军校大门之后,很快发现,军校并非伊甸园,生活的道路并非花团锦簇、处处洒满阳光,现实情况并非像他们所憧憬的那么美好。他们发现,紧张有规律的生活节奏、高标准高强度的军事训练以及严格的日常管理等现实与自己心目中的期望反差甚大。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困扰着一些学员,失望感频频袭来,有些人开始怀疑自己,甚至用不信任的态度来对待周围一切事物。
由于心理素质脆弱,在校大学生不少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表现为:部分学员正义感淡化,自我控制和承受逆境的能力较差,遇事容易走极端等,严重的甚至精神失常,自杀现象也偶有发生。
二、提高军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几点思考
军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应当引起全军院校和广大干部的高度重视。学校应加强维护学员心理健康、提高学员心理素质的意识,把它作为搞好任职教育的重要内容。
⒈让心理健康教育扎根军校课堂,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及心理辅导机构
在军事院校普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学员心理意识的正确引导和人格教育,传授心理卫生知识,使学员学会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调适,保持心理平衡,促进心理健康。努力吸收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并联系广大学员的实际,以课程开设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在师资力量薄弱的院校,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培训或引进专业人才。
同时,进行专门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是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开设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机构,可以对学员在日常学习训练或生活中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疏导和矫正,使学员的烦恼、郁闷等不良情绪有宣泄和排遣的渠道。对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学员,还可以会同心理医生和专家进行会诊,对症下药。另外,院校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机构应该树立制度建设意识,包括心理健康情况分析制度、普查制度、档案制度、心理咨询服务制度、心理疾病检测制度等,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⒉提高广大教员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健全学员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单靠心理学教员的指导和咨询是不够的,必须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去。因为心理健康不能仅依赖理论认识,还需要多方面的协同配合和持续耐心地开展教育,才能产生实效。因此,增强广大教员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是加强军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学校要组织教员学习、培训,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与方法,并运用到教育和教学各个过程中,处理和解决学员的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注重挖掘学员的能力,开展环境适应、人际交往、恋爱和性健康等方面的教育。
⒊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活动,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学员的心理素质
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因而多参与社会活动,往往有利于增强意志力、丰富体验、发展才智,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学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活动,如鼓励学员利用寒暑假参与各类实践活动,提出一些社会调查研究的课题,让学员生走出封闭的象牙塔,去经风雨、见世面,获得一些磨砺,从而锻炼自身的心理素质。
也应该经常性地组织一些集体形式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创造机会让学员多接触社会和基层部队情况,增强学员对部队和社会的了解,加强对国情和国际时事的认识。
⒋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中增强学员的心理素质
校园精神氛围对学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对学员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积极向上、乐观、和睦、轻松的群体气氛,有利于学员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院校是一个知识集中、文化集萃、思想集锦的独特群落,必须将院校充足的思想文化资源和丰富的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才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可以让学员在广阔的生活空间中尽情地施展天赋与才华,增强竞争意识,奋发进取,不断增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广泛的交流、交际和合作,可以使学员建立和睦、融洽的人际关系,培养自身健全的人格和健全的心理,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乔清明)
军事院校作为培养部队未来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的摇篮和基地,在军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锻炼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就要求军校在对学员进行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和加强对学员心理素质的教育和研究,这也是军事院校面向未来发展必须采取的重要举措。
一、目前军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现状及原因探讨
目前的军校大学生正处于新世纪新军事变革的新时期,知识、信息大爆炸,科技飞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这就使得当代军校大学生心理发展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另外,这一时期的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正处在由幼稚迅速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这就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又呈现出鲜明的年龄特征。
⒈心理上的自主性逐渐增强,对环境和他人的依赖性也同时存在
大学时期是人的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们离开了家乡,告别了朝夕相处的父母和其他亲人到异地求学,通过军训实现了“两个转变”(由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由地方老百姓到解放军的转变),而军校校园的组织管理模式与中学差异较大,具有以正规化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为主的教育管理特点,使军校大学生的成人感、独立性明显增强。然而,由于军校特殊严格的管理模式,再加上他们毕竟没有真正成熟,不少人对军事环境的适应能力还很差,除了教室、宿舍、图书馆三点一线的活动天地之外,他们中的大多数并未广泛地接触社会或者深入部队实际,还不能独立地去适应社会,开展人际交往,解决各种具体问题,对上级或领导有着较深的依赖心理。因此,军校大学生在思想上强烈要求独立,同时他们又感到自己实际上并未“真正独立”,从而表现为自主性与依赖性同时存在的现象。
⒉心理上的自豪感比较突出,自卑感也时常显现
大多数学员都是以竞争胜利者身份来到军校,他们倍受同辈人的羡慕。在家中,他们得到父母的呵护,个人成长大都一帆风顺,许多人没有社会生活阅历和挫折经历,认为考上军校就意味着人生的某种成就和成功。然而在强手如林、管理严格、竞争激烈的军校,很多人原来的那种“鹤立鸡群”的优势已不复存在。尤其现在的军校以提高任职能力为主,讲究知识与能力素质的并重,学员之间的差异性和差距开始显示出来,一些学员的自卑感便油然而生。近几年来,军校大学生中独生子女人数逐渐增多,他们过去在家庭中是“小皇帝”,凡事习惯以“我”为中心,进入军校紧张严格的集体生活后,原有的优越感荡然无存,被自卑和焦虑情绪代替。
⒊理想期望值较高,时刻面临现实的考验和磨练
所有军校大学生都是怀着绿色的梦想跨进军校大门的,他们想像中的军校是充满神秘感和荣誉感的。但进入军校大门之后,很快发现,军校并非伊甸园,生活的道路并非花团锦簇、处处洒满阳光,现实情况并非像他们所憧憬的那么美好。他们发现,紧张有规律的生活节奏、高标准高强度的军事训练以及严格的日常管理等现实与自己心目中的期望反差甚大。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困扰着一些学员,失望感频频袭来,有些人开始怀疑自己,甚至用不信任的态度来对待周围一切事物。
由于心理素质脆弱,在校大学生不少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表现为:部分学员正义感淡化,自我控制和承受逆境的能力较差,遇事容易走极端等,严重的甚至精神失常,自杀现象也偶有发生。
二、提高军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几点思考
军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应当引起全军院校和广大干部的高度重视。学校应加强维护学员心理健康、提高学员心理素质的意识,把它作为搞好任职教育的重要内容。
⒈让心理健康教育扎根军校课堂,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及心理辅导机构
在军事院校普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学员心理意识的正确引导和人格教育,传授心理卫生知识,使学员学会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调适,保持心理平衡,促进心理健康。努力吸收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并联系广大学员的实际,以课程开设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在师资力量薄弱的院校,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培训或引进专业人才。
同时,进行专门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是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开设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机构,可以对学员在日常学习训练或生活中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疏导和矫正,使学员的烦恼、郁闷等不良情绪有宣泄和排遣的渠道。对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学员,还可以会同心理医生和专家进行会诊,对症下药。另外,院校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机构应该树立制度建设意识,包括心理健康情况分析制度、普查制度、档案制度、心理咨询服务制度、心理疾病检测制度等,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⒉提高广大教员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健全学员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单靠心理学教员的指导和咨询是不够的,必须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去。因为心理健康不能仅依赖理论认识,还需要多方面的协同配合和持续耐心地开展教育,才能产生实效。因此,增强广大教员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是加强军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学校要组织教员学习、培训,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与方法,并运用到教育和教学各个过程中,处理和解决学员的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注重挖掘学员的能力,开展环境适应、人际交往、恋爱和性健康等方面的教育。
⒊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活动,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学员的心理素质
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因而多参与社会活动,往往有利于增强意志力、丰富体验、发展才智,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学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活动,如鼓励学员利用寒暑假参与各类实践活动,提出一些社会调查研究的课题,让学员生走出封闭的象牙塔,去经风雨、见世面,获得一些磨砺,从而锻炼自身的心理素质。
也应该经常性地组织一些集体形式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创造机会让学员多接触社会和基层部队情况,增强学员对部队和社会的了解,加强对国情和国际时事的认识。
⒋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中增强学员的心理素质
校园精神氛围对学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对学员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积极向上、乐观、和睦、轻松的群体气氛,有利于学员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院校是一个知识集中、文化集萃、思想集锦的独特群落,必须将院校充足的思想文化资源和丰富的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才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可以让学员在广阔的生活空间中尽情地施展天赋与才华,增强竞争意识,奋发进取,不断增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广泛的交流、交际和合作,可以使学员建立和睦、融洽的人际关系,培养自身健全的人格和健全的心理,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乔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