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6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3199208
全员参与、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1)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年第3期
     [编者按]作为全国率先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省份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迄今已经历了20余年。在省教育厅一贯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通过专兼职心理辅导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浙江省已经确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运行机制,培养起了一支素质良好的骨干队伍,涌现出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可以说走到了全国前列。本刊记者在浙江省调研期间了解到,无论是普通教师还是科研人员谈到心理健康教育,无一例外都会提到一个人,那就是浙江省教育厅张绪培副厅长。怀着深深的敬仰和敬佩,我们采访了颇有些传奇色彩的张厅长。

    记者:张厅长,您好!我们了解到,早在1997年您就曾经在一次心理辅导工作会议上提出一个十分精辟的观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有热情,同时又必须十分谨慎。”请您谈一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解。

    张厅长: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不是简单地用分数可以衡量的。分数只是教育的结果,我们不应把教育过程忘掉、把最本质的东西忘掉。心理问题是现代病,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通过各种途径投射在孩子身上,引起孩子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适应障碍。现在的孩子实际上是很可怜的——他们很少有可以倾诉的地方,他们的心里话不愿意对家长说,更不用说把家长看作安全的港湾了。家长在孩子身上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可是教育方法却不对,他们只希望孩子好好念书,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和分数。在这方面,成功的家长是有的,但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却只有失败的教训,少有成功的经验。所以,家庭教育如何普及是大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尤其必要。

    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既需要我们对这项事业有倾心投入的热情,也需要我们有一个非常严肃、科学的态度。教师要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导航人,就必须具有足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有良好的专业技能,仅凭热情和爱心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对相关教师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既是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也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实施的关键。

    记者:我们知道您多年在中学执教,并且拥有十年做校长的经验,历任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局长,一线教师对您的评价是“很有教育理想”。请问,您的这些教育经历对于您支持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什么样的影响?

    张厅长:我个人心态很平和,自我调适能力也比较强,总体上心理承受能力还是蛮强的(笑)。我18岁下乡,到黑龙江插队,远离父母,只能自己照顾自己。那时候的孩子生活条件没有现在这么优越,父母的期望也没有现在这么高,所以也就没有这么多的心理问题。我们现在的家庭教育可以说是错位的,我认为家庭教育的核心,首先应该是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家是最安全的,孩子没有地方讲的话可以到家里来讲;其次是对文化传统的重视,这是我们的教育有别于国外的地方,比如教育孩子爱惜粮食,吃饭时碗里不能剩米粒,等等。而我们的家长关心的却只是孩子考第几名,这是很荒唐的。读书应该怎么读虽然是家长要关心的事,但主要还是孩子自己的事,是学校的任务。一些学习好的学生不一定心理就健康。德智体美是一个整体,应该全面发展。

    良好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及时地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会解决这些困惑和问题,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记者: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已形成规模,建立了较为健全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网络——即省、市、县、学校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网络,请您介绍一下这个组织网络的建立和发展情况。

    张厅长:要整体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没有一个健全的组织网络是不行的。对此,浙江省教育厅早有清醒的认识,并且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2001年1月,省教育厅制定了《关于认真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 进一步加强我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提出了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五年规划,明确规定了要逐步建设和完善省、市、县、学校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网络。根据这一部署,2001年,我们成立了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下设指导中心办公室,负责全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与组织工作。2002年,各市教育局相应成立了指导中心及办公室,负责各市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2003年至2004年,省、市指导中心积极推进县(区)的心理辅导中心及学校层面的心理辅导室建设,截止2004年12月,县一级心理辅导中心已基本建立,并指定了专人负责区域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绍兴上虞市以“学校试点探索,园区实验攻关,全市区域推进”为基本思路,大胆实践,取得了区域性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经验,形成了“科研引路,行政搭桥,园区示范,区域推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

    2005年,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建设也取得较大的进展,几个典型点,如富阳、普陀学校组织建设已经100%覆盖,辅导站的建设也分别达到100%、74.3%。根据温州指导中心提供的统计数据,2001年,温州市只有70所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到2004年,该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已发展到260所。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数将近扩展了3倍。

    我们设想要建立一项基于统计分析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定期“工作通报制度”。各市指导中心每年对本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建设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建立时间、人员配备、区域分布、工作进展等),递交省指导中心办公室,由省指导中心办公室依托教科院网站定期发布,以方便各地市的参考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汇总形成“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年度发展报告”。

    记者:如何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重要问题,浙江省在这方面有哪些举措和做法?

    张厅长:如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是一个长期需要我们探讨的课题,可以说,这是一个没有终结的研究。浙江省主要通过优秀成果总结、推广、展示与研讨活动,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省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其中一项任务就是负责组织全省心理健康教育科研专题研究,从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操作技能、活动方法、个案研究、心理辅导室建设等方面展开研究,定期举行全省性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讨会,定期评选和推广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秀科研成果。2004年6月,我们在富阳召开了“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展示与研讨会”,主要就心理健康活动课设计与评价的实效性与针对性进行研讨交流。会议以活动课的设计与评价为主题,安排了经验交流、展示研讨、专家讲座等活动内容,推出了小学、初中、高中、职高18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并进行说课、评课等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全省共有400多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参加了本次展示与研讨活动。 (陈 虹 何 妍)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