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6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3199175
影响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探析(1)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年第3期
     弱势群体一般是指在数量和社会竞争力上居于弱势地位的社会人群。例如,进城务工的农民、城市下岗人员、部分(或大部分)单亲家庭、残疾人家庭(包括躯体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孤儿等等。弱势群体一般具有以下特点:收入较低、社会地位较低、社会竞争力较低、文化水平不高、家庭结构存在缺陷、生存压力较大和生理或心理上存在缺陷等。

    家庭作为由全体家庭成员组成的互动系统,提供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其对于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必然有着深远的影响。由于家庭是组成社会的最小结构单元,众多社会文化因素都是通过家庭而影响个体的——例如性别认同、社会化等,因此,研究家庭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可以为了解和改善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

    由于弱势群体普遍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力,对子女的关注程度相对较低,弱势群体家庭的一些特点必然会影响到其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其中,遗传因素、家庭结构、父母的教养方式及家庭压力状况对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健康影响尤为重要。

    一、遗传因素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遗传作为父母影响子女身心状况的直接因素,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必然的影响。在弱势群体中,许多残疾人家庭由于身体方面的缺陷,导致他们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生存压力加大,直接产生抑郁、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而且,有身体缺陷的儿童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常常会遭遇到同伴欺负、成长受挫等负性的生活事件,从而使其产生人格上的障碍。

    除了躯体方面的影响外,神经系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为神经系统是人类心理的物质基础。现有的精神病学研究已经表明,父母中有一方患有精神疾病,其子女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数十倍,父母双方患病的子女的发病率要更高。所以在讨论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时候应该对遗传因素予以充分的重视。

    二、家庭结构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结构是指一个家庭的组成方式和各家庭成员的总体状况。家庭结构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婚姻状况上。

    在我国,独生子女家庭的数量越来越多。由于独生子女家庭的结构特点,使独生子女的生长具有独特的环境,必然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相应的影响。独生子女家庭中,无论是对孩子生活上的关注,还是教育上的投入,家长都会倾注所有的精力和财力,所以,独生子女(尤其是城市中的独生子女)一般都享有优越的物质生活和良好的教育环境。但由于家长过分关注孩子,并给予孩子过高的期望,常会导致儿童的自理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的降低,且心理压力常常高于非独生子女。由于独生子女周围缺少同龄人,而使他们必须经常与成人交往,所以独生子女在应激反应能力方面反而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学生。在一项高中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调查中发现: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高中生的焦虑、抑郁之间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独生子女高中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高于非独生子女,焦虑和抑郁症状评分也低于非独生子女。

    许多生长在城市中弱势群体家庭的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父母难以满足孩子在生活与精神方面的需要,当他(她)们感受到与周围伙伴在物质生活上的显著差异时,由于缺乏正确的认识,常会产生低人一等的感受,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并逐渐远离伙伴,陷入孤独痛苦的心境,从而影响其健康人格的发展。

    父母婚姻状况是反映家庭结构的重要指标。由于弱势群体生活压力较大,父母常常为生计奔波,缺乏对维系夫妻婚姻感情的经营,导致一些家庭婚姻关系紧张。而作为家庭的主体,父母在家庭中占据支配地位,父母间的关系必然对子女心理健康状况产生深远的影响。

    父母间的婚姻状况既会影响到家庭氛围,又会影响到对子女的教养方式。父母的婚姻关系不好,争吵、挑剔、冲突越多,子女体会到的消极情感就越多,同时还会通过观察学习学会攻击行为。婚姻状况不好的父母,由于彼此之间存在着矛盾,容易将这种矛盾泛化到对子女的教养方面,很多时候仅仅是为了反对对方而采取不一致的教养态度或者迁怒于子女,导致孩子无所适从,形成多重性格特征。父母婚姻关系对儿童母婴依恋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父母婚姻关系不好,常导致对子女的忽视,从而使孩子产生非安全型亲子依恋,缺乏安全感,从而影响其健全的人格发展,对儿童将来的人际交往易产生不利的影响。

    父母离异则会对子女心理健康发展造成更为不利的后果。由于父母的离婚、家庭的残缺,离异家庭的子女有一种被抛弃感和负罪感,易形成残缺感、不安全感,会产生更多的消极情绪,如敏感多疑、自卑偏执、易愤怒、恐惧、悲伤,焦虑水平偏高,同时表现出情绪波动较大。父母离异还会影响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因为儿童正处于生长成熟期,父母的离异不能使他们受到应有的关注和训练。研究发现,离异家庭子女的主客观自我控制能力都明显低于完整家庭子女。在一项对于不同家庭子女异常水平的研究中发现,不同家庭状况下子女的异常水平差异显著,正常家庭子女的异常水平最低。父母离异家庭子女的异常水平最高,其次是父母再婚和父母分居。

    三、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个体的心理发育、人格的形成、归因方式及心理防御能力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消极影响,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其子女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父母的教养方式可分为民主型、强制型和放任型三种。不同家庭教育方式对于精神分裂症倾向有极显著影响。强制型和放任型家庭子女的精神分裂症倾向要高于民主型家庭。在不民主的家庭教育方式下,子女更容易出现交往障碍。

    亲子关系是父母采用何种教养方式的主要表现,亲子沟通方式则是父母采用何种教养方式的行为指标。积极的教养方式表现出情感温暖、理解孩子。有研究表明,父母采取温暖理解教养方式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要好于父母采取严厉惩罚或过度保护的学生。而消极的教养方式则表现为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消极的养育方式,容易使青少年形成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等不健康的心理。在我国家庭教育中,由于许多家长缺乏正确教育理念,缺乏教育心理方面的相关知识,不良教育方式普遍存在,而且与儿童行为异常、焦虑、心理障碍有密切关系。父母与青少年之间的沟通是与青少年的社会适应相联系的。良好的亲子沟通可以使家长与孩子的心理距离缩小,家长在与孩子沟通中了解其心理需要,随时发现孩子成长发展中的各种心理变化,理解尊重孩子,从而促进青少年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发展。而不良的亲子沟通则拉大了家长与孩子的心理距离,家长缺乏对孩子心理变化的敏感性,易忽视孩子的心理需要,从而使青少年表现出孤独、抑郁等不良的心理状态。

    父母的文化程度是影响父母采取什么教养方式的主要因素。我国研究者发现,受教育程度是影响父母行为的重要因素,受教育程度低的母亲在教养方式中的溺爱、忽视、专制、惩罚、成就要求及教育的不一致等趋向性高于受教育程度高的母亲,而受教育程度高的母亲则更具有民主性。文化程度高的父母往往给予子女更多的尊重、理解,与子女的情感交流更融洽,在使用惩罚、拒绝等消极教育方式时更为慎重。相比之下,文化程度低的父母则多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对子女的惩罚也更加严厉。 (陆桂芝 李 响)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