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2005年河南省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课题组在全省范围集中开展了网上调查。问卷链接在河南省教育厅网站主页上。问卷的设计遵循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和“贴近学生思想、贴近学生群体、贴近学生生活”的原则,涉及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学业、上网、娱乐、家庭、德育工作等十个方面。
4月15至5月15,全省上网参与调查的中小学生达66310人次,其中小学生26328人次,占39.7%,中学生39982人次,占60.3%。男生32838人次,占49.5%;女生33472人次,占50.5%。城市学生63919人次,占96.4%;农村学生2391人次,占3.6%。公办学校学生65205人次,占98.3%,民办学校1105人,占1.7%。这次调查历时一个月,覆盖面广,信息量大,技术先进。其中,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如下。
学习心理
问卷就中小学生对学习的感受分别作了调查。结果是小学生中喜欢上学的占88.8%,无所谓的占7.6%,不喜欢上学的占3.6%;学习感到不困难的占46.6%,感到一般的占44.5%,感到困难的占8.9%。这说明多数小学生是喜欢学校生活的,学习压力不大或不太大,但有大约10%的小学生学习困难,可能产生厌学倾向。而中学生感到压力较小的占5.5%,感到压力适中的占47.71%,感到压力大的占46.79%。比之小学生,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明显增大。这提示教育者要设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问卷就中小学生对学习的心理状态也作了调查。首先调查了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紧张度和愉快感。结果是小学生中绝大部分表示不紧张或一般,只有13.5%的小学生表示非常紧张或紧张。而中学生中有31.8%感到非常愉快,有38.5%感到比较愉快,有23.2%感到一般,有6.5%感到不愉快。其次,调查了学生对教师的期盼、态度和师生关系所反应的学习状态。结果是小学生中有78.9%希望教师关注自己;78.3%愿意主动回答教师的提问。说明多数小学生希望被教师了解和认可。值得注意的是,还有5.5%的小学生希望逃离教师的视线,不愿主动与教师交流,有16.2%的小学生对老师关注与否、对老师的课堂提问表示“无所谓”或“随便”。而中学生对师生关系问题,有52.6%的中学生选择融洽,有39.4%选择一般,有2.3%选择不融洽,有5.7%选择内心排斥。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压力, 70%以上的中学生选择求助于教师。可见绝大多数中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是良好的,极少数学生有问题,这或许与学习状态有关。
人际交往心理
问卷就中小学生对人际交往的感受作了调查。结果是小学生在学校与同学在一起时,心里感觉快乐的占91.3%,不快乐的占3.2%,无所谓的占5.5%。而中学生在与同学发生矛盾时,大部分中学生能妥善处理,只有13.5%的中学生选择自己怄气。当被教师将座位调到学习较差的同学旁边时,除大部分中学生表示无所谓外,还有17.2%表示心里不愿意,但表面能接受。说明大部分中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不以学习成绩为评价标准。
在与成年人交往中,当问中学生在家里是否经常和父母在一起聊天或一起活动时,回答肯定的中学生占53.5%,其余的中学生表示很少或基本不和父母亲密交往。当问中学生对家里来的陌生客人的态度时,有40.7%的中学生选择主动搭话,有35.2%选择看客人的态度再说话,有24.1%选择尽量回避。当问中学生最看重的群体是哪一个时,有51.5%的中学生认为是同龄人,32.4%认为是父母和家人,16.1%认为是教师。这说明中学生更愿意与同龄人交往。
独立意识
问卷就中小学生独立做事的情况和对隐私的态度作了调查。结果是小学生在与父母意见不统一时,有19.3%的小学生选择按父母的意见办,有71.5%认为要向父母说明理由,征得同意后再做,有9.2%坚持按自己的意见办。而中学生中,坚持己见的比例上升为12.1%。当父母询问自己在校学习生活情况时,中学生中表示问多了就烦的、问不问都行的和希望父母问的,基本上各占1/3。说明大部分中学生愿意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
怎样看待“隐私”体现了独立意识。当问小学生怎么看待教师公布学习成绩和名次时,有63.8%的小学生表示同意公布,有23.9%表示不同意公布并认为侵犯了个人的隐私权,有12.3%表示说不清楚。当问小学生发现大人偷看了自己的日记或信件时,有71.2%的小学生表示要告诉大人应尊重孩子的隐私权,有8.6%表示特别生气,会把日记或信件撕掉,有20.2%表示大人要看是可以的。而中学生中有90.1%的学生认为偷看别人信件或日记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个人隐私权是不容侵犯的;有5.3%表示要胸怀坦荡,不要怕别人看;还有4.6%表示能悄悄地了解到别人的秘密是令人兴奋的事。由此看来,中小学生都不同程度地认为学生有“隐私”,认为侵犯隐私权是不道德的。中学生比例比小学生更大些。这提示教育者要尊重学生心理,尊重学生人格。
对“早恋”的态度
问卷就中小学生对青春期敏感的“早恋”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是中学生对“早恋”表示反对的占44.7%,表示支持或认为无所谓的共占55.3%。对谈“恋爱”或过多的异性交往表示影响学习的占42.3%;表示不影响或说不清的共占57.7%。对男女同学之间的过分亲昵现象(如拥抱或亲吻等)表示反感的占58.2%;表示无所谓的占41.8%。有过类似谈“恋爱”经历的中学生占27.6%,没有过的占72.4%。这说明中小学生的性心理教育还需要加强。
总之,河南省中小学生的心理状况基本健康、人际关系良好,独立意识逐步加强。但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特建议如下:1.加强学习辅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加强人际关系辅导,学会用积极心态面对一切,重视训练,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3.加强自信心训练,通过各种成功体验和自我管理,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自制力和自理能力,真正达到独立意识的实现。4.加强青春期辅导,让学生了解性生理、性心理、性伦理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性保健常识,学会与异性同学正常交往。
(作者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中医学院)
(问卷设计:王向阳、杨爱珍,网络技术:连惠杰、周朝选,资料整理:刘林亚、杨华枝)
编辑/吴 为 (罗兆夫 张秀传 等)
4月15至5月15,全省上网参与调查的中小学生达66310人次,其中小学生26328人次,占39.7%,中学生39982人次,占60.3%。男生32838人次,占49.5%;女生33472人次,占50.5%。城市学生63919人次,占96.4%;农村学生2391人次,占3.6%。公办学校学生65205人次,占98.3%,民办学校1105人,占1.7%。这次调查历时一个月,覆盖面广,信息量大,技术先进。其中,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如下。
学习心理
问卷就中小学生对学习的感受分别作了调查。结果是小学生中喜欢上学的占88.8%,无所谓的占7.6%,不喜欢上学的占3.6%;学习感到不困难的占46.6%,感到一般的占44.5%,感到困难的占8.9%。这说明多数小学生是喜欢学校生活的,学习压力不大或不太大,但有大约10%的小学生学习困难,可能产生厌学倾向。而中学生感到压力较小的占5.5%,感到压力适中的占47.71%,感到压力大的占46.79%。比之小学生,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明显增大。这提示教育者要设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问卷就中小学生对学习的心理状态也作了调查。首先调查了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紧张度和愉快感。结果是小学生中绝大部分表示不紧张或一般,只有13.5%的小学生表示非常紧张或紧张。而中学生中有31.8%感到非常愉快,有38.5%感到比较愉快,有23.2%感到一般,有6.5%感到不愉快。其次,调查了学生对教师的期盼、态度和师生关系所反应的学习状态。结果是小学生中有78.9%希望教师关注自己;78.3%愿意主动回答教师的提问。说明多数小学生希望被教师了解和认可。值得注意的是,还有5.5%的小学生希望逃离教师的视线,不愿主动与教师交流,有16.2%的小学生对老师关注与否、对老师的课堂提问表示“无所谓”或“随便”。而中学生对师生关系问题,有52.6%的中学生选择融洽,有39.4%选择一般,有2.3%选择不融洽,有5.7%选择内心排斥。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压力, 70%以上的中学生选择求助于教师。可见绝大多数中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是良好的,极少数学生有问题,这或许与学习状态有关。
人际交往心理
问卷就中小学生对人际交往的感受作了调查。结果是小学生在学校与同学在一起时,心里感觉快乐的占91.3%,不快乐的占3.2%,无所谓的占5.5%。而中学生在与同学发生矛盾时,大部分中学生能妥善处理,只有13.5%的中学生选择自己怄气。当被教师将座位调到学习较差的同学旁边时,除大部分中学生表示无所谓外,还有17.2%表示心里不愿意,但表面能接受。说明大部分中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不以学习成绩为评价标准。
在与成年人交往中,当问中学生在家里是否经常和父母在一起聊天或一起活动时,回答肯定的中学生占53.5%,其余的中学生表示很少或基本不和父母亲密交往。当问中学生对家里来的陌生客人的态度时,有40.7%的中学生选择主动搭话,有35.2%选择看客人的态度再说话,有24.1%选择尽量回避。当问中学生最看重的群体是哪一个时,有51.5%的中学生认为是同龄人,32.4%认为是父母和家人,16.1%认为是教师。这说明中学生更愿意与同龄人交往。
独立意识
问卷就中小学生独立做事的情况和对隐私的态度作了调查。结果是小学生在与父母意见不统一时,有19.3%的小学生选择按父母的意见办,有71.5%认为要向父母说明理由,征得同意后再做,有9.2%坚持按自己的意见办。而中学生中,坚持己见的比例上升为12.1%。当父母询问自己在校学习生活情况时,中学生中表示问多了就烦的、问不问都行的和希望父母问的,基本上各占1/3。说明大部分中学生愿意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
怎样看待“隐私”体现了独立意识。当问小学生怎么看待教师公布学习成绩和名次时,有63.8%的小学生表示同意公布,有23.9%表示不同意公布并认为侵犯了个人的隐私权,有12.3%表示说不清楚。当问小学生发现大人偷看了自己的日记或信件时,有71.2%的小学生表示要告诉大人应尊重孩子的隐私权,有8.6%表示特别生气,会把日记或信件撕掉,有20.2%表示大人要看是可以的。而中学生中有90.1%的学生认为偷看别人信件或日记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个人隐私权是不容侵犯的;有5.3%表示要胸怀坦荡,不要怕别人看;还有4.6%表示能悄悄地了解到别人的秘密是令人兴奋的事。由此看来,中小学生都不同程度地认为学生有“隐私”,认为侵犯隐私权是不道德的。中学生比例比小学生更大些。这提示教育者要尊重学生心理,尊重学生人格。
对“早恋”的态度
问卷就中小学生对青春期敏感的“早恋”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是中学生对“早恋”表示反对的占44.7%,表示支持或认为无所谓的共占55.3%。对谈“恋爱”或过多的异性交往表示影响学习的占42.3%;表示不影响或说不清的共占57.7%。对男女同学之间的过分亲昵现象(如拥抱或亲吻等)表示反感的占58.2%;表示无所谓的占41.8%。有过类似谈“恋爱”经历的中学生占27.6%,没有过的占72.4%。这说明中小学生的性心理教育还需要加强。
总之,河南省中小学生的心理状况基本健康、人际关系良好,独立意识逐步加强。但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特建议如下:1.加强学习辅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加强人际关系辅导,学会用积极心态面对一切,重视训练,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3.加强自信心训练,通过各种成功体验和自我管理,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自制力和自理能力,真正达到独立意识的实现。4.加强青春期辅导,让学生了解性生理、性心理、性伦理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性保健常识,学会与异性同学正常交往。
(作者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中医学院)
(问卷设计:王向阳、杨爱珍,网络技术:连惠杰、周朝选,资料整理:刘林亚、杨华枝)
编辑/吴 为 (罗兆夫 张秀传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