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万农村留守儿童:农民之痛 中国之痛(1)
20多年来,中国所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
在中国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谁都不会否认农民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谁都不会否认农民付出的太多,不会否认我们太缺乏对农民的关爱……
农民人数众多,但声音微弱。生活在农村之外的世人很难体察他们的艰辛、他们的痛苦。农民背井离乡、抛家离子,外出打工,含辛茹苦,……对大多数农民而言,他们付出巨大的代价往往是为了孩子,希望孩子将来不再受苦,希望孩子接受较好的教育……然而,时至今日,留守孩子的成长问题让许多农民梦想破灭、痛悔不已。
中国1000多万农村留守儿童中,许多儿童存在安全问题,心理、行为问题,学习问题甚至违法犯罪问题,而且由于留守儿童往往和父母的关系淡漠、紧张,当儿童进入少年、青年期时,父母的管教已很难奏效。面对留守儿童成长问题的严重性,一些学者警示:他们可能会成为被“毁掉的一代”,可能会成为国家新的不稳定因素。这一论断尽管我们难以接受,但绝非危言耸听。10年之内,1000万带着各种各样问题的留守儿童将逐步走向社会。可以想像,如此庞大的“问题少年、青年”群体流入社会将给国家造成多大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民工心头之痛,同时作为一个深刻、典型、严峻的社会问题,也是社会之痛、中国之痛。
农村留守儿童的专访引起了教育部领导的高度重视。教育部部长周济亲自指示华中师范大学组成专家组调研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这是由官方指示、专家承担的一个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大型研究性调查报告。本文主要材料来源于这份调查报告。
在教育部领导的指示下,华中师范大学组织了由教育科学学院和中国农村研究中心的心理、教育和农村研究人员组成的调研组,在2004年6月4日~6月15日期间分别对湖北省的英山、京山和随州三个县市农村留守儿童以及武汉市部分打工家庭子女的受教育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查阅档案、访谈、座谈会、问卷调查、心理测量、学生作品分析等方式,对行政管理干部、教学研究人员、中小学管理干部、教师、村民、学生各类人员进行了调查,走访学校22 所,访问行政村10个,工作对象涉及基层管理人员80余人、教师280余人、村民50余人、学生1200余人,发放调查问卷1600余份,实施心理测量1200余人。
本次调查比较全面、真实、深入地了解了湖北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现状,也比较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记者采访了调查组负责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周宗奎教授,得到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发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实在是太沉重了。
一个庞大的被忽视的群体
调查组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儿童留守现象相当普遍。在校小学生中(以校为单位) ,父母双方至少有一方外出打工的最高达到69.2% ,最低为15. 9% ,其中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最高达41.5% ,最低为7.2%。从三个县市平均来看,中小学生单亲外出打工者占31.5% ,双亲外出打工者占13. 4 % ,二者合计为44.9%。
调查还显示,小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的比初中生家长外出打工的多,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家长外出打工又比高年级家长外出打工的多。
随州市调查组报告:随州市有人口258余万(其中非农业人口50万),常年在外务工人员约20万人,占了总人口(除去非农业人口)的近十分之一。曾都区所辖的殷店镇有人口3万多人,其中城镇人口1万余人,农村人口2万多人,出外务工人员达4000多人。地处鄂北与河南信阳交界的小林镇同样有人口三万多人,城镇人口1.2~1.5万人,全镇打工人口达一万人左右。从各行政村的情况看,外出打工者均较普遍,如殷店镇东岳庙村,全村共1579人,371户,出外打工的农民高峰时达到400多人,常年在外打工人员在350人左右,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有60户。随州大部分偏远山区乡镇打工家庭和人员的比例都很高,当地有农村只剩下“三八、六一、九九”的说法,意即青壮年劳动力基本上都外出打工去了,只留下了妇女、儿童和老人。
京山县调查组报告:有关的统计资料表明,京山县2002年末人口为63.6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31万人,农村外出经商人口7.8万人。乡村劳动力资源17.74万人(其中从业男劳动力8.6万人,从业女劳动力8万人)。农民外出打工人数占农业人口的19.35%,占乡村劳动力的43.97%。该县三阳镇蒋畈村,全村有256户,1006人,450多个劳动力。其中,外出打工的农民有245人,占全村人口的24.35%,占该村劳动力的54.44%。这个村盛产板栗和香菇,80%的农户每年可以因此获得五六千元的收入,显然,这个村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农民外出打工的相对较少。蒋畈村主任介绍说,今年由于农业政策的调整,农民外出打工的比往年少。由此大致可以推测,京山县外出打工的农民接近农村人口的1/4,占农村劳动力的一半。
调查证实,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惊人,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成千上万的农民进城打工,留下了成千上万的农村留守儿童,而且更多的是低年龄段儿童。据分析,我国现有流动人口已经过亿,保守地估计,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由祖父母、亲戚或其他人代为抚养的孩子,在各地农村不会少于千万。
这些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状况如何?如何帮助他们?这是在城市挥汗如雨的农民工们的牵挂,也作为一个新的重要社会问题,我们必须去关注,去解决。
可悲、可怜的孩子
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人身安全、学习、品行、心理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生存状况堪忧。
人身安全问题
留守儿童由于得不到家庭和父母有力、有效的监管,易产生安全隐患。这种安全问题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或人身伤害;二是自己行为失控,走上违法犯罪甚至自杀轻生之路,危及自己的生命。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保护,通常被视为弱势群体,他们更容易成为被他人攻击、欺负的对象。随州殷店镇东岳庙村5组的一个女生,托养在伯父家时被人强奸。同村另一小学生父母外出打工,托付给爷爷奶奶照管,其爷爷、奶奶在当地被视为弱智人,根本无监护能力,结果这个孩子学会小偷小摸,因偷开别人的摩托车,撞在电杆上死了。殷店镇镇边一村子里,一个孩子托养在亲戚家,一天突然死在路边……
留守孩子的安全问题还表现在因失去父母监管,易学坏,甚至走上违法犯罪之路。随州曾都区某镇的“留守学生”小明(化名)因无人管教,伤害他人,被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赔偿他人损失近3万元。2003年10月19日,曾都区何店镇二中一学生服毒自杀身亡,此前还发生过另两起留守孩子自杀的情况。这些案例让人痛心。
学习问题
父母外出打工对孩子的学习确实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小学生。主要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习心理问题,一些“留守学生”因为父母外出打工,一个时期(大多数为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在学习上变得有些消沉,课堂听课不能集中注意力,作业完成情况也不太好;二是学习成绩问题,很多的“留守学生”在父母外出初期学习成绩下降,虽然其中大多数人在经过一到两个月后能有所恢复,但最多只能维持原有的水平。总体上看,不少孩子的学习成绩有所下降。 (胡朝阳 张振乾)
在中国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谁都不会否认农民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谁都不会否认农民付出的太多,不会否认我们太缺乏对农民的关爱……
农民人数众多,但声音微弱。生活在农村之外的世人很难体察他们的艰辛、他们的痛苦。农民背井离乡、抛家离子,外出打工,含辛茹苦,……对大多数农民而言,他们付出巨大的代价往往是为了孩子,希望孩子将来不再受苦,希望孩子接受较好的教育……然而,时至今日,留守孩子的成长问题让许多农民梦想破灭、痛悔不已。
中国1000多万农村留守儿童中,许多儿童存在安全问题,心理、行为问题,学习问题甚至违法犯罪问题,而且由于留守儿童往往和父母的关系淡漠、紧张,当儿童进入少年、青年期时,父母的管教已很难奏效。面对留守儿童成长问题的严重性,一些学者警示:他们可能会成为被“毁掉的一代”,可能会成为国家新的不稳定因素。这一论断尽管我们难以接受,但绝非危言耸听。10年之内,1000万带着各种各样问题的留守儿童将逐步走向社会。可以想像,如此庞大的“问题少年、青年”群体流入社会将给国家造成多大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民工心头之痛,同时作为一个深刻、典型、严峻的社会问题,也是社会之痛、中国之痛。
农村留守儿童的专访引起了教育部领导的高度重视。教育部部长周济亲自指示华中师范大学组成专家组调研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这是由官方指示、专家承担的一个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大型研究性调查报告。本文主要材料来源于这份调查报告。
在教育部领导的指示下,华中师范大学组织了由教育科学学院和中国农村研究中心的心理、教育和农村研究人员组成的调研组,在2004年6月4日~6月15日期间分别对湖北省的英山、京山和随州三个县市农村留守儿童以及武汉市部分打工家庭子女的受教育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查阅档案、访谈、座谈会、问卷调查、心理测量、学生作品分析等方式,对行政管理干部、教学研究人员、中小学管理干部、教师、村民、学生各类人员进行了调查,走访学校22 所,访问行政村10个,工作对象涉及基层管理人员80余人、教师280余人、村民50余人、学生1200余人,发放调查问卷1600余份,实施心理测量1200余人。
本次调查比较全面、真实、深入地了解了湖北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现状,也比较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记者采访了调查组负责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周宗奎教授,得到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发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实在是太沉重了。
一个庞大的被忽视的群体
调查组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儿童留守现象相当普遍。在校小学生中(以校为单位) ,父母双方至少有一方外出打工的最高达到69.2% ,最低为15. 9% ,其中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最高达41.5% ,最低为7.2%。从三个县市平均来看,中小学生单亲外出打工者占31.5% ,双亲外出打工者占13. 4 % ,二者合计为44.9%。
调查还显示,小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的比初中生家长外出打工的多,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家长外出打工又比高年级家长外出打工的多。
随州市调查组报告:随州市有人口258余万(其中非农业人口50万),常年在外务工人员约20万人,占了总人口(除去非农业人口)的近十分之一。曾都区所辖的殷店镇有人口3万多人,其中城镇人口1万余人,农村人口2万多人,出外务工人员达4000多人。地处鄂北与河南信阳交界的小林镇同样有人口三万多人,城镇人口1.2~1.5万人,全镇打工人口达一万人左右。从各行政村的情况看,外出打工者均较普遍,如殷店镇东岳庙村,全村共1579人,371户,出外打工的农民高峰时达到400多人,常年在外打工人员在350人左右,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有60户。随州大部分偏远山区乡镇打工家庭和人员的比例都很高,当地有农村只剩下“三八、六一、九九”的说法,意即青壮年劳动力基本上都外出打工去了,只留下了妇女、儿童和老人。
京山县调查组报告:有关的统计资料表明,京山县2002年末人口为63.6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31万人,农村外出经商人口7.8万人。乡村劳动力资源17.74万人(其中从业男劳动力8.6万人,从业女劳动力8万人)。农民外出打工人数占农业人口的19.35%,占乡村劳动力的43.97%。该县三阳镇蒋畈村,全村有256户,1006人,450多个劳动力。其中,外出打工的农民有245人,占全村人口的24.35%,占该村劳动力的54.44%。这个村盛产板栗和香菇,80%的农户每年可以因此获得五六千元的收入,显然,这个村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农民外出打工的相对较少。蒋畈村主任介绍说,今年由于农业政策的调整,农民外出打工的比往年少。由此大致可以推测,京山县外出打工的农民接近农村人口的1/4,占农村劳动力的一半。
调查证实,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惊人,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成千上万的农民进城打工,留下了成千上万的农村留守儿童,而且更多的是低年龄段儿童。据分析,我国现有流动人口已经过亿,保守地估计,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由祖父母、亲戚或其他人代为抚养的孩子,在各地农村不会少于千万。
这些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状况如何?如何帮助他们?这是在城市挥汗如雨的农民工们的牵挂,也作为一个新的重要社会问题,我们必须去关注,去解决。
可悲、可怜的孩子
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人身安全、学习、品行、心理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生存状况堪忧。
人身安全问题
留守儿童由于得不到家庭和父母有力、有效的监管,易产生安全隐患。这种安全问题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或人身伤害;二是自己行为失控,走上违法犯罪甚至自杀轻生之路,危及自己的生命。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保护,通常被视为弱势群体,他们更容易成为被他人攻击、欺负的对象。随州殷店镇东岳庙村5组的一个女生,托养在伯父家时被人强奸。同村另一小学生父母外出打工,托付给爷爷奶奶照管,其爷爷、奶奶在当地被视为弱智人,根本无监护能力,结果这个孩子学会小偷小摸,因偷开别人的摩托车,撞在电杆上死了。殷店镇镇边一村子里,一个孩子托养在亲戚家,一天突然死在路边……
留守孩子的安全问题还表现在因失去父母监管,易学坏,甚至走上违法犯罪之路。随州曾都区某镇的“留守学生”小明(化名)因无人管教,伤害他人,被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赔偿他人损失近3万元。2003年10月19日,曾都区何店镇二中一学生服毒自杀身亡,此前还发生过另两起留守孩子自杀的情况。这些案例让人痛心。
学习问题
父母外出打工对孩子的学习确实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小学生。主要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习心理问题,一些“留守学生”因为父母外出打工,一个时期(大多数为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在学习上变得有些消沉,课堂听课不能集中注意力,作业完成情况也不太好;二是学习成绩问题,很多的“留守学生”在父母外出初期学习成绩下降,虽然其中大多数人在经过一到两个月后能有所恢复,但最多只能维持原有的水平。总体上看,不少孩子的学习成绩有所下降。 (胡朝阳 张振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