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6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3199198
爱的根基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年第3期
     爱的根基要早打,在孩子初长时,要深深地扎下根去。随着孩子的成长,爱的大树才可能根深叶茂。

    好友的女儿7岁,有一个同班同学,家也住在同一座楼里,于是两人一同上学,一同放学,一起玩耍。惟一不同的是这个同学的身世较为特殊,这个小女孩儿是个孤儿,现在生活的这个家庭刚刚办完领养手续,妈妈就得病撒手而去,一年之后,爸爸又结婚了,有了一个新妈妈。虽然新妈妈进门前已经有了她的存在,但毕竟她不是新妈妈本心收养的,这样一来,生活的境遇就有了差别。于是就有了这个小女孩儿经常到很晚都没有人回来给她做饭吃,她在朋友的家里常常待到很晚,她的父母回来之后就打来电话找她回家,这时她已经在朋友家吃过晚饭。

    朋友利用这个孩子的事,教育自己的女儿,在点滴生活小事中让女儿学会关心小朋友:一般情况下,去买冰激凌都是一人一份,两元的零钱一人一元。她觉得这样的机会要好好珍惜、好好把握:一方面她注意不要因为对女儿的爱伤害了那个小女孩儿,因为对比之下她自己的女儿生活在一个相对幸福的环境中;另一方面,小朋友的经历对自己的女儿的爱心培养是一个很好的借助,女儿可以在与小朋友的相处中懂得怜悯之心,懂得“同情”、“帮助”、“平等”的具体含义。这些看似普通又平常的道理正是现在许多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缺乏的。

    作为家长,好友能够把别人的孩子当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疼爱,本身也为自己的女儿作出了榜样,民间有这样的说法,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看来好友是把人神合而为一了。

    也有不知爱为何物的,来看看另一个例子。

    记得一个朋友曾经友情告示,别人的孩子不要随便碰。因为她曾经遭遇过与别人孩子接触的尴尬场面,让她难堪之极。那是一个朋友聚会上,所有的人都是单独来的,只有女友小华是带了自己的儿子来的,这个孩子打扮得十分精神:小西装,小分头,一副小绅士的派头,大约6岁左右。朋友以前与这个孩子见过面,看到只有这么一个小孩子在现场,都是大人在说话,就主动与他搭腔,说我们以前见过,没料到孩子竟然出口说,见过又怎样?朋友一时不知接什么话,只有“啊啊哈哈”地支吾了几声,正在朋友不知如何应对的时候,这孩子又说话了:“我现在不想理你,走开点儿!”语气十分凶狠,还瞪着眼睛。朋友这时看到的仿佛不是一个孩子的面孔,那是一个扭曲了的、正在咆哮的魔鬼。在大家的关注下,朋友只有以大人不计小人过的姿态绕过了即将爆炸的地雷。从此以后,朋友逢人便告诫,千万不要随便碰别人的孩子。孩子是不去碰了,但这个孩子的行为还是存在的,他的父母怎样面对他、他怎样面对他周围的人,都值得我们思索。这样连一般的礼仪、礼貌都不懂的孩子,我们不知他的父母平时对他的教育究竟如何,从他的实际表现来看是失败的,他不知道对他人的最起码的尊重。

    最新一项儿童生存状况调查表明,90%以上的孩子有“惟我独尊”的倾向,很少帮助父母和他人,甚至缺乏应有的同情心。而大多数父母很少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孩子的成长,不仅仅需要“被爱”所带来的温暖和快乐,更需要孩子自己通过爱别人形成健康的人格。

    爱的根基要早打,在孩子初长时,要深深地扎下根去。随着孩子的成长,爱的大树才可能根深叶茂。

    (作者原名:王颖 通讯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大石丽江花园九如通津18座1001室)

    编辑/于 洪 (牧 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