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6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3199158
心理咨询中的“三不愿”现象及解决措施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年第4期
     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蓬勃发展,许多中学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并配备了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作为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手段之一的心理咨询正逐步发挥着其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然而,对于这个中学校园里的新兴事物,学生们的反映如何呢?就此问题,我对我市的心理咨询工作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能主动接受心理咨询的学生非常有限,有的学生即使接受了心理咨询,效果也不甚

    理想。他们普遍对心理咨询还不够了解,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认识误区。

    一、认识误区

    ⒈不愿接受咨询

    绝大部分中学生认为只要身体健康、不生病就行,至于有没有心理问题则并不重要。况且,接受心理咨询就意味着自己心理不健康,或者有“精神病”,会受到别人的嘲笑或怜悯,别人会看不起自己。这是传统健康观念在学生思想上的反映,认为“无病、无伤、无残、不虚弱就是健康”。而实际上,健康已是一个涵盖身体、心理、社会和道德四个纬度的概念。中学生心理的“亚健康”状态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然而,许多中学生却并未意识到这一问题,他们的家长和老师对此也不够重视,不了解心理咨询对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的促进作用。一位母亲曾向我诉苦,说她的孩子平时成绩不错,但一到大考就砸锅,甚至连一些简单的题目都可能做错,而且考试前一天晚上肯定要尿床……这是一种典型的考试焦虑症。在了解了一些相关情况后,我和她约定时间,让孩子自己来看看,却无果而终。原来,她怕孩子进心理咨询室会被同学笑话,对他产生不良影响。

    这位母亲的想法代表了大部分家长及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识。他们对这种新的教育模式还不甚了解,将心理问题与精神问题等同,怕被别人看作“另类”。其实,听起来有些刺耳的心理障碍,在咨询者看来往往就是较为普遍存在的“心理症结”。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有的人在别人的帮助下或通过自我调节会很快解决问题,对其心理功能未有明显影响;但有的人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如果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长期下去就会导致心理障碍,甚至是严重的心理疾病,影响其身心健康地发展。

    另外,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生认为只要成绩好就行,而忽视了自身的心理问题。事实上,有些学生成绩差的原因就是心理素质差,比如考试怯场、意志薄弱、注意力分散等等。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突然自杀、离家出走,甚至发生违法犯罪现象的主要原因也与心理素质有关。

    还有的学生虽然意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但总认为心理咨询和做思想工作差不多,无非是“老一套”,没多少用途,所以不愿意接受心理咨询。而实际上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心理咨询是利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技术解决心理问题;思想教育则是解决学生在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在心理咨询过

    程中不能也不会以思想教育代替心理咨询。

    ⒉不愿触及根本,不肯轻易暴露问题的症结

    主动走进心理咨询室的学生,都很愿意向心理辅导老师倾诉自己的烦恼和困惑,而当被问及一些关键问题时,却搪塞而过。要么,的确有难言之隐,怕触及自己的伤痛;要么,对心理辅导老师不够信任,对心理咨询的保密性原则不甚了解,怕一旦传出去有损声誉。还有的学生只是将心理咨询室作为自己的心理避难所,把心理辅导老师当作自己的忠实听众。咨询的目的就是倾诉那些不方便对家长、同学或其他老师说的话,以缓解心理压力,至于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却并不关心。

    其实心理辅导老师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么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和心理老师说说自己心理问题的症状,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是不可能的。在辅导中,心理辅导老师只是应用心理学理论对来访学生提供的足够信息进行合理分析,再对来访学生进行认知、行为和心理治疗。而且每个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也不尽相同,如果心理辅导老师无法了解到详尽的材料,就不可能帮助学生找到心理问题的根源,无法对其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

    ⒊不愿付诸行动

    有的学生对心理咨询期望过高,认为心理辅导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自己很快就会无忧无虑、快快乐乐地生活。于是,当与心理辅导老师建立了初步的信任关系后,便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痛苦经历和现在的困难处境,并且在心理老师的帮助下,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了深入了解,制定了一系列训练方案和活动计划……一切似乎进行得很顺利。然而几个星期后,问题仍未解决,原来说得头头是道,却没有付诸实际行动。他们总以为把所有的心理“包袱”丢给老师后就万事大吉,自己不需认真思考、不需自我反省、不需任何努力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孰不知,任何心理问题的形成都有一定的过程,而要解决它,则需要当事者有坚定的意志,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某些幼儿期就形成的心理障碍或问题行为,则需相当长时间的咨询治疗,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况且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助人自助”,最终解决问题还要靠来访学生自己的努力,心理辅导老师只是帮助来访学生分析问题,引导、启发其改变认知,助其人格成熟。如果来访学生不积极参与,没有强烈的求助、改变的愿望,没有恒久的决心,心理老师的作用也就无从发挥。

    二、措施

    针对中学生在心理咨询中的“三不愿”现象,我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以发挥学校心理咨询的作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1.主动出击,“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

    “走出去”,即在中学生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他们对心理问题和心理咨询的认识。主要包括:

    ⑴开设心理健康课。一方面,针对学生中亟待强化的心理素质,采取强化训练法加以训练,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另一方面,给学生讲解心理学理论、概念,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心理学常识。

    ⑵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科技文体活动、班会等等。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⑶利用校园内各种媒介——网站、广播、报纸、橱窗、墙报等,大力宣传心理咨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的知识深入到每个学生心中,使其树立对心理咨询工作的正确态度。

    ⑷提高教师和家长的素质。开展教师培训活动,开办家长学校,提高他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丰富他们的心理卫生常识,以便及时发现学生(孩子)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指导或建议他们去做心理咨询。

    “请进来”,就是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工作,通过与家长和教师的联系,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请进”心理咨询室。学校要注重对起始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检查,建立心理档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分类处理,制定心理咨询方案,有计划地安排咨询活动,使他们的心态及早得到调整,有准备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从而避免心理疾病的产生。

    ⒉提高咨询人员的专业素质,增强心理咨询的效果

    ⑴建立平等友好的咨访关系,赢得学生的信赖。中学生正处于力图摆脱对父母长辈依赖、标榜自主独立、与同伴朋友亲近的青春期,对父母、教师及咨询人员抱有不完全信任的态度,特别是由教师或家长建议前来咨询的学生,常会怀疑咨询人员与家长或教师的关系过密,担心自己吐露的心声会泄露。因此,咨询人员要尽早让来访学生放心,向他们阐明自己的职业宗旨和心理咨询工作的保密性原则。

    ⑵摆脱“权威”姿态,学会倾听。好的心理咨询师是一个好的倾听者。咨询人员的认真倾听,会让学生感受到咨询人员的真诚,这样就会较彻底地暴露心理症结,有助于心理问题的解决。

    ⑶注意个别差异,创造性地进行心理咨询工作。同一年龄阶段的中学生有共同的心理特征,但心理发展水平有高低,个性特点也有差异,即使是同一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时,应注意到这些差异,采取不同方法。如有的来访学生在触及痛处不愿再谈时,辅导老师应留心观察,及时调整,巧妙地启发学生开口;在学生叙述事实、发表见解的过程中,辅导老师应及时引导,使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与想法,取得心理协调与平衡,达到心理成长与成熟,从而获得咨询的最佳效果。

    (作者单位:安徽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编辑/于 洪 (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