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规范 求实创新(1)
杭州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
杭州市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以来,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探索、尝试到形成规模,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经过一大批热情投身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教师和有识之士近二十年的共同努力,我市已经确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运行机制,培养起一支素质良好的骨干队伍,涌现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杭州市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发挥了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功能,取得了显著成绩,获得了国内教育界同仁的广泛关注与充分肯定。并且作为全国心理卫生“杭州模式”的一个组成部分,引起了专家同行的浓厚兴趣。
一、杭州市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85-1990年(探索、发动阶段)。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杭州市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教育科研工作者就认识到新形势下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大现实意义。1985年开始组织力量,通过搜集翻印有关资料,开设心理学专题讲座等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发动工作。1989年,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与市第七人民医院联合进行了《大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和对策研究》的大样本调查,以及《城镇儿童(3~12岁)心理障碍调查及对策》等研究,这些调查先后被列为省级课题,调查结果被输入了美国DIALOG数据库,至今仍是国内被广为引用的权威性数据,更为杭州市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提供了事实依据。
第二阶段,1991~1995年(发展、试点阶段)。
上述联合调查中显示,杭州市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率为16.79%,这一结论引起市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角度考虑,杭州市教育局于1992年正式发文成立了“杭州市中学生心理辅导中心”。中心担负着组织和指导杭州市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成为国内第一个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市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在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企业赞助下,1994年中心开通了杭州市“西泠学生心理热线(0571-87025885)”,又在6所中小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践试点。《杭州市中学生心理辅导模式研究》的课题,列入浙江省“八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1996年,这项实践性课题研究成果通过省级鉴定,获浙江省“八五”教育科学重大成果二等奖。专家在鉴定会上一致认为:该研究在国内居领先水平。中心还组织力量编写了《儿童心理卫生教育(3~12)岁》一书,在小学和幼儿园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该成果被评为省基础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第三阶段,1996~2000年(推广、深化阶段)。
从1996年开始,杭州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我们在市区各中小学全面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不断向各县(市)农村及省内其他地区辐射。同时,针对“八五”期间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发展不够平衡、工作不够规范的问题,开始了浙江省“九55”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中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模式推广研究》,就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普及进行探索和研究。经过五年的努力,杭州市心理健康教育形成规模,渐趋成熟,课题成果获省教育科研成果推广一等奖。
第四阶段,2001~2005年(开拓、创新阶段)。
进入21世纪以后,杭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级组织网络全部建成。在整体推进的基础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不断开拓创新,提高实效性,涌现出一批以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与方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典型单位,出现了不少以心理辅导专业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高水平研究项目。“十五”期间,我市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成果斐然:课题成果和研究论文或省市级及以上教育科研成果奖113项;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523篇;出版的专著、教材超过400万字。杭州市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二、杭州市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特色
1.组织健全师资优化
要区域性地整体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有一个健全的组织网络。
经过长期不懈的认真工作,目前杭州市已建立起由市级、区(县)级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学校心理辅导站构成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较为健全,教育渠道较为畅通。同时,自1998年起,我们先后印发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工作职责》和《杭州市学校心理辅导站工作条例》两个指导性文件,对市、区(县)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学校心理辅导站的组织机构、工作任务、工作职责等作了明确规定,以此促进我市的心理健康教育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要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取得实效,最关键的是要建设一支专业素质良好、专业知识技能扎实,又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心理健康教育骨干队伍。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就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从1997年开始,我市开始系统组织中小学心理辅导员的培训工作,一是邀请了香港,北京、上海、杭州的专家学者给学员们讲课;二是与在杭高校合作,组织心理辅导专业研究生班,心理辅导员上岗资格培训班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短训班三个层次,对我市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先后有400余名心理辅导骨干教师参加了500课时以上的学校心理辅导基础理论和操作方法的系统学习,领取了杭州心理辅导员合格证书;有近1500名教师通过团体辅导、个别辅导短训班的专业培训和上岗面试,获得了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资格证。我们还通过讲座、报告会等形式对广大教师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近20年来,我们在市区和各区县、学校举行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500余场,听讲人数超过18万人次。全市每年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带头人赴兄弟省市参观取经,学习外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鲜经验。这些专题讲座和活动,提高了广大教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普及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参与夯实了基础。
2.谨慎试验积极推广
心理健康教育既需要我们对这项事业有倾心投入的热情,也需要我们有一个非常严肃、科学的态度。
我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始终坚持“谨慎试验,积极推广”的工作方针,没有在点上实践中取得突破、获得经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形式,决不盲目地跟风赶潮。尤其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处于探索成型阶段的时候,杭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工作者都先在一些学校,或一个区(县)进行试点。先后总结出心理健康教育课设计与操作,心理辅导站的评估验收等项工作中带规律性的经验,再在市里宣传推广。十几
杭州市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以来,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探索、尝试到形成规模,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经过一大批热情投身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教师和有识之士近二十年的共同努力,我市已经确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运行机制,培养起一支素质良好的骨干队伍,涌现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杭州市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发挥了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功能,取得了显著成绩,获得了国内教育界同仁的广泛关注与充分肯定。并且作为全国心理卫生“杭州模式”的一个组成部分,引起了专家同行的浓厚兴趣。
一、杭州市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85-1990年(探索、发动阶段)。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杭州市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教育科研工作者就认识到新形势下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大现实意义。1985年开始组织力量,通过搜集翻印有关资料,开设心理学专题讲座等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发动工作。1989年,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与市第七人民医院联合进行了《大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和对策研究》的大样本调查,以及《城镇儿童(3~12岁)心理障碍调查及对策》等研究,这些调查先后被列为省级课题,调查结果被输入了美国DIALOG数据库,至今仍是国内被广为引用的权威性数据,更为杭州市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提供了事实依据。
第二阶段,1991~1995年(发展、试点阶段)。
上述联合调查中显示,杭州市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率为16.79%,这一结论引起市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角度考虑,杭州市教育局于1992年正式发文成立了“杭州市中学生心理辅导中心”。中心担负着组织和指导杭州市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成为国内第一个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市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在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企业赞助下,1994年中心开通了杭州市“西泠学生心理热线(0571-87025885)”,又在6所中小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践试点。《杭州市中学生心理辅导模式研究》的课题,列入浙江省“八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1996年,这项实践性课题研究成果通过省级鉴定,获浙江省“八五”教育科学重大成果二等奖。专家在鉴定会上一致认为:该研究在国内居领先水平。中心还组织力量编写了《儿童心理卫生教育(3~12)岁》一书,在小学和幼儿园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该成果被评为省基础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第三阶段,1996~2000年(推广、深化阶段)。
从1996年开始,杭州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我们在市区各中小学全面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不断向各县(市)农村及省内其他地区辐射。同时,针对“八五”期间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发展不够平衡、工作不够规范的问题,开始了浙江省“九55”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中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模式推广研究》,就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普及进行探索和研究。经过五年的努力,杭州市心理健康教育形成规模,渐趋成熟,课题成果获省教育科研成果推广一等奖。
第四阶段,2001~2005年(开拓、创新阶段)。
进入21世纪以后,杭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级组织网络全部建成。在整体推进的基础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不断开拓创新,提高实效性,涌现出一批以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与方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典型单位,出现了不少以心理辅导专业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高水平研究项目。“十五”期间,我市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成果斐然:课题成果和研究论文或省市级及以上教育科研成果奖113项;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523篇;出版的专著、教材超过400万字。杭州市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二、杭州市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特色
1.组织健全师资优化
要区域性地整体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有一个健全的组织网络。
经过长期不懈的认真工作,目前杭州市已建立起由市级、区(县)级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学校心理辅导站构成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较为健全,教育渠道较为畅通。同时,自1998年起,我们先后印发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工作职责》和《杭州市学校心理辅导站工作条例》两个指导性文件,对市、区(县)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学校心理辅导站的组织机构、工作任务、工作职责等作了明确规定,以此促进我市的心理健康教育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要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取得实效,最关键的是要建设一支专业素质良好、专业知识技能扎实,又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心理健康教育骨干队伍。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就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从1997年开始,我市开始系统组织中小学心理辅导员的培训工作,一是邀请了香港,北京、上海、杭州的专家学者给学员们讲课;二是与在杭高校合作,组织心理辅导专业研究生班,心理辅导员上岗资格培训班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短训班三个层次,对我市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先后有400余名心理辅导骨干教师参加了500课时以上的学校心理辅导基础理论和操作方法的系统学习,领取了杭州心理辅导员合格证书;有近1500名教师通过团体辅导、个别辅导短训班的专业培训和上岗面试,获得了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资格证。我们还通过讲座、报告会等形式对广大教师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近20年来,我们在市区和各区县、学校举行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500余场,听讲人数超过18万人次。全市每年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带头人赴兄弟省市参观取经,学习外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鲜经验。这些专题讲座和活动,提高了广大教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普及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参与夯实了基础。
2.谨慎试验积极推广
心理健康教育既需要我们对这项事业有倾心投入的热情,也需要我们有一个非常严肃、科学的态度。
我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始终坚持“谨慎试验,积极推广”的工作方针,没有在点上实践中取得突破、获得经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形式,决不盲目地跟风赶潮。尤其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处于探索成型阶段的时候,杭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工作者都先在一些学校,或一个区(县)进行试点。先后总结出心理健康教育课设计与操作,心理辅导站的评估验收等项工作中带规律性的经验,再在市里宣传推广。十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