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体心理发展看荣辱观教育(1)
荣辱观,也就是个体对“以什么为荣,以什么为耻”问题的回答。—个人的荣辱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的行为方式,因为个体一旦确立了某种荣辱观,那么在生活中,他就会尽可能弘扬那些给自己带来荣誉和褒奖的东西,同时尽可能去避免些给自己带来耻辱和指责的东西,以一个社会所要求的良好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因此,荣辱观教育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适度的荣辱感。而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荣辱观形成的基础和机制,将有助于教育者更好地理解荣辱观,也有助于更好地引导教育对象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荣辱观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需要
1.从需要和动机看荣辱观
需要是人的活动的积极性的源泉。人生活在社会上,要维持和发展自己的生命,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来保证,没有这些条件就不能生存,也不能延续和发展,这就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但是,需要是不断发展的,当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在此基础上的社会性需要就成为个体的一种渴望了。荣辱观念就是人的一种需要,它是后天习得的一种社会性需要,也是一种精神性需要。如果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来看,荣辱观属于自下而上的第四个层次的需要,排在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之后,属于尊重的需要这个层次,反映了个体希望得到稳定的地位,得到社会认可和他人高度评价,受到他人尊重的需要。个体荣誉感得到满足,就会使人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增强信心;反之,得不到需要就会产生自卑和失去信心。因此,从需要角度来看,荣辱观是人获得荣誉感需要的表现。
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驱力。机体内的不平衡状态和外界的诱因都能形成动机,那么人产生荣辱观念,做为荣之事,不做为耻之事的动机又是什么呢?是个体发展起来的荣誉感需要,更为直接的就是荣誉感满足所带来的积极情绪和耻辱感伴随的消极情绪。我们知道,情绪是有动机功能的,积极的情绪会推动人去设法获得某种对象和从事某种活动,而消极的情绪会促使人远离某个对象和避免某种行为。
2.从情绪和情感看荣辱观
情绪和动机有时很难分清,汤姆金斯(Tomkins.S.)就把情绪直接看作是动机。但两者还是有区别,情绪和情感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心理活动,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荣辱观其实就是人类高级情感中的一种,也就是道德感,是建立在喜怒哀乐等基本情绪情感之上的一种复杂心理活动。荣誉感满足时,有喜悦、自豪等情绪,耻辱时产生愤怒、自责等情绪。荣誉和耻辱感是外界或个体自身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时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从道德教育的三个要素(包括道德认知、道德行为、道德情感)来看,道德情感是随着认识和行为所产生的一种内心的体验。只有当这几种道德要素都得到相应的发展,特别是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之间形成稳定的联系,道德情感得到激发,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才算形成。因此,探索道德品质的三个基本要素的关系及其应用这些客观关系于德育过程,是使道德教育科学化的一个方面。三者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同时性,而现实中的德育往往强调了道德认识——有关道德知识的传授,或者是强调了道德行为——习惯的训练,而很少从道德情感激发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只有三方面的有效结合,才能形成有效的德育。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其实是在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这一点对于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非常关键。因为,道德情感的激发能够促进个体的道德内化。道德内化是个体将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体内在的需要和动机的过程,是个体行为自律的过程。以耻辱感为例,首先,耻辱感是个体道德内化的过程中产生的。一旦个体感受到移情性的谴责(通过观察别人作出同样行为、观念等受到谴责的情形的感同身受),就强化了个体对自己行为的认知,并作出指向自身的归因,产生自责、痛苦等负面情绪——并且在此情景下,知道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同时,耻辱感又促进了道德内化的过程。个体为了避免耻辱感的实际产生以及伴随的一些负面情绪,个体会改变行为,遵守内心预设的“好的道德标准要求”,这个过程就是个体进一步道德内化的过程。正是在观察学习、感同身受或亲身感受的耻辱感体验——预设耻辱感体验——避免辱感体验以及其他负面情绪的过程中,个体不断地将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需要和动机的。
3.从个体社会化发展来看
个体的荣辱观是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成型的。婴儿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个体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一个具有关键意义的标志。关于荣辱观念的各种心理品质,诸如意志、诚实等品质都是在个体的不同时期得到发展的。自我意识的发展涉及到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两个主要方面,特别是个体自我评价的发展,从依从成人的到独立的评价、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到客观性评价,从对外部行为到内在品质评价的逐步发展,独立性、批评性、稳定性以及深度和广度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强。直到青春期,这种自我意识的发展接近成熟,个体对自我的关注和外界对自己的评价从来没有如此在意过,以致把自己想像成“独特的自我”,把周围人都视为“假想的观众”,荣辱观念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因为个体注意自己的形象,在意他人的评价,就必然积极去做荣誉之事,避免羞耻之事,以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自我可以分为五个层面,包括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和反思自我,荣辱观问题,涉及到自我的多个层面: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因此涉及心理自我,如何看待自己的态度、信念、理想等心理世界;荣辱观中的荣誉感来自社会和他人的褒奖和肯定,因此涉及社会自我,即自己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是自我概念的核心;荣辱观对个体行为具有导向性,因此涉及理想自我,即个体理想中应该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必然是朝着个体认为会产生荣誉感的方向发展,避免有可能导致耻辱感的行为倾向;有荣辱观的人必然是把自己置身于社会中,因此必然涉及个体如何评价他人和社会对自己评价的看法,也就是反思自我。
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的发展是个体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荣辱观的发展是个体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发展中的重要内容,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需要。从个体层面来看,荣辱观的发展和形成有利于促进个体更好地融入社会,也是个体适应社会的一种体现。
4.从行为学习机制来看
从行为主义心理学来看荣辱观的教育和形成,它其实体现为一种奖励和惩罚机制,也是行为习得的一种强 (徐志芳)
一、荣辱观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需要
1.从需要和动机看荣辱观
需要是人的活动的积极性的源泉。人生活在社会上,要维持和发展自己的生命,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来保证,没有这些条件就不能生存,也不能延续和发展,这就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但是,需要是不断发展的,当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在此基础上的社会性需要就成为个体的一种渴望了。荣辱观念就是人的一种需要,它是后天习得的一种社会性需要,也是一种精神性需要。如果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来看,荣辱观属于自下而上的第四个层次的需要,排在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之后,属于尊重的需要这个层次,反映了个体希望得到稳定的地位,得到社会认可和他人高度评价,受到他人尊重的需要。个体荣誉感得到满足,就会使人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增强信心;反之,得不到需要就会产生自卑和失去信心。因此,从需要角度来看,荣辱观是人获得荣誉感需要的表现。
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驱力。机体内的不平衡状态和外界的诱因都能形成动机,那么人产生荣辱观念,做为荣之事,不做为耻之事的动机又是什么呢?是个体发展起来的荣誉感需要,更为直接的就是荣誉感满足所带来的积极情绪和耻辱感伴随的消极情绪。我们知道,情绪是有动机功能的,积极的情绪会推动人去设法获得某种对象和从事某种活动,而消极的情绪会促使人远离某个对象和避免某种行为。
2.从情绪和情感看荣辱观
情绪和动机有时很难分清,汤姆金斯(Tomkins.S.)就把情绪直接看作是动机。但两者还是有区别,情绪和情感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心理活动,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荣辱观其实就是人类高级情感中的一种,也就是道德感,是建立在喜怒哀乐等基本情绪情感之上的一种复杂心理活动。荣誉感满足时,有喜悦、自豪等情绪,耻辱时产生愤怒、自责等情绪。荣誉和耻辱感是外界或个体自身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时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从道德教育的三个要素(包括道德认知、道德行为、道德情感)来看,道德情感是随着认识和行为所产生的一种内心的体验。只有当这几种道德要素都得到相应的发展,特别是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之间形成稳定的联系,道德情感得到激发,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才算形成。因此,探索道德品质的三个基本要素的关系及其应用这些客观关系于德育过程,是使道德教育科学化的一个方面。三者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同时性,而现实中的德育往往强调了道德认识——有关道德知识的传授,或者是强调了道德行为——习惯的训练,而很少从道德情感激发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只有三方面的有效结合,才能形成有效的德育。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其实是在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这一点对于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非常关键。因为,道德情感的激发能够促进个体的道德内化。道德内化是个体将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体内在的需要和动机的过程,是个体行为自律的过程。以耻辱感为例,首先,耻辱感是个体道德内化的过程中产生的。一旦个体感受到移情性的谴责(通过观察别人作出同样行为、观念等受到谴责的情形的感同身受),就强化了个体对自己行为的认知,并作出指向自身的归因,产生自责、痛苦等负面情绪——并且在此情景下,知道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同时,耻辱感又促进了道德内化的过程。个体为了避免耻辱感的实际产生以及伴随的一些负面情绪,个体会改变行为,遵守内心预设的“好的道德标准要求”,这个过程就是个体进一步道德内化的过程。正是在观察学习、感同身受或亲身感受的耻辱感体验——预设耻辱感体验——避免辱感体验以及其他负面情绪的过程中,个体不断地将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需要和动机的。
3.从个体社会化发展来看
个体的荣辱观是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成型的。婴儿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个体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一个具有关键意义的标志。关于荣辱观念的各种心理品质,诸如意志、诚实等品质都是在个体的不同时期得到发展的。自我意识的发展涉及到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两个主要方面,特别是个体自我评价的发展,从依从成人的到独立的评价、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到客观性评价,从对外部行为到内在品质评价的逐步发展,独立性、批评性、稳定性以及深度和广度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强。直到青春期,这种自我意识的发展接近成熟,个体对自我的关注和外界对自己的评价从来没有如此在意过,以致把自己想像成“独特的自我”,把周围人都视为“假想的观众”,荣辱观念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因为个体注意自己的形象,在意他人的评价,就必然积极去做荣誉之事,避免羞耻之事,以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自我可以分为五个层面,包括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和反思自我,荣辱观问题,涉及到自我的多个层面: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因此涉及心理自我,如何看待自己的态度、信念、理想等心理世界;荣辱观中的荣誉感来自社会和他人的褒奖和肯定,因此涉及社会自我,即自己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是自我概念的核心;荣辱观对个体行为具有导向性,因此涉及理想自我,即个体理想中应该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必然是朝着个体认为会产生荣誉感的方向发展,避免有可能导致耻辱感的行为倾向;有荣辱观的人必然是把自己置身于社会中,因此必然涉及个体如何评价他人和社会对自己评价的看法,也就是反思自我。
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的发展是个体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荣辱观的发展是个体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发展中的重要内容,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需要。从个体层面来看,荣辱观的发展和形成有利于促进个体更好地融入社会,也是个体适应社会的一种体现。
4.从行为学习机制来看
从行为主义心理学来看荣辱观的教育和形成,它其实体现为一种奖励和惩罚机制,也是行为习得的一种强 (徐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