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7年第7期
编号:13198517
与中小学心理老师谈心理教育(之一)
http://www.100md.com 2007年3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7年第7期
     心理教育为人生幸福服务,既为未来幸福和快乐服务,也为人当下生活的快乐和幸福服务。联合国《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1990)指出“儿童时代应该是欢乐、和平、游戏、学习和生长的时代”。但是,实际生活中,不少成人(学生家长和老师)以及学生自己,陷入一个“教育误区”,即奉行一种信条:以牺牲今天的幸福换取明天的幸福。致使相当多的学生处境是不快乐的,幸福离孩子们很远。要改变一种教育观念,即认为今天的学习是为明天的生活作准备,为了明天而牺牲今天,有意无意地把幸福看作成人的专利,忽视了当下孩子们应该享有的幸福和快乐的权利。我们应当正视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提出的“童年的消逝”现象;应当高度关注当下中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状况;关心他们的心理生活,关心他们的心理需求、心理成长。

    幸福不是“教”出来的,但心理教育可以在“幸福教育”理念指导下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22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