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7年第10期
编号:13198371
中学生错觉性无能的成因及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07年4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7年第10期
     一、“错觉性无能”的成因

    2001年夏天,高考成绩发榜的前夜,某地一名女生喝农药自杀了。她在遗书中写到:“……我太无用了,很多简单的题目都没有做对,无颜面对父母、老师和同学,只好走上这条路……”当她的父母还处在巨大的悲痛中,不知情的班主任兴冲冲地前来报喜:563分,上重点大学不成问题。

    这名女生本来成绩不错,但是她却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心理学上把这一现象称为“错觉性无能”(兰格Langer,1979)。“错觉性无能”是指人们根据经验进行不正确的推理或由于不经意的行为而放弃个人的努力。“错觉性无能”会造成自我效能感的降低,使人们对完全处于其能力范围内的事件放弃努力,对一些具有挑战性事物采取消极回避态度,不利于自身能力的培养。例如,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成绩差而放弃学习;有的学生认为自己活动能力不如人,对班级活动回避退缩;更严重的是,有些学生因对自己不满,产生焦虑、忧郁情绪,影响身体健康,甚至会发生前文提到的悲剧。

    笔者在长期心理咨询实践中发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91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