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8年第1期
编号:13198276
我国近中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8年第1期
     摘要:文章综合了我国近年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基础和我国社会转型、教育转型、中小学转型的各种因素,预测了我国的近中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可能出现的几个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近中期;发展趋势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自学校诞生之日实际上就出现了。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改革开放和剧烈的社会转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出现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始相对比较普遍地受到重视。教育部颁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始向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科学化的方向逐步发展。

    综合我国近二十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基础和我国社会转型、教育转型、中小学转型的各种因素,我冒昧地估计:我国的近中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可能出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将从实际上针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帮助少数学生摆脱障碍,转变为真正面对全体学生,以开发全体学生的潜能,培养乐观、向上、阳光的心理品质为主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规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但在执行时,许多中小学实际上把心理健康教育窄化为主要针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所开展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在今后,我们估计,随着宣传工作的深入、教师培训工作的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目标将会逐步回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规定上来,既要面对全体学生,以开发潜能、培养乐观、向上、阳光的心理品质为主,又要面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开展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这些占少数的学生尽快摆脱障碍。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性:将从补救性为主转变为发展性为主

    发展性为主,指的是将全体学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针对学生共同的成长给予指导,同时兼顾少数有障碍的学生心理的治疗与行为的矫正。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从心理咨询工作开始、从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入手的。但随着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的深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对每一个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全体学生为服务对象,发展为主、治疗为辅已逐步成为共识。

    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域和内容:领域将从人格辅导为主,扩展到人格辅导、学习辅导、职业辅导、生活辅导兼顾;内容将从心理适应教育发展为潜能开发与心理适应兼顾

    1.目前我国多数中小学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集中在良好个性的培养和心理障碍的防治上,虽然涉及到学习指导和个人发展指导,但针对全体学生开展学习辅导、就业辅导尚不普遍。预计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域将不断拓宽,根据学生的需要,为学生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样的服务和指导。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将从心理适应教育发展为潜能开发与心理适应兼顾。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初期,教育内容侧重于指导学生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减少心理疾患。但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与深化,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愈来愈受到重视。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将会侧重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心理潜能开发、健康自我形象的确立、情绪管理与压力处理、人际交往训练等方面,兼顾心理适应教育。咨询人员应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向学生提供帮助,立足于启发学生自己认识自己,自己接纳自己,自己帮助自己,自强自立,健康成长。

    最大限度地发掘中小学生的潜能将成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例如:南京市确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就特别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潜能,激发积极的学习动机,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态度和习惯,学会计划与监控自己的学习活动,在学习中发展、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形成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终身学习型人格。

    (2)生活适应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与他人,养成社交活动的兴趣,乐于交往、善于合作、与他人友好相处,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学会表达、沟通和疏泄情绪的适当方式,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处理冲突、转化消极情绪,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善于管理自己的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健康休闲;形成一套自己认同又有社会价值的生活目标,追求人生的意义和理想的实现,确立负责任的、积极进取而又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形成亲和社会的参与型人格。

    (3)生活发展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面向未来的发展观,正确认识自己的需要、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系;明确升学、择业的人生意义,作好承当多种社会角色的心理准备;勇于选择、善于选择、形成能积极应对社会变化的选择型人格。

    (4)自我完善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努力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规划自我、调适自我,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良好自我概念的形成;发展学生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勇于面对人生挑战的态度,提高学生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制的独立型人格。

    我们觉得,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的,在教育实践中须综合安排。

    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将从单一的学生人群扩大为学生、教师、家长、学校管理者等

    1.继续以关注学生为主。最近二十多年,我国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集中在如何辅助、如何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体现了以学生为主。这是正确的。

    由于社会转型、文化转型,出现了许多我们比较陌生的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我们要特别关注“独生子女”、“离异家庭子女”、“重组家庭子女”、“农村留守学生”、“城市留守学生”、“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等特殊群体,还要特别关注遭遇校内处分、亲人伤亡等重大负性生活事件的学生以及其他心理弱势学生。对于他们的较大心理波动、困扰或障碍,要及时地给予支持和帮助,实施常规心理安全、调适工作,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

    2.关注教职工。首先,学校不仅仅是学生成长的场所,也是教师发展的场所。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教师的发展创造一个阳光的、积极的、愉悦的、向上的活动空间,扫除或削弱对教师的心理产生负面作用的各种因素。第二,为了学生,也应当关注教师。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中,教师的作用不可低估。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教师个人的发展,而且影响到众多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而且也要关注教师。这是关系到优化学生成长环境的大事。学校心理咨询人员应将教师心理健康与保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收集教师心理状况方面的信息,分析教师压力变动状况,并向教师宣传心理健康常识、心理保健与减压的方法等。

    3.关注学生家长。为了优化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也是为了发挥学校的“社区文化高地”的作用,推动学生家长的发展,中小学心理咨询等人员应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学生家长开展家庭心理健康辅导。估计该方面的辅导活动会进入相对较快的发展期。学校应协助家长树立科学亲子教育观念,了解和掌握有效亲子互动方式,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心理环境。, 百拇医药(李继星)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