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活动课中的“无效活动”现象探析(1)
〔关键词〕心理活动课;无效活动;主题
团体活动课中的“无效活动”泛指那些在心理活动课中出现的与实现主题无关的活动。它具有一般活动的特点,并经常与真正的心理活动一起存在于心理课的各个环节中。真正的心理活动是实现心理课的主题所需要的,而“无效活动”则与主题无关。“无效活动”常常显得简单呆板、无趣乏味,甚至重复多余。以下所述的就是在我们的中小学心理活动课上常见的一些“无效活动”。
一、现象描述
现象之一:牵强附会假冒充
在一节以“人际交往”为主题的活动课中,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组活动:先是让学生乙蒙上一双眼睛,然后让学生甲牵着她到预先放好的椅子上走两圈,走第一圈时学生甲不提醒,走第二圈时甲用语音提醒乙。结果在活动的过程中,无论有无提醒,学生乙给人的感觉总是站立不稳,好似要掉下来,显得战战兢兢,让人提心吊胆的。当时的情景颇有些像《红楼梦》中的林妹妹刚进贾府时一样:“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而学生甲在扶乙时则显得手忙脚乱,大气不敢出,为了不使乙生摔下来,几乎要抱住乙了。当乙最后勉强走了两圈重新回到地面上时,笔者总算松了一口气,以为可以告一个段落了。可等来的却是第二组学生的再一次重复地“牵手”去走……真不知上课教师为何要安排这项活动,该活动与人际交往的主题有何关系?另外,笔者还曾看到在以“认识自我”为主题的活动课中,教师安排学生分组踢足球(当然是模拟);“学会合作”的主题课中却开展如何克服考试焦虑的讨论;“青春期教育”课中插入了孝敬父母的成分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48 字符。
团体活动课中的“无效活动”泛指那些在心理活动课中出现的与实现主题无关的活动。它具有一般活动的特点,并经常与真正的心理活动一起存在于心理课的各个环节中。真正的心理活动是实现心理课的主题所需要的,而“无效活动”则与主题无关。“无效活动”常常显得简单呆板、无趣乏味,甚至重复多余。以下所述的就是在我们的中小学心理活动课上常见的一些“无效活动”。
一、现象描述
现象之一:牵强附会假冒充
在一节以“人际交往”为主题的活动课中,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组活动:先是让学生乙蒙上一双眼睛,然后让学生甲牵着她到预先放好的椅子上走两圈,走第一圈时学生甲不提醒,走第二圈时甲用语音提醒乙。结果在活动的过程中,无论有无提醒,学生乙给人的感觉总是站立不稳,好似要掉下来,显得战战兢兢,让人提心吊胆的。当时的情景颇有些像《红楼梦》中的林妹妹刚进贾府时一样:“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而学生甲在扶乙时则显得手忙脚乱,大气不敢出,为了不使乙生摔下来,几乎要抱住乙了。当乙最后勉强走了两圈重新回到地面上时,笔者总算松了一口气,以为可以告一个段落了。可等来的却是第二组学生的再一次重复地“牵手”去走……真不知上课教师为何要安排这项活动,该活动与人际交往的主题有何关系?另外,笔者还曾看到在以“认识自我”为主题的活动课中,教师安排学生分组踢足球(当然是模拟);“学会合作”的主题课中却开展如何克服考试焦虑的讨论;“青春期教育”课中插入了孝敬父母的成分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4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