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0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3196738
基于社会信息加工模型的儿童攻击行为及其教育策略(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年第1期
     (二)加强认知培训,引导行为归因与评价

    儿童对于他人行为解释的敌意归因以及对于攻击行为后果的正向评价,是儿童产生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原因。因此,从内部认知角度引导儿童对他人行为的归因、自身攻击行为的正确评价,是有效减少儿童攻击行为的关键。儿童如何给一个社会性刺激赋予意义是其选择某种行为的重要依据。一方面,学校教育者和家长在儿童日常生活中,应该为儿童提供归因所需要的全面信息,并帮助儿童分析其面临的社会刺激,区分哪些线索是有效和合理的,哪些线索存在偏差,在儿童对社会性刺激作出判断时,更多地引导儿童与自己的良性经验进行对照与比较,鼓励儿童作出亲社会的推测而非敌意的归因。如教育者可以选择一些亲社会的节目,通过剖析节目中角色对于社会情境的正向解释,或者是对于含糊的社会情境的澄清,引导儿童存储更多的亲社会归因信念。同时,通过社会信息加工模型可以看出,攻击行为的产生离不开外界的反馈。因此,另一方面,教育者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的奖惩制度,引导儿童对于攻击行为的正确评价。一般来说,教育者对于采取非攻击行为、与同伴友好相处、忽视同伴的敌意表现或者制止攻击行为产生的儿童应予以奖励,将特别出色的儿童列为榜样,提高同伴对非攻击行为的认可度。对于表现出敌意及攻击倾向的儿童则不予理睬,使攻击行为不能得到强化。而对社会环境中出现的其他攻击行为则给与批判,帮助儿童分析攻击行为对社会和个人造成的负面影响及社会对此作出的负向评价。显然,增加儿童对于社会性线索的正确判断,以及确认攻击行为的“不合理性”,对于矫正儿童攻击行为有重要意义。

    (三)授予各种社会技巧,引导策略选择及行为反应

    儿童的攻击行为是经过多个加工环节才产生的,但在这几个加工环节中,又受个体本身社会经验和技能多寡的影响,如人际沟通技巧、情绪管理能力、问题解决策略、行为反应方式等。因此,要预防儿童的攻击行为,就必须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包括授予儿童各种社会技巧。

    首先,教育工作者可以举办相关讲座,向儿童及家长普及各种社会技巧知识。如人际沟通方面,强调悉心倾听、自我袒露,并教与有效倾听的技巧,分析倾听障碍,讲授各种语言表达方式、有效表达准则等,以避免问题情境中线索的中性及模糊性,主张对事不对人,避免恶言伤人;情绪管理方面,提醒儿童体察自己的情绪,即随时提醒自己注意情绪状态,在面对问题情境时,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更主张采取委婉的方式。同时,教会儿童以适宜的方式缓解情绪,如听音乐、散步、痛哭、诉说、体育锻炼等,鼓励儿童勇敢面对问题困境,理清想法,控制情绪,给自己创造一个愉快的生活环境;在问题解决策略上更强调言语沟通和解释,而不仅仅是打架、争吵等攻击的行为反应,可以采取如谈判协商、请求援助、撤退等其他非攻击行为方式,并教与相应行为方式的具体操作。

    其次,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举办活动,创设问题情境让儿童实际操练各种社会技能。如训练倾听技巧中的复述,可以找一位同学讲述一件发生在校园里的他和其他同学的冲突事件,然后让其他同学不断地对其所讲的话进行复述,并用自己的言语进行表达,反复进行,不断复述与更正,直到讲述同学满意其他成员对于情境及事件的复述与理解为止。再如,教育者可以有意创设典型的冲突情境,安排学生自由搭配,扮演冲突双方角色,鼓励学生思考及演练用非攻击行为方式去面对冲突情境以及解决可能产生的冲突。(稿件编号:090816001)

    参考文献:

    [1]Nicki R.Crick,Jennifer K Grotpeter.Relation Aggression,Gender,and Social-PsychologicalAdjustment.[J]ChildDevelopment.1995.(66):710~722.

    [2]Nicki R.Crick,Dodge K A.A review and reformulation of social information-processing mechanisms in children’s social adjustment. [J] Psychological Bulletion,1994(115):74~101.

    [3]杨慧芳.攻击行为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式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2,25(2):244~245.

    [4]叶茂林.青少年攻击行为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6):36~37.

    [5]杨鲁静,李学来.家庭环境对学龄儿童行为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01.

    [6]张文新等.儿童欺负问题与人格关系的研究述评[J].心理学动态.2001,(3):215~200.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编辑/何 妍 终校/于 洪 (刘 佳)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