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0年第3期
编号:13196090
浅谈农村初中生学习心理疲劳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0年第3期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学习;心理疲劳

    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强烈地感觉到农村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切实存在着典型的“心理疲劳”症状,如思维迟钝、认知力下降、意志力减弱、反应迟缓、手脑协调性差,一些学生甚至出现了情绪烦躁、焦虑厌倦、百无聊赖等现象。

    所谓“心理疲劳”是指因心理因素引起不良情绪,使大脑皮层受抑制而出现的心理现象。它不仅会引起人的生理疲劳,而且还会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厌倦,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学生学习“心理疲劳”作探讨研究。

    一、农村初中学生产生学习“心理疲劳”的原因

    1.自身原因

    (1)不会科学用脑

    生理学研究表明,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每当受到刺激过多或过久时,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抑制发展。学习是一种紧张的脑力劳动,长时间高度紧张的学习会引起大脑疲劳,造成大脑皮层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或进入抑制状态,破坏良好的心理状态。如果学习者不注意劳逸结合,用脑过度,就会使大脑的神经功能的正常活动遭到破坏,从而导致心理疲劳,出现心情忧郁、情绪烦躁、信心不足、记忆减退、注意不能集中等现象。

    (2)学习动机不明

    学习动机是否良好或被激发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如果学习者学习动机不足、兴趣缺乏时,他就会以消极、被动的心态去对待学习活动,会感到学习是沉重的负担,从而导致精神萎靡、记忆力下降、失眠疲惫等现象。

    (3)缺乏正确的学习策略

    部分中学生长期形成了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4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