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0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3193871
父母教育价值观\同伴关系对小学生合作行为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年第9期
     在性别、性别配对差异上,发现女生的合作行为多于男生,女女合作水平高于男男合作,男女合作水平居中,这与赵俊茹的研究结果一致。而张丽玲等人研究认为男男合作比率高于女女合作, 男性比女性更具合作性。出现这种差异除了受实验范式的影响,也与本研究中的任务目标结构更具竞争性有关。以往研究已发现女孩有较强人际关系敏感性,更注重同伴的评价, 因而更看重合作,而男孩更看重竞争,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因此,在面对“决策困境”时,男孩的竞争意识往往成为主导倾向,且坚信对方也有同样的想法,双方的消极期望直接导致男男配对合作水平最低,而女女配对的双方对彼此的期望更积极一些,可能会为得到均衡的得分而选择合作。至于男女合作水平低于女女配对,可能与小学阶段男女儿童大多与同性别同伴交往,男女生间的信任程度不如女生间的高有关。

    (二)同伴关系对小学生合作行为的影响

    研究表明,小学生在面对好朋友时合作倾向更高,双向合作频次也显著增多,验证了以往的研究结论。同伴关系主要指同伴间的亲密关系,相互信任和依赖程度及情绪情感体验等。小学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往的意愿、技巧及能力都不断提高,在高年级已形成稳定的友谊。友谊作为一种特殊的同伴关系,不仅可以帮助儿童提高社会技能,而且可以向儿童提供社会支持。小学儿童出于对友谊关系的珍视,往往会采取各种办法促进友谊的发展,而相互之间的合作是建立友谊的重要基础。而且,伴随交往经验的增加,小学儿童的认知性、情感性观点采择能力不断发展,能够推测不同对象的思想和意图,理解他人的感觉或情绪。朋友通过长时间相处,彼此间相互了解,相互信赖,易在较积极的合作预期下做出合作行为。而在面对陌生同伴时,无法对对方的反应做出准确预期从而降低了合作倾向。

    另外,朋友间合作水平高也是社会文化影响的结果。传统观念认为好朋友之间就应该互相帮助、同甘共苦、不分彼此,这种观念在成人的头脑中是根深蒂固的。因此家长和教师在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观念灌输给儿童,使儿童觉得好朋友之间进行合作是理所当然的。而陌生同伴间缺乏亲密性,不合作也不会带来消极的社会评价,因此合作行为总分及双向合作分数较低。

    (三)父母教育价值观对小学生合作行为的影响

    父母教育价值观反映了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孩子的重心,包括生活、学业以及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研究发现,父母注重孩子好行为和关系性的培养,儿童的合作行为水平高,相反,注重知识性的培养,儿童合作行为水平低。

    好行为指父母关注孩子良好品德的发展,具体包括孝顺、有礼貌、谦让等。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模仿榜样,同时其对孩子不断进行引导,使儿童较早习得了社会道德规范,并在遵守这些规范时获得了正向的社会反馈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强化了儿童的好行为,而这种行为倾向泛化到同伴交往过程中就表现为更易合作。

    关系性指父母注重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父母帮助孩子理解同伴交往的重要意义,同时提供较多同伴交往的机会和技巧,在儿童出现人际冲突时能协助分析和解决,这既能提高孩子的交往意愿和技巧,也能增加其良好的人际交往经验,形成对友谊的重视。这种重视在同伴交往中就表现为注重同伴对自己的评价,在面对需竞争的情境时,能根据任务目标和对象灵活地作出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别人的选择,从而达到维持人际和谐,避免同伴排斥的目的。

    而知识性主要指父母强调孩子的学业进取。父母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使孩子具有较强的竞争心理和成就动机,形成个体取向的价值观,在既需要合作又需要竞争的情境下,更倾向于选择竞争策略使自己获胜。另外,较少的业余活动时间使孩子的视野和交往范围过于狭窄,同伴交往经验较少而不易信任同伴,因此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其他活动中都喜欢“单打独斗”,较少做出合作行为。

    研究中还发现,注重知识性与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有关。父母没有稳定的职业,大多为外来务工人员或个体户等,年收入较低的家庭,尤其注重孩子的知识性,希望孩子通过学业出人头地。而父母的职业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如公务员、医生等,年收入又高的家庭,更注重孩子好行为和关系性的培养,期望孩子能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健康的人格及心态。也就是说,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使家长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观,而教育价值观作为一种观念,其发挥作用要通过父母具体的教养方式来实现。因此,在后续研究中继续探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养方式等家庭环境因素对儿童合作行为的影响机制是必要的。(稿件编号: 100826003)

    参考文献:

    [1]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65.

    [2]赵章留,寇彧.儿童四种典型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1:117~121.

    [3]谢晓非,孔瑞芬,陈曦,阎学煌.儿童(下转第15页)(上接第12页)合作倾向与家长价值观[J].心理科学,2000,23(6):699~702.

    [4]黄馨贤.高雄都会区教育价值观之文化生态研究[D].高雄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赵俊茹,李幼穗.交流方式对儿童青少年合作行为影响的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3):545~546.

    [6]张丽玲.两难问题与儿童对策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4:25~29.

    [7]Jackson M, Tisak M S. Is Pro-social Behavior A Good Thing Developmental Changes in Children’s Evaluations of Helping, Sharing, Cooperating, and Comforting [J].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1,19:349~367.

    [8]李晓东.关于目标结构对6~9岁儿童合作与竞争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1991,(2):33~37.

    [9]庞维国,程学超.9~16 岁儿童的合作倾向与合作意图的发展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1:31~35.

    [10]张丽玲.儿童合作行为中的性别角色差异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0,1(1):12~16.

    [11]张丽玲,鲁丽,李金香.儿童合作认知及合作行为研究述评[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8,(4):30~33.

    [12]苏红,李艳华,任永梅.关于合作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述评[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3):76~79.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类)重点课题“儿童青少年人格发展机制与干预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BA080048。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116029)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 (张金荣 董 敏 王明伟)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