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口吃患者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1)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系统脱敏法
一、一般资料
小刘,男,18岁,独子,高中二年级。足月顺产,未患过特殊疾病,身体健康,家庭基本和睦,无老人同住。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他神经症性障碍,家族无精神疾病史。父母均为公司职员,高中文化。父亲忠厚勤奋,稳重内向。母亲精明能干,直爽急躁,家里的事情大多由母亲说了算。来访者小时候由于学口吃的人说话而导致口吃,受到母亲责备,不过以前口吃症状不太明显,未对心理造成负面影响。一个月前,班里转来一位新同学,和小刘成为舍友,这位同学有些口吃,小刘一听他说话,就会过分关注自己是否口吃,导致症状加重,为此感到烦恼、焦虑,所以前来咨询。
心理测验:SAS标准分60分。(根据中国常模,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60~69分为中度焦虑)
二、咨询师观察得到的初步印象
求助者自己前来。刚进咨询室时显得心神不定,不敢与咨询师对视,拘谨压抑,衣着整洁。说话时会脸红,字音重复,有些口吃,不时清清喉咙,显得有些紧张。但叙述条理清楚,回答问题能抓住要领;注意力集中,思维反应适度,智能记忆好。情绪低落,有些焦虑,迫切希望解除口吃的烦恼。
三、评估与诊断
(一)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求助者的知情意统一,有自知力,主动求助,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无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时间少于两个月,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在症状表现上主要是焦虑,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出现泛化,伴有身体不适感的显著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长,大于三个月或半年。而该求助者虽然也以焦虑、烦恼为主要症状,但没有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没有泛化,而且持续时间只有一个多月,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综合分析临床观察、摄入性会谈及心理测验等方面材料,确定该求助者属于一般心理问题。
(二)原因分析
1.生物学原因:口吃是在精神作用的参与下,植物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肌肉等方面的功能协调障碍所致。
2.社会性原因
(1)存在负性生活事件,如小时候学口吃被母亲责备。
(2)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如被同学起绰号,嘲笑等。
(3)家庭的教养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求助者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有较大影响。
3.心理原因
(1)存在明显的认知错误和不合理信念。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存在以偏概全的思维模式,觉得一些人笑话自己口吃,就认为所有人都会讨厌和笑话自己。夸大自己的不足或缺陷,只不过有些口吃,却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2)被焦虑、自卑心情所困扰,自身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
(3)个性特征:性格内向,易受外界影响,敏感、多疑,虚荣心强,追求完美。
四、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上述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家长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指导求助者改善认知,学会放松练习,减少对口吃的焦虑,能正常与人交往。SAS测试标准分从60分降到50分以下。
最终目标与长远目标:帮助求助者完善认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自我成长。
五、咨询方案的制定
方法与原理:主要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和系统脱敏法。
合理情绪疗法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埃利斯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其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其核心理论是ABC理论。在诱发事件(A)出现后,人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观念(B)来改变、控制其情绪和行为结果(C),这是治疗实践的核心,并可扩展为A-B-C-D-E治疗模型。这是一种着重认知取向的方法,对年纪较轻、智力和文化水平较高的人比较有效。
系统脱敏法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由沃尔普创建。主要用于治疗求助者对特定事件等的恐惧和焦虑。其基本方法是让求助者用放松取代焦虑。基本原理是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引起焦虑的作用。
3.咨询时间:每周2次,每次50分钟。
六、咨询过程
(一)咨询关系建立和诊断阶段
第一次 2008年11月11日
咨询师通过关注、共情、理解等技术与求助者初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使其感到被尊重、被接纳。采用摄入性会谈收集求助者的有关资料,了解求助者的基本情况、精神状态、行为特点以及求助动机,指导他作相关的心理测验SAS,作出评估和诊断,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和限制及咨询过程中有关事项与规则。
第二次 2008年11月15日
巩固咨询关系,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制定实施方案,介绍咨询方法、原理及过程,签订书面协议。向求助者解说ABC理论,使求助者认识到A、B、C三者之间的关系。
布置家庭作业:结合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思考自身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和错误认知模式。
(二)实施心理帮助的咨询阶段
第三次 2008年11月19日
咨询师根据ABC理论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诊断。
目的:加深咨询关系,明确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使其认识到要通过改善认知来消除症状;并通过与不合理信念辩论,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观念,代之以合理信念。
方法:会谈法
过程:
①咨询师针对家庭作业与求助者进行交谈,进一步明确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使其认识到是信念引起了情绪和行为后果,自己要对此负责,只有改善认知才能消除症状。
②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咨询师:你小时候会注意自己的口吃吗?
求助者:从没在意过,可能是因为长大了,就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听到那个口吃的同学说话觉得很别扭,常常在心里提醒自己说话要流利,很用心地克服口吃。我很纳闷,以前不注意,口吃也不太明显,现在注意了,却成了问题了。
咨询师:心理学上确实有这种现象,不去在乎自己的问题,症状反而会减轻。能跟我谈谈,你现在为什么这么在意吗?如果你继续口吃会怎么样?
求助者:我觉得自己连话都说不明白,还能做什么事呢?妈妈也说我这么大了还口吃,将来一定是一个没出息的人。
咨询师:你同意妈妈的观点吗?
求助者:同意。
咨询师:口吃的人就一定不会有出息,而有出息的人一定是不口吃的。是吗?你想让自己有出息,所以就非常注意这方面。
求助者:是的。
咨询师:你刚才用了“一定”这个词,看得出来你内心对这种想法非常确定。可是如果有人口吃,而且他不在意这一缺点,结果不仅口吃减轻,还成为了一个很有出息的人,是不是就可以把口吃者“一定”不会有出息换成“不一定”不会有出息了呢?
求助者:有这样的人吗?
咨询师:我给你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吧。一个人从小就患有口吃症,说话口齿不清,因此经常闹笑话,他很苦恼,母亲对他说:“这是因为你太聪明,没有任何一个人的舌头可以跟得上你这样聪明的脑袋。”于是他以后再也没有对自己的口吃有过丝毫的忧虑,因为他从心底相信母亲的话。在这种信念下,他的口吃反而减轻了。口吃的毛病没有阻碍他的学业与事业的发展,而且注意到他这个弱点的人大都对他产生了某种敬意,因为他竟能克服这个缺陷,在商界出类拔萃。这个人就是韦尔奇,他被誉为“世界第一CEO”,作为通用公司总裁,在他20年的任期内把通用电气集团带入了辉煌,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美国广播公司新闻部总裁迈克尔就对韦尔奇十敬佩,曾开玩笑说:“杰克真有力量,真有效率,我恨不得自己也口吃。” (白春涛 田良臣)
一、一般资料
小刘,男,18岁,独子,高中二年级。足月顺产,未患过特殊疾病,身体健康,家庭基本和睦,无老人同住。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他神经症性障碍,家族无精神疾病史。父母均为公司职员,高中文化。父亲忠厚勤奋,稳重内向。母亲精明能干,直爽急躁,家里的事情大多由母亲说了算。来访者小时候由于学口吃的人说话而导致口吃,受到母亲责备,不过以前口吃症状不太明显,未对心理造成负面影响。一个月前,班里转来一位新同学,和小刘成为舍友,这位同学有些口吃,小刘一听他说话,就会过分关注自己是否口吃,导致症状加重,为此感到烦恼、焦虑,所以前来咨询。
心理测验:SAS标准分60分。(根据中国常模,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60~69分为中度焦虑)
二、咨询师观察得到的初步印象
求助者自己前来。刚进咨询室时显得心神不定,不敢与咨询师对视,拘谨压抑,衣着整洁。说话时会脸红,字音重复,有些口吃,不时清清喉咙,显得有些紧张。但叙述条理清楚,回答问题能抓住要领;注意力集中,思维反应适度,智能记忆好。情绪低落,有些焦虑,迫切希望解除口吃的烦恼。
三、评估与诊断
(一)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求助者的知情意统一,有自知力,主动求助,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无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时间少于两个月,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在症状表现上主要是焦虑,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出现泛化,伴有身体不适感的显著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长,大于三个月或半年。而该求助者虽然也以焦虑、烦恼为主要症状,但没有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没有泛化,而且持续时间只有一个多月,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综合分析临床观察、摄入性会谈及心理测验等方面材料,确定该求助者属于一般心理问题。
(二)原因分析
1.生物学原因:口吃是在精神作用的参与下,植物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肌肉等方面的功能协调障碍所致。
2.社会性原因
(1)存在负性生活事件,如小时候学口吃被母亲责备。
(2)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如被同学起绰号,嘲笑等。
(3)家庭的教养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求助者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有较大影响。
3.心理原因
(1)存在明显的认知错误和不合理信念。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存在以偏概全的思维模式,觉得一些人笑话自己口吃,就认为所有人都会讨厌和笑话自己。夸大自己的不足或缺陷,只不过有些口吃,却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2)被焦虑、自卑心情所困扰,自身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
(3)个性特征:性格内向,易受外界影响,敏感、多疑,虚荣心强,追求完美。
四、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上述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家长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指导求助者改善认知,学会放松练习,减少对口吃的焦虑,能正常与人交往。SAS测试标准分从60分降到50分以下。
最终目标与长远目标:帮助求助者完善认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自我成长。
五、咨询方案的制定
方法与原理:主要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和系统脱敏法。
合理情绪疗法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埃利斯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其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其核心理论是ABC理论。在诱发事件(A)出现后,人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观念(B)来改变、控制其情绪和行为结果(C),这是治疗实践的核心,并可扩展为A-B-C-D-E治疗模型。这是一种着重认知取向的方法,对年纪较轻、智力和文化水平较高的人比较有效。
系统脱敏法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由沃尔普创建。主要用于治疗求助者对特定事件等的恐惧和焦虑。其基本方法是让求助者用放松取代焦虑。基本原理是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引起焦虑的作用。
3.咨询时间:每周2次,每次50分钟。
六、咨询过程
(一)咨询关系建立和诊断阶段
第一次 2008年11月11日
咨询师通过关注、共情、理解等技术与求助者初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使其感到被尊重、被接纳。采用摄入性会谈收集求助者的有关资料,了解求助者的基本情况、精神状态、行为特点以及求助动机,指导他作相关的心理测验SAS,作出评估和诊断,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和限制及咨询过程中有关事项与规则。
第二次 2008年11月15日
巩固咨询关系,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制定实施方案,介绍咨询方法、原理及过程,签订书面协议。向求助者解说ABC理论,使求助者认识到A、B、C三者之间的关系。
布置家庭作业:结合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思考自身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和错误认知模式。
(二)实施心理帮助的咨询阶段
第三次 2008年11月19日
咨询师根据ABC理论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诊断。
目的:加深咨询关系,明确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使其认识到要通过改善认知来消除症状;并通过与不合理信念辩论,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观念,代之以合理信念。
方法:会谈法
过程:
①咨询师针对家庭作业与求助者进行交谈,进一步明确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使其认识到是信念引起了情绪和行为后果,自己要对此负责,只有改善认知才能消除症状。
②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咨询师:你小时候会注意自己的口吃吗?
求助者:从没在意过,可能是因为长大了,就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听到那个口吃的同学说话觉得很别扭,常常在心里提醒自己说话要流利,很用心地克服口吃。我很纳闷,以前不注意,口吃也不太明显,现在注意了,却成了问题了。
咨询师:心理学上确实有这种现象,不去在乎自己的问题,症状反而会减轻。能跟我谈谈,你现在为什么这么在意吗?如果你继续口吃会怎么样?
求助者:我觉得自己连话都说不明白,还能做什么事呢?妈妈也说我这么大了还口吃,将来一定是一个没出息的人。
咨询师:你同意妈妈的观点吗?
求助者:同意。
咨询师:口吃的人就一定不会有出息,而有出息的人一定是不口吃的。是吗?你想让自己有出息,所以就非常注意这方面。
求助者:是的。
咨询师:你刚才用了“一定”这个词,看得出来你内心对这种想法非常确定。可是如果有人口吃,而且他不在意这一缺点,结果不仅口吃减轻,还成为了一个很有出息的人,是不是就可以把口吃者“一定”不会有出息换成“不一定”不会有出息了呢?
求助者:有这样的人吗?
咨询师:我给你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吧。一个人从小就患有口吃症,说话口齿不清,因此经常闹笑话,他很苦恼,母亲对他说:“这是因为你太聪明,没有任何一个人的舌头可以跟得上你这样聪明的脑袋。”于是他以后再也没有对自己的口吃有过丝毫的忧虑,因为他从心底相信母亲的话。在这种信念下,他的口吃反而减轻了。口吃的毛病没有阻碍他的学业与事业的发展,而且注意到他这个弱点的人大都对他产生了某种敬意,因为他竟能克服这个缺陷,在商界出类拔萃。这个人就是韦尔奇,他被誉为“世界第一CEO”,作为通用公司总裁,在他20年的任期内把通用电气集团带入了辉煌,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美国广播公司新闻部总裁迈克尔就对韦尔奇十敬佩,曾开玩笑说:“杰克真有力量,真有效率,我恨不得自己也口吃。” (白春涛 田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