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认识,实现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自我维护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维护
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组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大约51.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2℅的教师属于“轻度障碍”,16.6℅的教师属于“中度障碍”,另外的2.5℅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大量调查研究与媒体报道表明,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中小学教师作为基础教育的脊梁,其身心健康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亟需关注。
一、走出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认识的误区
误区一:心理健康问题=职业道德问题
现实生活中,人们有时把心理健康问题等同于职业道德问题。例如,教师在课堂上打了学生,很多人会认为该教师存在严重的职业道德问题。实际上这一行为的出现可能是由于该教师正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情绪和行为失控。事后,教师往往会内疚自责。可见,“打学生”行为的背后并非职业道德缺陷,而是自身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适当调节。另外,职业道德与心理健康有不同的内涵和标准。教师心理健康是指向教师个体的适应与发展,侧重于教师对环境的适应与自我调节;而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对教师行为的要求与规范,带有社会评价性质,有“是”与“非”之分。所以,不能简单地把心理问题当作职业道德问题来理解。
误区二:没有心理问题=心理健康
一般人们会认为,有心理问题就是“心理不健康”,从而把“心理健康”等同于“没有心理问题”,习惯于用健康或者不健康来评价教师的心理状况。人的心理是结构复杂、处于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动态系统。心理健康是从健康到不健康的连续体,有的人可能距离健康状态更近一些,有的人可能距离某种心理问题的状况更近一点。从这个连续体分布来看,大部分都分布在更接近心理健康一端的区域,而处于完全不健康和完全健康状态的个体都是极少数。对于中小学教师群体来说也是一样,绝大部分教师的心理状况分布在比较健康的区域,被检出心理问题的教师,可能只是心理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状态不好,在其他方面不一定不健康,因此不能对其全盘否定;同时要注意到,没有检出问题的教师,也不代表完全没有问题。
误区三:只要出现心理与行为问题=心理不健康
大多数人认为,只要有心理与行为问题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这种观点忽略了问题发生的情境条件。在理解教师的心理健康时,我们应该注意区分和鉴别情境性与特质性。情境性是指教师的某些负面情绪或看似不适合的行为,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发生的。特质性是与情境性相对的,即一些情绪、行为不因情境而改变,表现出跨时间、跨情境的稳定性。因此,在使用调查量表测量并判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时候,下结论要慎重,要注意区分哪些现象是教师暂时的心理状态,哪些现象是稳定的人格特质表现;哪些是正常问题,哪些是值得密切关注和急需解决的异常状况。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1.处理好“压力”与“承受力”的关系
一定的心理压力,能促进人自觉地挖掘自身的潜力,争取不断发展的机会。但人对外界心理压力的承受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一旦压力超过心理承受极限,不良情绪和行为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因此,我们应处理好“心理压力”与“心理承受力”的关系,了解和把握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限度,在心理压力逼近极限时,要运用各种方法释放压力:
(1)形成“压力免疫”。首先要对压力有明确的认识,认识到人之所以有压力,不是自己个性缺陷和能力不足的表现,而是正常心理现象。其次,采取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压力应对方式可分为情绪定向应对和问题定向应对。采用这两种方式处理引起压力的事件本身,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着手解决。再次,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寻求社会支持是应对压力的有效手段,当个体受到压力威胁时,社会支持可以缓冲生活事件对人的情绪冲击,也可以使人恢复信心,摆脱困境。
(2)合理宣泄情感。可以在适当的环境放声大哭,向亲人、同事、朋友及时倾诉,打广播电台的心理热线,写日记或参加打球、唱歌、跳舞等文体娱乐活动,从而减轻或缓解压力,避免心理压力过大演变成为心理障碍,影响健康。
2.处理好“积极心态”和“消极心态”的关系
心态是人行为的控制塔,其好坏取决于人的主观体验和外部环境,在现实生活中,不同人的心态有巨大的差异。概括地说,人的心态可以分为“积极心态”和“消极心态”。当你用积极的心态去看这个世界时,就会赞扬它、欣赏它,会产生幸福的情感;当你用消极的心态去看这个世界时,用挑剔的眼光去批评它、指责它时,就会产生伤心的情感。面对工作的不顺、家庭的不和、人际关系的紧张、领导或同事的误解等,教师应保持乐观心态,学会微笑面对,真诚对待,尽量避免正面冲突。
3.处理好“得”与“失”的关系
人生就是一部有“得”又有“失”的生活电视剧,关键是自己要调整好心态,来处理好“得”与“失”的关系。在现实中,人们每天都生活在“得”与“失”之间。在日常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小的获得,如一个小小的成功、小小的鼓舞、小小的尊重等都会形成短时的幸福快乐的感受。但由于世事难料,有时候也会有无奈、苦楚。如你所带班级没有评上先进班级;精心准备的公开课,由于细节问题没处理好而发挥不正常;你的学生在某一次考试中没考好等。你若能够理性地看待这些事情,自我解嘲,会使你在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的同时,排解了自我的压力。这样,人就会多一分开心,少一分烦恼;多一分感激,少一分抱怨;多一分豁达,少一分抑郁。所以,在“得”与“失”之间,我们无须不停地徘徊,更不必苦苦地挣扎,我们应该用一种平常心来对待。
4.处理好“分享”与“分担”的关系
有人曾经说过:“如果把你的痛苦告诉朋友,痛苦就会减轻一半;把你的快乐告诉朋友,快乐就会变成两个快乐。”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高级动物,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交流来满足情感的需要,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是人类情感释放的最有利最直接的途径。人在高兴或痛苦时更需要与人沟通交流来分享快乐或分担忧愁。我们要学会处理好“分享”与“分担”的关系,因为有了分享,就会有飞扬的心情。但生活中也会遇到许多烦恼和无奈,我们可以与同事、朋友、亲人述说自己的不适感和烦恼,宣泄压抑在心里的不良的情绪,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恢复心理平衡。
总之,在目前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适时适度地调节好自己的心态与情绪,及时有效地克服和化解不良情绪,保持一种健康平和的心态,从而缓解职业倦怠,获得职业幸福感。
(作者单位:湖北省南漳县第二中学,湖北省南漳县肖堰中学,襄樊,441509)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 (李明远 彭华清)
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组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大约51.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2℅的教师属于“轻度障碍”,16.6℅的教师属于“中度障碍”,另外的2.5℅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大量调查研究与媒体报道表明,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中小学教师作为基础教育的脊梁,其身心健康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亟需关注。
一、走出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认识的误区
误区一:心理健康问题=职业道德问题
现实生活中,人们有时把心理健康问题等同于职业道德问题。例如,教师在课堂上打了学生,很多人会认为该教师存在严重的职业道德问题。实际上这一行为的出现可能是由于该教师正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情绪和行为失控。事后,教师往往会内疚自责。可见,“打学生”行为的背后并非职业道德缺陷,而是自身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适当调节。另外,职业道德与心理健康有不同的内涵和标准。教师心理健康是指向教师个体的适应与发展,侧重于教师对环境的适应与自我调节;而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对教师行为的要求与规范,带有社会评价性质,有“是”与“非”之分。所以,不能简单地把心理问题当作职业道德问题来理解。
误区二:没有心理问题=心理健康
一般人们会认为,有心理问题就是“心理不健康”,从而把“心理健康”等同于“没有心理问题”,习惯于用健康或者不健康来评价教师的心理状况。人的心理是结构复杂、处于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动态系统。心理健康是从健康到不健康的连续体,有的人可能距离健康状态更近一些,有的人可能距离某种心理问题的状况更近一点。从这个连续体分布来看,大部分都分布在更接近心理健康一端的区域,而处于完全不健康和完全健康状态的个体都是极少数。对于中小学教师群体来说也是一样,绝大部分教师的心理状况分布在比较健康的区域,被检出心理问题的教师,可能只是心理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状态不好,在其他方面不一定不健康,因此不能对其全盘否定;同时要注意到,没有检出问题的教师,也不代表完全没有问题。
误区三:只要出现心理与行为问题=心理不健康
大多数人认为,只要有心理与行为问题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这种观点忽略了问题发生的情境条件。在理解教师的心理健康时,我们应该注意区分和鉴别情境性与特质性。情境性是指教师的某些负面情绪或看似不适合的行为,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发生的。特质性是与情境性相对的,即一些情绪、行为不因情境而改变,表现出跨时间、跨情境的稳定性。因此,在使用调查量表测量并判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时候,下结论要慎重,要注意区分哪些现象是教师暂时的心理状态,哪些现象是稳定的人格特质表现;哪些是正常问题,哪些是值得密切关注和急需解决的异常状况。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1.处理好“压力”与“承受力”的关系
一定的心理压力,能促进人自觉地挖掘自身的潜力,争取不断发展的机会。但人对外界心理压力的承受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一旦压力超过心理承受极限,不良情绪和行为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因此,我们应处理好“心理压力”与“心理承受力”的关系,了解和把握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限度,在心理压力逼近极限时,要运用各种方法释放压力:
(1)形成“压力免疫”。首先要对压力有明确的认识,认识到人之所以有压力,不是自己个性缺陷和能力不足的表现,而是正常心理现象。其次,采取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压力应对方式可分为情绪定向应对和问题定向应对。采用这两种方式处理引起压力的事件本身,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着手解决。再次,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寻求社会支持是应对压力的有效手段,当个体受到压力威胁时,社会支持可以缓冲生活事件对人的情绪冲击,也可以使人恢复信心,摆脱困境。
(2)合理宣泄情感。可以在适当的环境放声大哭,向亲人、同事、朋友及时倾诉,打广播电台的心理热线,写日记或参加打球、唱歌、跳舞等文体娱乐活动,从而减轻或缓解压力,避免心理压力过大演变成为心理障碍,影响健康。
2.处理好“积极心态”和“消极心态”的关系
心态是人行为的控制塔,其好坏取决于人的主观体验和外部环境,在现实生活中,不同人的心态有巨大的差异。概括地说,人的心态可以分为“积极心态”和“消极心态”。当你用积极的心态去看这个世界时,就会赞扬它、欣赏它,会产生幸福的情感;当你用消极的心态去看这个世界时,用挑剔的眼光去批评它、指责它时,就会产生伤心的情感。面对工作的不顺、家庭的不和、人际关系的紧张、领导或同事的误解等,教师应保持乐观心态,学会微笑面对,真诚对待,尽量避免正面冲突。
3.处理好“得”与“失”的关系
人生就是一部有“得”又有“失”的生活电视剧,关键是自己要调整好心态,来处理好“得”与“失”的关系。在现实中,人们每天都生活在“得”与“失”之间。在日常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小的获得,如一个小小的成功、小小的鼓舞、小小的尊重等都会形成短时的幸福快乐的感受。但由于世事难料,有时候也会有无奈、苦楚。如你所带班级没有评上先进班级;精心准备的公开课,由于细节问题没处理好而发挥不正常;你的学生在某一次考试中没考好等。你若能够理性地看待这些事情,自我解嘲,会使你在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的同时,排解了自我的压力。这样,人就会多一分开心,少一分烦恼;多一分感激,少一分抱怨;多一分豁达,少一分抑郁。所以,在“得”与“失”之间,我们无须不停地徘徊,更不必苦苦地挣扎,我们应该用一种平常心来对待。
4.处理好“分享”与“分担”的关系
有人曾经说过:“如果把你的痛苦告诉朋友,痛苦就会减轻一半;把你的快乐告诉朋友,快乐就会变成两个快乐。”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高级动物,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交流来满足情感的需要,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是人类情感释放的最有利最直接的途径。人在高兴或痛苦时更需要与人沟通交流来分享快乐或分担忧愁。我们要学会处理好“分享”与“分担”的关系,因为有了分享,就会有飞扬的心情。但生活中也会遇到许多烦恼和无奈,我们可以与同事、朋友、亲人述说自己的不适感和烦恼,宣泄压抑在心里的不良的情绪,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恢复心理平衡。
总之,在目前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适时适度地调节好自己的心态与情绪,及时有效地克服和化解不良情绪,保持一种健康平和的心态,从而缓解职业倦怠,获得职业幸福感。
(作者单位:湖北省南漳县第二中学,湖北省南漳县肖堰中学,襄樊,441509)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 (李明远 彭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