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动与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篮球运动;心理健康教育;公平;竞争;合作
与其他运动项目相比,篮球运动的形式多样,具有更强的参与性、趣味性、应变性、娱乐性和竞技性等,能满足不同人群的多种需求。篮球活动涵盖了跑、跳、投等多种身体运动形式,且运动强度较大,因此,它能全面、有效、综合地促进身体素质和人体机能的全面发展,提高和保持人的生命活力。篮球运动能有效缓解人们的工作压力,而良好的竞争环境又能培养人良好的心理适应力和承受力,调整及维护参与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篮球作为集体项目的杰出代表,能有效地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帮助参与者正确理解和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等。
作为一名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工作之余,我喜欢去篮球场上与学生、同事们打球。在篮球运动中充分感受集体的合作、对抗的公平、拼搏的乐趣。每一次运动后,我的身心都犹如经受一次充满乐趣的洗礼:清爽、愉快、酣畅。工作一天的疲惫、生活的压力、烦恼就在传球、投球、断篮中消失殆尽。酷爱篮球的我在一次运动后与学生的交流中,突发奇想,如果在团体心理辅导中有意识地运用我擅长的篮球运动,把篮球训练或者比赛与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结合起来,不知道效果会怎样?
于是,我和德育处商量,先后招募两批学生,一批学生是各个班级里缺乏纪律意识、合作意识的学生,一批是面对困难容易沉湎于消极情绪而不能自拔的学生。我利用自由活动课组织这些学生开始篮球训练、比赛。
每次训练、比赛半小时。训练、比赛后,我都和学生们一起畅谈、分享彼此在篮球运动中的体验和感受。半个学期下来,这些学生的变化真的让人很是惊喜:上课一向调皮捣蛋的孩子,自控能力增强了;一向消极自卑的孩子开始展现笑脸了,更有自信了……他们开始成为班级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我想这和篮球运动的严密性、竞技性、规则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复杂多变的比赛过程,提高了学生们神经系统的灵活性,进而提高了大脑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应变能力。运动中的集体配合,培养了学生们的团队精神,提高了他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竞争对抗的游戏形式,使一些不喜欢运动的学生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篮球训练的过程中,我努力营造快乐轻松信任的氛围,整个团队在训练过程中不时爆发出快乐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学生的自信心和心理自我调控能力逐渐得到提高,积极情感得到了极大激发。篮球运动为我的团体心理辅导课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一、学习公平公正的为人处世原则
公正是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公平与正义的伦理原则。他人是一个与自己完全对等的客体,在涉及利益关系时,双方都有对等的权利,为了保证各自的利益,双方都应遵守相同的准则和义务,为了保证合作成功,也为了各自在合作中顺利实现共同利益,对规范的同等遵守的公正原则十分必要。
篮球比赛是一项以得分多少判定胜负的集体运动项目,比赛中所允许的适度合理的身体接触的性质,决定了犯规现象产生的必然性。但是公正、公平的原则必须坚持。
情景1:篮球比赛紧张激烈、扣人心弦。突然一名队员故意用脚勾别人使其摔倒,轻而易举把球抢了过来……作为裁判的我及时判罚。
比赛后,我组织学生们讨论了有关比赛公正的问题。让学生们认识到篮球比赛乃至生活中所有的竞争,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公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 “公平竞争”才能为自己赢得尊重。通过篮球活动与比赛,学生们公平竞争的意识得到了培养,学会了公平参与竞争的方法,并且懂得要充分尊重对方的人格自由和尊严。
二、学习真诚文明的待人礼仪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外在形象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涵养,也向人们传递着一个人对生活的内心态度。
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我有意识地组织队员进行篮球礼仪训练,如赛前的入场仪式,比赛前后的互致问候,比赛中的尊重对手、尊重裁判等,培养学生们的优雅气质和风度,从而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礼仪。
情景2:篮球比赛进入“白热化”,突然有对手受伤倒地,我并没有吹停比赛……有进攻优势一方的一名队员,停下奔跑的脚步,伸手去帮助那个倒地的对手……
在团体讨论分享活动中,我抓住这个问题进行礼仪教育,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去体验、感悟礼仪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感悟运动中的礼仪魅力,提升人际交往的真诚相待、互相包容的品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那些攻击性强的孩子也逐渐成为“谦谦君子”。
三、学习团队合作意识
合作与竞争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习惯了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表现为强烈的自我中心和自我表现欲望。常以放大镜看别人的缺点和自己的优点,这是他们走向社会、走向成功的主要障碍之一。
合作意识很难通过讲座的形式得到培养。它需要通过某种活动,通过人与人的交往过程,通过共同完成任务和对各种结果的经历,以及成果的分享和责任的共同承担中去培养。
情景3:篮球比赛进行得如火如荼,每个队员都争先恐后主动请缨……技术最好的小林当然成了第一人选。然而在比赛场上,因他的进攻欲望过强,总是喜欢“单打独斗”,很少传球,队友和场下同学对他的抱怨不断升级……最终,他们输掉了这场关键比赛。
在团体讨论过程中,我利用篮球比赛过程中的实际场景引导学生如何树立集体意识,使其明白篮球比赛是一个团队在作战,而不是个人的精彩表演。大家在争论中,明白了在一个团队中,谁上场,谁替换,替换谁都要以实现最高目标为准则。好球员会把自己融入团队之中,除了自己享受竞赛所带来的刺激与快乐外,还要与队友分享。队员在明确自己角色分工的同时,更要时刻关注同伴的情况,随时给予同伴以合理、必要的支持。如挡拆、联防和快攻战术就需要同伴间的密切配合,后卫的组织更要关注全局。一场比赛的失利,队友发挥失常或出现失误都是难免的,这种情况下,队员间更要相互沟通、谅解、鼓励与支持,切忌埋怨、责备。人与人之间只有合作,取得成功的机会才更大。
在日常的训练中我引导学生注意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和魅力,在交流协作与竞争挑战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团结合作精神,使学生正确理解输与赢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懂得在集体活动中发挥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四、学习规则意识
初中学生正值心理断乳期,他们一下感觉到自己长大了,强烈要求独立和自由。但他们同时也容易走极端,怀疑一切规则,尝试破坏规则,不愿意承担触犯规则的后果。我利用篮球规则来教育缺乏纪律意识的学生遵守学生守则、学校纪律及班级规定,在规则修改以前要遵守,触犯了规则要承担责任,不要“狡辩和耍赖”。
我在篮球训练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服从规则的教育中,主要引导学生将规则意识延伸到班级管理中,让学生理解没有好的服从就没有好的执行;任何一个团队中,再好的决策和计划,没有完全的执行是很难实现的。讨论中有学生提出:“正确的就坚决执行,错的就不执行,向裁判提出正确的意见,等改正后再执行不就可以了。”这样的想法听起来有几分道理,但在讨论分享中,结合篮球比赛,学生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已经形成的规则、决定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任意改变,那团队还能形成规则吗?
三、学会直面挫折
挫折教育有利于促进青少年人格的健康发展。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定型,如果外界消极因素不能被消除或被有效地抵制,就会挫伤他们的心理,使其情绪低落,甚至丧失对美好前途的憧憬。我在对一批面对困难消极逃避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就利用了篮球运动,有效抑制了他们在遭受挫折后的消极心理,培养了他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乐观主义的生活态度。
经过激烈、艰苦的篮球比赛,冠军最终只有一个。面对失败,在众目睽睽之下接受比赛的结果,需要一定的勇气和自信,这正是挫折教育的契机。我引导学生们认识到:敢于胜利,也要敢于失败;失败的经验有利于以后遭受挫折后的心理调整;篮球场上的一次次胜利与失败,有利于心理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我们直面学习和人际交往中遇到的困难。
作为心理辅导老师,利用自己的特长,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中去,能更好地提升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效。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海湾中学,深圳,518101)
编辑/于 洪 终校/吴九君 (陈辉)
与其他运动项目相比,篮球运动的形式多样,具有更强的参与性、趣味性、应变性、娱乐性和竞技性等,能满足不同人群的多种需求。篮球活动涵盖了跑、跳、投等多种身体运动形式,且运动强度较大,因此,它能全面、有效、综合地促进身体素质和人体机能的全面发展,提高和保持人的生命活力。篮球运动能有效缓解人们的工作压力,而良好的竞争环境又能培养人良好的心理适应力和承受力,调整及维护参与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篮球作为集体项目的杰出代表,能有效地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帮助参与者正确理解和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等。
作为一名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工作之余,我喜欢去篮球场上与学生、同事们打球。在篮球运动中充分感受集体的合作、对抗的公平、拼搏的乐趣。每一次运动后,我的身心都犹如经受一次充满乐趣的洗礼:清爽、愉快、酣畅。工作一天的疲惫、生活的压力、烦恼就在传球、投球、断篮中消失殆尽。酷爱篮球的我在一次运动后与学生的交流中,突发奇想,如果在团体心理辅导中有意识地运用我擅长的篮球运动,把篮球训练或者比赛与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结合起来,不知道效果会怎样?
于是,我和德育处商量,先后招募两批学生,一批学生是各个班级里缺乏纪律意识、合作意识的学生,一批是面对困难容易沉湎于消极情绪而不能自拔的学生。我利用自由活动课组织这些学生开始篮球训练、比赛。
每次训练、比赛半小时。训练、比赛后,我都和学生们一起畅谈、分享彼此在篮球运动中的体验和感受。半个学期下来,这些学生的变化真的让人很是惊喜:上课一向调皮捣蛋的孩子,自控能力增强了;一向消极自卑的孩子开始展现笑脸了,更有自信了……他们开始成为班级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我想这和篮球运动的严密性、竞技性、规则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复杂多变的比赛过程,提高了学生们神经系统的灵活性,进而提高了大脑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应变能力。运动中的集体配合,培养了学生们的团队精神,提高了他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竞争对抗的游戏形式,使一些不喜欢运动的学生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篮球训练的过程中,我努力营造快乐轻松信任的氛围,整个团队在训练过程中不时爆发出快乐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学生的自信心和心理自我调控能力逐渐得到提高,积极情感得到了极大激发。篮球运动为我的团体心理辅导课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一、学习公平公正的为人处世原则
公正是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公平与正义的伦理原则。他人是一个与自己完全对等的客体,在涉及利益关系时,双方都有对等的权利,为了保证各自的利益,双方都应遵守相同的准则和义务,为了保证合作成功,也为了各自在合作中顺利实现共同利益,对规范的同等遵守的公正原则十分必要。
篮球比赛是一项以得分多少判定胜负的集体运动项目,比赛中所允许的适度合理的身体接触的性质,决定了犯规现象产生的必然性。但是公正、公平的原则必须坚持。
情景1:篮球比赛紧张激烈、扣人心弦。突然一名队员故意用脚勾别人使其摔倒,轻而易举把球抢了过来……作为裁判的我及时判罚。
比赛后,我组织学生们讨论了有关比赛公正的问题。让学生们认识到篮球比赛乃至生活中所有的竞争,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公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 “公平竞争”才能为自己赢得尊重。通过篮球活动与比赛,学生们公平竞争的意识得到了培养,学会了公平参与竞争的方法,并且懂得要充分尊重对方的人格自由和尊严。
二、学习真诚文明的待人礼仪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外在形象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涵养,也向人们传递着一个人对生活的内心态度。
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我有意识地组织队员进行篮球礼仪训练,如赛前的入场仪式,比赛前后的互致问候,比赛中的尊重对手、尊重裁判等,培养学生们的优雅气质和风度,从而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礼仪。
情景2:篮球比赛进入“白热化”,突然有对手受伤倒地,我并没有吹停比赛……有进攻优势一方的一名队员,停下奔跑的脚步,伸手去帮助那个倒地的对手……
在团体讨论分享活动中,我抓住这个问题进行礼仪教育,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去体验、感悟礼仪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感悟运动中的礼仪魅力,提升人际交往的真诚相待、互相包容的品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那些攻击性强的孩子也逐渐成为“谦谦君子”。
三、学习团队合作意识
合作与竞争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习惯了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表现为强烈的自我中心和自我表现欲望。常以放大镜看别人的缺点和自己的优点,这是他们走向社会、走向成功的主要障碍之一。
合作意识很难通过讲座的形式得到培养。它需要通过某种活动,通过人与人的交往过程,通过共同完成任务和对各种结果的经历,以及成果的分享和责任的共同承担中去培养。
情景3:篮球比赛进行得如火如荼,每个队员都争先恐后主动请缨……技术最好的小林当然成了第一人选。然而在比赛场上,因他的进攻欲望过强,总是喜欢“单打独斗”,很少传球,队友和场下同学对他的抱怨不断升级……最终,他们输掉了这场关键比赛。
在团体讨论过程中,我利用篮球比赛过程中的实际场景引导学生如何树立集体意识,使其明白篮球比赛是一个团队在作战,而不是个人的精彩表演。大家在争论中,明白了在一个团队中,谁上场,谁替换,替换谁都要以实现最高目标为准则。好球员会把自己融入团队之中,除了自己享受竞赛所带来的刺激与快乐外,还要与队友分享。队员在明确自己角色分工的同时,更要时刻关注同伴的情况,随时给予同伴以合理、必要的支持。如挡拆、联防和快攻战术就需要同伴间的密切配合,后卫的组织更要关注全局。一场比赛的失利,队友发挥失常或出现失误都是难免的,这种情况下,队员间更要相互沟通、谅解、鼓励与支持,切忌埋怨、责备。人与人之间只有合作,取得成功的机会才更大。
在日常的训练中我引导学生注意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和魅力,在交流协作与竞争挑战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团结合作精神,使学生正确理解输与赢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懂得在集体活动中发挥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四、学习规则意识
初中学生正值心理断乳期,他们一下感觉到自己长大了,强烈要求独立和自由。但他们同时也容易走极端,怀疑一切规则,尝试破坏规则,不愿意承担触犯规则的后果。我利用篮球规则来教育缺乏纪律意识的学生遵守学生守则、学校纪律及班级规定,在规则修改以前要遵守,触犯了规则要承担责任,不要“狡辩和耍赖”。
我在篮球训练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服从规则的教育中,主要引导学生将规则意识延伸到班级管理中,让学生理解没有好的服从就没有好的执行;任何一个团队中,再好的决策和计划,没有完全的执行是很难实现的。讨论中有学生提出:“正确的就坚决执行,错的就不执行,向裁判提出正确的意见,等改正后再执行不就可以了。”这样的想法听起来有几分道理,但在讨论分享中,结合篮球比赛,学生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已经形成的规则、决定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任意改变,那团队还能形成规则吗?
三、学会直面挫折
挫折教育有利于促进青少年人格的健康发展。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定型,如果外界消极因素不能被消除或被有效地抵制,就会挫伤他们的心理,使其情绪低落,甚至丧失对美好前途的憧憬。我在对一批面对困难消极逃避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就利用了篮球运动,有效抑制了他们在遭受挫折后的消极心理,培养了他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乐观主义的生活态度。
经过激烈、艰苦的篮球比赛,冠军最终只有一个。面对失败,在众目睽睽之下接受比赛的结果,需要一定的勇气和自信,这正是挫折教育的契机。我引导学生们认识到:敢于胜利,也要敢于失败;失败的经验有利于以后遭受挫折后的心理调整;篮球场上的一次次胜利与失败,有利于心理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我们直面学习和人际交往中遇到的困难。
作为心理辅导老师,利用自己的特长,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中去,能更好地提升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效。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海湾中学,深圳,518101)
编辑/于 洪 终校/吴九君 (陈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