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纳归因理论支持下的学生自信心培养
〔关键词〕韦纳归因理论;自信心;教育
自信是个体在自我形成过程中内心所获得的一种对自己的能力、价值、目标和潜能等充分肯定的认识和体验。自信是生活的风帆,能否帮助学生对自我作出积极的评价,产生充分的自信,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使其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个体若不相信自己,否定自己的内心体验,就不能很好地接纳自我,时间长了就会导致自身极度自卑、自怨自艾,最终束缚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按照韦纳归因理论的基本观点,恰当的归因对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案例简介:笔者在心理辅导室曾接待过一位过度自卑的初三男生。这名学生在学校从不闹事,班级、学校的活动也从不参加,平常独来独往,不与其他同学打交道,学习成绩属中下等,不敢在课堂发言,一讲话就结巴,老师与他谈话时总是低着头,忐忑不安地摆弄衣角。时常萌发退学的念头。在建立信任的咨询关系之后,这位学生告诉我:“从初一开始,我就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父母为了让我出人头地,花了很多钱让我上这所学校,又花了很多钱让我进尖子班,可我跟不上班啊。刚开始我还想拼一下,可成绩总倒数几名,可能自己就是下等生的料。反正我不行,干脆就破罐子破摔吧!不想参加中考了,还不如离家出走去流浪,可又怕父母伤心。”
案例分析: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出,这名学生存在着过度自卑的心理。造成的原因也许很多,但他对自己的行为结果所作出的不当归因是导致他自卑心理的重要因素。这种不当的归因方式影响了他对自我的认识,使他形成了消极自我暗示。
归因就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断其原因。在学校里,不同的成败归因将影响学生的心理及后继行为。正确归因就是要对学业失败的原因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
韦纳认为,归因的潜在原因可划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外部、稳定—不稳定、可控—不可控。归因理论认为,不同的归因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继而对后续行为又有不同的动力作用。首先,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归因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人充满自信,提高动机水平,增强行为效能感;消极归因,则会使人产生消极情绪,降低动机水平,行为效能感降低。良性归因的出发点就是希望通过积极归因, 改变对自己能力的错误判断,增强行为效能感。其次,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内在的、可控因素,那么将产生成功的信心, 通过积极努力而争取成功;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外在的、不可控因素,那么即使成功也不会增强其自信心,对后续行为起不到促进作用。如果将成败归因于内部原因如能力,就会影响积极或消极情感的产生以及将来参加同类工作的可能性;稳定性的归因会影响相应情感的持续和成败期望的继续;控制性的归因影响情感和他人的行为。归因理论对归因的主要特性、原因结构和信念的形成以及归因对人的行为影响进行了综合考量,而对于原因推理在人的行为中的动力作用有了比过去更细致、深入的认识。
依据韦纳的归因理论, 人们在对行为的成败进行归因的过程中形成的归因倾向对人的心理承受力有很大的影响,进而会逐步形成独特的个人归因倾向。人人都会体验失败和挫折,但不是所有人都会陷入自卑、无力感状态中。青少年学生的归因成熟程度不及成人,往往不易正确评价自己,当评价过低时,会自卑不已,无法振作。自卑会使学生饱尝过多的失败,一次次的挫败,更强化了他们的自卑心理,在后继的学习和生活中失去追求成功的信心;在学习、生活中他们总是远远地躲开人群,躲开各种活动,他们在避免失败,同时也拒绝了成功的机会。
韦纳的归因理论告诉我们,避免失败的人总是把成功归因于任务容易,运气好;把失败归因为自己能力差,即使努力也没用。持这种归因态度的人,不论成功或失败都不会给其带来帮助,只会加重其自卑感。因此,从上面的个案中,我们看到,要帮助自卑的学生重塑自信,就应该从各方面降低要求,给他们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鼓起他们追求成功的勇气,从而改变其不恰当的归因定势,产生“只要努力,我也能成功”“我不比别人差”的积极暗示。
因此,要通过教育、训练让学生学会合理归因。要引导他们避免归因的片面性,正确认识在生活与学习中,导致行为成败的原因都有内外两方面的因素,有时可能主观因素是主要的方面,有时可能客观因素是主要的方面。学会实事求是地承担责任,克服过分承担或完全推诿责任的倾向。尤其是对那些倾向内部归因的学生,教师和家长要帮助他们纠正不当的归因倾向,鼓励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避免多次失败带来的自卑感。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曲阜,273165)
编辑/于 洪 终校/吴九君 (孔敏 巫英慧)
自信是个体在自我形成过程中内心所获得的一种对自己的能力、价值、目标和潜能等充分肯定的认识和体验。自信是生活的风帆,能否帮助学生对自我作出积极的评价,产生充分的自信,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使其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个体若不相信自己,否定自己的内心体验,就不能很好地接纳自我,时间长了就会导致自身极度自卑、自怨自艾,最终束缚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按照韦纳归因理论的基本观点,恰当的归因对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案例简介:笔者在心理辅导室曾接待过一位过度自卑的初三男生。这名学生在学校从不闹事,班级、学校的活动也从不参加,平常独来独往,不与其他同学打交道,学习成绩属中下等,不敢在课堂发言,一讲话就结巴,老师与他谈话时总是低着头,忐忑不安地摆弄衣角。时常萌发退学的念头。在建立信任的咨询关系之后,这位学生告诉我:“从初一开始,我就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父母为了让我出人头地,花了很多钱让我上这所学校,又花了很多钱让我进尖子班,可我跟不上班啊。刚开始我还想拼一下,可成绩总倒数几名,可能自己就是下等生的料。反正我不行,干脆就破罐子破摔吧!不想参加中考了,还不如离家出走去流浪,可又怕父母伤心。”
案例分析: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出,这名学生存在着过度自卑的心理。造成的原因也许很多,但他对自己的行为结果所作出的不当归因是导致他自卑心理的重要因素。这种不当的归因方式影响了他对自我的认识,使他形成了消极自我暗示。
归因就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断其原因。在学校里,不同的成败归因将影响学生的心理及后继行为。正确归因就是要对学业失败的原因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
韦纳认为,归因的潜在原因可划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外部、稳定—不稳定、可控—不可控。归因理论认为,不同的归因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继而对后续行为又有不同的动力作用。首先,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归因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人充满自信,提高动机水平,增强行为效能感;消极归因,则会使人产生消极情绪,降低动机水平,行为效能感降低。良性归因的出发点就是希望通过积极归因, 改变对自己能力的错误判断,增强行为效能感。其次,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内在的、可控因素,那么将产生成功的信心, 通过积极努力而争取成功;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外在的、不可控因素,那么即使成功也不会增强其自信心,对后续行为起不到促进作用。如果将成败归因于内部原因如能力,就会影响积极或消极情感的产生以及将来参加同类工作的可能性;稳定性的归因会影响相应情感的持续和成败期望的继续;控制性的归因影响情感和他人的行为。归因理论对归因的主要特性、原因结构和信念的形成以及归因对人的行为影响进行了综合考量,而对于原因推理在人的行为中的动力作用有了比过去更细致、深入的认识。
依据韦纳的归因理论, 人们在对行为的成败进行归因的过程中形成的归因倾向对人的心理承受力有很大的影响,进而会逐步形成独特的个人归因倾向。人人都会体验失败和挫折,但不是所有人都会陷入自卑、无力感状态中。青少年学生的归因成熟程度不及成人,往往不易正确评价自己,当评价过低时,会自卑不已,无法振作。自卑会使学生饱尝过多的失败,一次次的挫败,更强化了他们的自卑心理,在后继的学习和生活中失去追求成功的信心;在学习、生活中他们总是远远地躲开人群,躲开各种活动,他们在避免失败,同时也拒绝了成功的机会。
韦纳的归因理论告诉我们,避免失败的人总是把成功归因于任务容易,运气好;把失败归因为自己能力差,即使努力也没用。持这种归因态度的人,不论成功或失败都不会给其带来帮助,只会加重其自卑感。因此,从上面的个案中,我们看到,要帮助自卑的学生重塑自信,就应该从各方面降低要求,给他们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鼓起他们追求成功的勇气,从而改变其不恰当的归因定势,产生“只要努力,我也能成功”“我不比别人差”的积极暗示。
因此,要通过教育、训练让学生学会合理归因。要引导他们避免归因的片面性,正确认识在生活与学习中,导致行为成败的原因都有内外两方面的因素,有时可能主观因素是主要的方面,有时可能客观因素是主要的方面。学会实事求是地承担责任,克服过分承担或完全推诿责任的倾向。尤其是对那些倾向内部归因的学生,教师和家长要帮助他们纠正不当的归因倾向,鼓励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避免多次失败带来的自卑感。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曲阜,273165)
编辑/于 洪 终校/吴九君 (孔敏 巫英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