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和接纳才是真爱
常听到有老师说“我为学生操碎了心,可是学生却一点儿不领情,有的学生还对老师怒目而视。”也有很多父母一辈子为孩子付出,孩子不但不领情还离家出走,更有甚者,杀父弑母。
难道真的是孩子毫无人性,不懂感恩吗?
不是,很多孩子在顶撞老师和父母后都是自责和内疚的,而那些杀父弑母者,更是后悔不已。那么是什么原因把他们逼到如此境地?很大程度上,正是我们老师和父母不恰当的态度和教育方式导致的。
我们中国一向提倡“严师出高徒”,而严师的表现之一就是:无止境地要求学生、批判学生,只看到学生的缺点。同样,我们的父母经常对自己的孩子“恨铁不成钢”,完全不顾孩子自身的特点,非要把“铁”打造成所谓的“钢”,以爱的名义不断要求孩子。有些父母,双方都很优秀,却生了一个也许是集合了双方缺点的孩子,于是将错误都归咎到孩子身上,孩子的表现一旦不能满足自己的期望,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就大肆批评指责孩子,在他们的眼中孩子一无是处。因为他们根本不喜欢自己的孩子,但是因为血缘的关系,又不得不承担抚养和教育的义务。很多父母爱孩子的方式就是:对孩子的生活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最好的,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却用这些物质的东西约束孩子,动辄就说“我为你提供这么好的条件,你竟然考这样的分数”。然而孩子最需要的人格的尊重和欣赏却一点也得不到。其实孩子的心是最亮的,你是不是真的喜欢他、接纳他,他很清楚。
我们不妨扪心自问:“我真的爱孩子吗?我在内心里欣赏过他、接纳过他吗?”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想把他改造成我们想要的那个理想的人,甚至可能只是想让他成为我们炫耀的资本。
所以我想提醒我们的老师和家长,请用欣赏的眼光去接纳我们的孩子,去真正地喜欢他,“爱他一切如其所是”:欣赏他的优点,接纳他的缺点,从内心里去喜欢他,不是因为他考了第一,所以才喜欢他;即使他考倒数第一,只要他是努力的,我们也要接纳他;即使他犯了很严重的错误,我们依然接纳他。
欣赏和接纳的表现就是“打心里喜欢他”,如果一个老师真心地欣赏一个学生,你看到更多的是他的优点,甚至对他的小缺点你也不会反感,你不会总要求他改这改那,而你的这种“期望效应”会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变得更自信、更优秀。
以往当我们说爱学生的时候,更多的是作为教师的一种责任,你可能并不喜欢这个学生,你甚至觉得他身上一无是处,但是责任让你去爱他,于是你以爱的名义要求他改这改那。其实这样的爱,有时候是负担。很多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因为血缘所以有了责任,所以有了爱,所以有了各种各样的管束。
希望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可以真正地欣赏和接纳我们的孩子,对待我们的爱人和家人!
(作者单位:山东德州跃华学校心育办公室,德州,253034)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 (牟红梅)
难道真的是孩子毫无人性,不懂感恩吗?
不是,很多孩子在顶撞老师和父母后都是自责和内疚的,而那些杀父弑母者,更是后悔不已。那么是什么原因把他们逼到如此境地?很大程度上,正是我们老师和父母不恰当的态度和教育方式导致的。
我们中国一向提倡“严师出高徒”,而严师的表现之一就是:无止境地要求学生、批判学生,只看到学生的缺点。同样,我们的父母经常对自己的孩子“恨铁不成钢”,完全不顾孩子自身的特点,非要把“铁”打造成所谓的“钢”,以爱的名义不断要求孩子。有些父母,双方都很优秀,却生了一个也许是集合了双方缺点的孩子,于是将错误都归咎到孩子身上,孩子的表现一旦不能满足自己的期望,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就大肆批评指责孩子,在他们的眼中孩子一无是处。因为他们根本不喜欢自己的孩子,但是因为血缘的关系,又不得不承担抚养和教育的义务。很多父母爱孩子的方式就是:对孩子的生活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最好的,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却用这些物质的东西约束孩子,动辄就说“我为你提供这么好的条件,你竟然考这样的分数”。然而孩子最需要的人格的尊重和欣赏却一点也得不到。其实孩子的心是最亮的,你是不是真的喜欢他、接纳他,他很清楚。
我们不妨扪心自问:“我真的爱孩子吗?我在内心里欣赏过他、接纳过他吗?”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想把他改造成我们想要的那个理想的人,甚至可能只是想让他成为我们炫耀的资本。
所以我想提醒我们的老师和家长,请用欣赏的眼光去接纳我们的孩子,去真正地喜欢他,“爱他一切如其所是”:欣赏他的优点,接纳他的缺点,从内心里去喜欢他,不是因为他考了第一,所以才喜欢他;即使他考倒数第一,只要他是努力的,我们也要接纳他;即使他犯了很严重的错误,我们依然接纳他。
欣赏和接纳的表现就是“打心里喜欢他”,如果一个老师真心地欣赏一个学生,你看到更多的是他的优点,甚至对他的小缺点你也不会反感,你不会总要求他改这改那,而你的这种“期望效应”会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变得更自信、更优秀。
以往当我们说爱学生的时候,更多的是作为教师的一种责任,你可能并不喜欢这个学生,你甚至觉得他身上一无是处,但是责任让你去爱他,于是你以爱的名义要求他改这改那。其实这样的爱,有时候是负担。很多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因为血缘所以有了责任,所以有了爱,所以有了各种各样的管束。
希望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可以真正地欣赏和接纳我们的孩子,对待我们的爱人和家人!
(作者单位:山东德州跃华学校心育办公室,德州,253034)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 (牟红梅)